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004年)
® 1975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成立 ® 1988年7月《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标准的
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 1993年《结合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作为
《巴塞尔协议》的补充 ® 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 1999年6月发布了修改后的资本协议草案第一稿,
上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资产重估储备:包括银行自身国家资产的正式重估
二 级
资 本
增值和有价证券名义增值 (3)一般储备金/一般呆帐准备金:用于防备未来不可预 见损失的储备金或呆帐准备金 (4)混合(债务/股票)资本工具:一系列同时具有股本资 本和债务资本特性的工具,如美国的强制性可转换债
® 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需由目前的4% 上 调到6%,同时计提2.5% 的资本留存超额资本 和不高于2.5% 的反周期超额资本,这样核心 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将达到8.5%-11%,这个资 本充足率要求须在2019 年前达标。
® 在资本充足率提升的基础上,普通股比例也成
为重要的资本监管指标。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务工具等
(5)长期次级债务:包括普通的、无担保的、原始期最
少在5年以上的资本债券与信用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2.3 银行规模与资本构成
® 不同规模的银行,资本构成存在差异。 ® 规模较大的银行: ® 普通股、长期次级债、资本溢价、未分配
利润等占比较大。 ® 规模较小的银行: ® 主要依赖未分配利润,较少从金融市场上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 5.管理功能:指金融管理当局通过规定法定
最低资本比率,来进行风险约束和控制银行资产的 随意扩张。
®
® 制约贷款总规模:银行资产不能无限制扩张 ® 制约银行对单个客户或项目的贷款规模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二节 资本的构成
2.1 银行资本的类型
® 一、权益资本 ®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外源资本) ® (二)资本公积:(外源资本) ® (二)盈余与未分配利润:(内源资本) ® 二、其他来源:储备金——资本准备金、
® 2.资本留存缓冲
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由普通股权益 组成。这一留存缓冲的目的在于确保银行持有 缓冲资金用于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时期“吸收” 损失。
® 一旦银行的资本留存缓冲比率达不到该要求, 监管机构将限制银行拍卖、回购股份和分发红 利等。这一机制可防止一些银行在资本头寸恶 化时也肆意发放奖金和高红利的情况。
或有负债 条件:与特定交易有关
50%
履约担保书、投标担 保书、认股权证(为 特别交易开具的)备 用信用证
或有负债 条件:短期的可自动清
偿与贸易有关
20%
(有海运或其他装运 货物作抵押的)跟单 信用证
承诺
条件:初始期限超过1年 票据发行便利(NiFS) 循环包销便利(RUFS)
50%
同利率、汇率 有关的项目
剩余到期日1年以下: 约0%,汇率合约1% 1年及以上:利率合

0.5%,汇率合约5%
汇率、利率调换期权 和期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 例题:某一银行总资本为6000万元,计 算其资本充足率
® 已知条件
® 备用信用证的转换系数为100%, ® 对私人公司的长期信用承诺的转换系数为
50% ® 见下页
贷款损失准备金、证券损失准备金 ® 三、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2.2《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规定

银 行 资本构成

一 (1)实收资本:包括已发行并全额实缴的普通股和永久 级 性非累积优先股
资 (2)公开储备:即资本盈余和留存盈余。通过留存收益 本 或股票发行溢价、留存利润等
(1)非公开储备:只包括虽未公开,但已反映在损益帐
2001年新资本协议草案又推出草案第二稿,2004
年6 月通过最终稿,即《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 协议:修订框架》。决定自 2006年始实施。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004年)
® 新资本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最低资 本要求、金融监管(内部和外部)和市场约束 (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资本充足率(capital at risk)
•®
总资本
• 资本充足率=

信用风险资产 + (市场风险 + 操作风险)*12.5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中国资本充足率办法
® 2004年3月1号实施
® 中国银监会负责人说,中国银行业应对新资本协议挑战的基 本策略可以概括为“两步走”和“双轨制”。
® 但考虑到巴塞尔协议II 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 问题,监管层对其推进速度较为谨慎。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 2009 年7 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新资本协议修 订稿,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资本的监管,银监会 相应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 引》等资本管理的相关指引。
® 针对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造成资本虚高现象, 2009 年10 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完善商业 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
®
® 管理者:会计人员,或财务部门
®
® 会计资本考虑的主要问题: ® 哪些资本是可用的 ® 哪些现有的工具可以筹集资本 ® 筹集到的资金应该如何投资
®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二)经济资本
® 定义:经济资本指股东的投资总额,表现为 银行产生财务困难时可用来吸收损失的最低资 本数量
® 和会计资本的区别:扣除会计资本中的债务 资本部分,或者说是股东实际投资额。
® 所谓“两步走”就是先执行好1988年资本协议, 与此同时鼓励大银行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当条件 成熟时采取内部评级法进行资本监管。
® “双轨制”就是2007年以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 监管不搞“一刀切”,具备条件的大商业银行采 取《新资本协议》进行资本监管;对其他银行, 继续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一. 统一风险资产的测定: 风险资产= 表内风险资产+表外风险资产 表内风险资产=表内相应项目资产额 x相应风险权数 表外风险资产= 表外资产x信用转换系数x 表内相应
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 第二. 统一最低资本比率标准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 4% 总资本比率=(核心资本+次级资本)/风险资产>8% 优点:银行资本金与资产风险严格对应,测量准确。 缺点:计算工作量大,周期长,未考虑非信用风险,难 以实施动态管理
商业银行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管理
Basel III 最低资本要求与Basel II 的比较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现状 截至2010 年12 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核心资 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10% 和1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
® 除了紧跟巴塞尔协议III 中有关资本监管的最新 规定之外,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仍在有序推进 巴塞尔协议II 的实施工作。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 2010 年8 月,银监会强调五大国有银行及招商 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申请和审批时间表为 “2010 年底至2011 年初”,相比于此前“2010 年底”的计划时间表,时间有所延后。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2020/11/8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一节 银行资本的性质与作用
®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
入的资金。
•银行资金来源的基础部分
® 一. 银行资本的含义
® 有三个层面的定义:
® 会计资本
® 经济资本
® 监管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一)会计资本
® 会计资本=银行总资产-总负债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风险权数系统
® 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
® 五种:0%、10%、20%、50%、100% ® 表内风险资产 = 表内资产额 风险权数
® 表外风险资产 = 表外资产 信用转换 系数 表内相对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类别
信用换算系数
工具或方法
贷款的替代形式
100%
负债的普通担保、银 行承兑担保(为贷款 或证券担保的)备用 信用证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资本实力的持续增强和拨备水平的逐 步提高(2010 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218.3%)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指标)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巴塞尔协议III
® 2010 年9 月份,国际银行业新的监管框架—— 巴塞尔协议III 正式出炉,相比现有的资本监管 框架,其资本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 范围扩大到以银行业为主的银行集团持股公司 (1)最低资本充足率仍为8% (2)在衡量资本充足率时引入了操作风险(内
部处理程序失误、系统错误、内部员工错误等) 和市场风险(市场波动、经济周期)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3)信用风险的评价方法有:标准法、初 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
(4)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评价提出三个 处理方案: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 计量法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 3.反周期缓冲
巴塞尔协议Ⅲ还提出了“反周期缓冲”的资 本要求,这一新的缓冲比率为普通股或其他能 完全“吸收”亏损的资本的0-2.5%。 ® “反周期缓冲”是基于一项更广泛的宏观 审慎目标,要求银行在信贷过分充足的情况下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一国而言,这一缓冲 仅仅在“信贷增速过快并导致系统范围内风险 积累”的情况下才会生效。
® 作用: ® 一是保护债权人利益 ® 二是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