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2)公开储备(disclosed reserve)
从商业银行税后利润中提留,是银行权益类资本的重要组
成部分。
留存盈余
资本盈余
① 留存盈余(undivided profits) 也被称为未分配利润,是由银行内部来源形成的盈余,
是税后利润中应分给股东而未分的部分。
②资本盈余(surplus) 也称股本盈余,是由银行外部来源形成的盈余。 商业银行在发行股票时采用溢价发行方式,导致投资者
3.2.2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 (1)资本的组成
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 风险加权制 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10%、20%、50%、100% 的风险权数。
(3) 设计目标标准比率 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充足率
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重估储备:指银行按照本国监管和会计条例对其 某些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而增加的储备。
(5)长期次级债务:由外部投资者提供的长期债务。 次级 债务(Subordinated Debt):固定期限不低
于5年(包括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 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 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避免“双重杠杆效应”:银行体系相互交叉控股,导 致
同一资本来源在一个集团中重复计算的
避免跨国银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巧妙调拨资金,规 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普通股
权益资本(实收股本)
核心资本
非累积优先股
公开储备
未公开储备 普级债务
3.2.3 核心资本Core capital (一级资本)
1、核心资本特征
(1)永久性:不能赎回 (2)免费性:不对所得资本征税或收费 (3)止损性:可永久用于补偿银行损失
2、核心资本构成
普通股 权益资本(实收股本)
非累积优先股 公开储备
(1)权益资本(equity capital) ①普通股(common stock) 普通股是一种股权证书,代表着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
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
接受资产捐赠的资产价值
盈余公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资本的扣除项 (1)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
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融资证券化→银行降低贷款条件→资产质量下降 金融创新→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银行风险增大
国际债务危机影响银行经营的稳定性 金融全球一体化→银行经营的风险也跨出国界→全球银行
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增大 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BIS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 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具有永久性。
②非累积性的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优先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在收益分配以及剩余资
产分配方面具有优先要求权的股票。
只支付固定股息,没有定期支付股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 义务
银行没有法律义务支付累积未分配的股息 优先股股息不能从税前盈余中扣除 优先股股息支付义务先于普通股
保护职能
资本金的职能
营业职能
管理职能
我国对设立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是:
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最低实收资本 为20亿元人民币。
不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银行为10亿元人民币 区域性商业银行最低实收资本为8亿元人民币 合作银行最低实收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
3.2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3.2.1 《巴塞尔协议》产生背景
商业银行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
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50%
3.3 资本充足率 3.3.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
2004年6月26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并于2006 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
新协议反映当今金融风险复杂多变的特性,尤其是银行面 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联系、紧密渗透的风 险体系,需要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应对。
缴付的出资额超过按面值所确定的应缴纳的股本金额所致,即 溢价收入。
另外还包括银行资本的其他增殖部分,如接受捐赠等所 增加的资本等等。
3.2.4 附属资本Supplementary capital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 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 损而设立 (3)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 性质的资本工具
最低資本要求
监督检查
风险管理
市场纪律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体现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趋势 (1)从单一信用风险监管逐步向全面风险监管转变
3.1 商业银行资本 3.2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3.3 资本充足率 3.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3.1 商业银行资本 3.1.1 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
商业银行持有或要求持有的用以承担风险敞口、 业务损失等风险的资金。
3.1.2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为商业银行的注册、组建和开业提供资金 2、增强市场声誉,维持市场信心 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清偿顺序:存款 次级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债券持有人只能获得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不能分 享银行的超额收益,但却承担了较大的违约风险。
比例最多仅相当于核心资本的50%
3.2.5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 法》:自2004年3月1日起,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新的资本构 成定义。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4) 过渡期及实施安排 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
终目标标准。
(5)《巴塞尔协议》目标 • 制定统一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消除国际银行间 的不平等竞争。
• 为国际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保障 国际金融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6)《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商誉价值 是一种虚拟资本,价值大小比较模糊。 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