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播音主持创作基'亦》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以有声语言表达础理论和创作技巧为核心,讲授了播音主持创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停连、重音. 语气、节奏等基本播音技巧,逐步建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与《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作》等课程紧密衔接,使学生有效整合语音与发声学知识和情感表达技巧,培养艺术审美与有声语言情感表达能力,为学生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作》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U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播音主持创作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以播音主持创作的原则和方法为主线,全面讲解播音主持创作从理解、感受到表达的一般原理,使学生在语音与发声的基础上,掌握专业能力,熟练运用播音主持的创作方法和表达技巧进行播音主持创作。
四. 先行课程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五. 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总计学时24学时,1.5学分,每周2学时。
六.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与实践辅导相结合。
七.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出勤10%,平时作业20%期末汇报70%。
八.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播音创作基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8
(二)参考资料:
1.《播音创作基础》•张颂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付程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播音语言表达技巧》•柴于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3.《播音员主持人稿件表达方法与技巧》.贾宇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章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主了解播音主持是凸显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活动,弄清创作者应该遵循怎样的创作道路、如何进行创作的基本问题,每一次创作活动都要面对以什么为创作原则、达到什么样的创作H标的实际问题。
明确坚持正
使学生认识到创作准备的重要性,掌播音创作前准备稿件的步骤、方法和 要求,并能在 实际创作过程中加以运用。
二、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备稿步骤及其方法和要求。
四、 教学时数:2学时
五、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作准备的概念
一、 创作准备的概念
二、 创作准备的对象和依据
第二节创作准备的内容
一、 广义背稿
二、 狭义背稿
第三节创和准备的基本方法:背稿六步
第四节实例分析与训练
一、 实例分析
二、 核心训练材料
三、 补充训练材料
第四章播音感受与播音主持创作的内部技巧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保持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是播音与主持语言创作的内部技巧,通过本章 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内部技巧的涵盖与作用,初步掌握播音感受的要义和内部技 巧的运用。
二、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 教学重点:
1 情景再应:内在语、对象感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
四、 教学时数:6学时
五、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播音感受
一、 播音感受的概念
二、 具体感受和整体感受
三、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第二节情景再现
一、 情景再现的概念
二、 情景再现的过程 次题景的点调
层主背目重基
一、二
一一
云
応丸
三、情景再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实例分析与训练第三节内在语
一、内在语的理解
二、内在语的类型
三、内在语的把握与运用
四、实例分析与训练第四节对象感
一、对象感的概念与特点
二、对传播对象的设想与分析
三、对象感的获得与应用
四、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五章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语言表达外部技巧含义,在播音创作中能够准确有效地运用上述技巧。
二、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教学重点:
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时数:8学时
五、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停连
停连的含义和作用
二、停连的运用原则
三、停连位置的确定及种类
四、停连的处理方法
五、实例分析与训练
第二节重音
一、重音的概念
二、重音的类型、性质和重音的位置
三、重音表达的方法
四、实例分析和练习
第三节语气
一、语气的构成
二、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三、语气的声音形式
四、播音、主持中的语气运用
五、实例分析和练习
第四节节奏
一、节奏的概念
二、节奏的运用方法
三、实例分析和练习
第六章话语样式和话语体式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理解话语样式和话语体式,掌握话语样式的基本类型
和特点,弄清话语体式和话语样式一方面注重有声语言的形式特点,另一方面注重声音形式与语言环境的契合,避免为形式而形式。
二.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 教学重点:
掌握话语样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四. 教学时数:1学时
五.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话语样式的内涵
一、如何理解话语样式
二、话语样式的内在依据一一语境
三、话语样式的外部表现一一一定的声音形式
第二节话语样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话语样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二、话语样式的融合
第三节话语体式和话语样态
话语体式
二、话语样态
第四节实例分析与训练
一、实例分析
二、核心训练材料
三、补充训练材料
第七章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状态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播音状态的含义与作用,初步掌握通过自我调适建立良好播音状态的方法路径。
二.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相结合。
三. 教学重点:
1获得良拓S音状态的基本方法。
四. 教学时数:1学时
五.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播音状态的重要性
—.正面示例的解析
二、反面事例的解析
第二节获得良好播音状态的方法
—%心态与体态
二、声音形式与语言表达
三、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状态
第八章播音主持表达规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认识思维反应律、词语感受律、对比推进律、情声 和谐律、呼吸自如律、自我调检律,理解掌握如何遵循以上六律。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相结合。
教学重点:
综合掌握运用播音主持表达六个基本规律。
教学时数:2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思维反应律
一、 什么是思维反应律
二、 思维反应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思维反应律
第二节词语感受律
一、 什么是词语感受律
二、 词语感受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词语感受律
第三节对比推进律
一、 什么是对比推进律
二、 对比推进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对比推进律
第四节情声和谐律
一、 什么是情声和谐律
二、 悄声和谐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情声和谐律
第五节呼吸自如律
一、 什么是呼吸自如律
二、 呼吸自如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呼吸自如律
第六节自我调检律
一、 什么是自我调检律
二、 自我调检律的指导意义
三、 如何遵循自我调检律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