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播音创作基础重音说课稿

播音创作基础重音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中的第五章第一节重音。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大概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语言表达这本书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在2002年出版的,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大二整个学年需要学习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学生们在大一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实用播音教程》的第一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这门课,而这也为学好语言表达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播音主持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

在播音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创作的。

播音创作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如何来完成这四个步骤呢?我们主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完成。

可以说,播音创作的基础就是语言表达。

所以说,语言表达这门课程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专业水平的体现。

我们应该格外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这节课重音在整个语言表达中的地位。

语言表达是有一定技巧的,它的技巧分为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

内部技巧包括展开情景再现、寻找对象感、挖掘内在语等方面。

外部技巧则包括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

只有做到了语言表达内外部技巧的良好运用,才能把稿件变为有内容、有目的、有感情、有对象的有声语言,真正的做到及于听(观)众之耳,入于听(观)众之心。

这样
看来,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课程在语言表达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重音,掌握好语句重音的位置,并且能够掌握重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音的位置的十种分类和重音的四种表达方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播音过程中必须通过在对全篇稿件的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明确具体语句在全篇稿件中所处的位置和分量,才能确定语句的重音。

其次重音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法,它和其他技巧也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停顿和语气。

选择好重音后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出来,直接关系到所要表达的重音属于哪一种类型,稍一变化就会出现不同。

同时重音的表达和个人的理解、感受也有直接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

2重音不等于重读。

3习惯重音不符合内容的需要。

认清了这些才能知道重音的真正特点和含义。

并为正确处理重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说教法:
首先,案例教学法在这节课中的重要性应予以充分重视。

播音课的教学特色是师徒认知式教育,这节课的教学如果只讲理论不做示范
(包括正面与反面例子),就等于没上。

因此,精心选择典型例句、例文是重中之重。

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行之有效。

其次,集体讨论法,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互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学生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让他们自己先读句子与文章,老师加以讲解,他们再读,这样学到的播音技巧才能印象深刻,学以致用。

第三,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不能操之过急。

重音这一节一定要讲透、让学生学会,才能深入理解重音的妙用。

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只要理论讲透,示范做好,这一章在全课程理论教学上应该是很出彩的,也应该力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温故而知新,首先使学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导入新课时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
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音理论在播音创作中的应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布置作业。

针对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我进行了作业布置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课堂作业:分别对文学稿件《我爱这土地》和新闻稿件《我军机在印度洋海域发现疑似物体》进行重音的处理和表达。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这本书编写于2002年。

距离现在已经有10多年了。

播音理论是一门不断发展当中理论。

而且书中所举的例句和范文已经跟广大学生
脱节。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大二播音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案例演示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播音创作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