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迁入、人口迁出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2005-2010年人口迁入率最大的省份是A. 上海B. 安徽C. 北京D. 江西2. 人口迁出率最大三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A. 都属于沿海省份B. 都属于西部地区C. 劳动力相对廉价D. 逆城市化较明显【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读图横坐标为人口迁入率,上海>北京>江西>安徽,所以选项四个城市中迁入率最大的为上海,故该题选A。
【2题详解】读图人口迁出率最大的三个省份为安徽、江西和贵州;三省都不属于沿海城市,故A错误;贵州属于西部地区,安徽和江西属于中部地区,故B错误;三个省份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城市化水平低,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D错误,C正确,所以该题选C。
“湖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潮汐车道”适宜设置在A. 交通拥堵的路段B. 车道较少的路段C. 道路的边缘车道D. 车流量较少路段4. 下列城市中最需要设置“潮汐车道”的是A. 石家庄B. 北京C. 扬州D. 株洲【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故应设置在交通拥挤,车流量较多的路段,故A对,D错;车道少,并不一定会出现交通拥挤,故B错误;“潮汐车道”主要控制主干道的车流量,应主要分布在中间车道,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4题详解】根据上题“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四个选项中北京经济最发达,人口密集,进出城车流量最大,所以最应该设立“潮汐车道”,故该题选B。
【点睛】由于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
针对该情况,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进行了交通组织,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
下图为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
5. 贝加尔湖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A. 背斜B. 向斜C. 地垒D. 地堑6. 下列与甲处岩石成因类似的是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片麻岩D. 安山岩【答案】5. D 6. C【解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图中出现断裂带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贝加尔湖为构造湖,因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为断层构造;AB为褶皱构造,错误;地垒为岩层断裂上升而形成的,故C错误;地堑为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故D正确,所以该题选D。
【6题详解】读图甲为变质岩,花岗岩为岩浆岩,故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故B错误;片麻岩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安山岩为岩浆岩,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成因(一)岩浆岩:岩浆岩是指由地壳深处的岩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辉长岩。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指由岩石破屑,溶液析出物或有机质以及某些火山物质,在陆地或海洋中堆积而成的次生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指由地壳中原来的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动力影响,使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及化学成份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之一。
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西藏全区湖泊总面积一直在增加。
其中那曲地区的色林错持续增大,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泊。
完成下列各题。
7. 获取色林错湖区影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PSC. GISD. 数字地球8. 近年来色林错面积持续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 地壳下陷,湖区积水增多B. 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C. 退耕还湖,生态系统改善D. 蒸发减弱,水汽输送减少【答案】7. A 8. B【解析】【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获取面状影像资料使用遥感(RS)技术;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获取的是点的资料,故B错误;GIS是运用计算机软硬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故C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将地理信息储存在电脑中形成地球的数字模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8题详解】色林错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的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多,B对;地壳下沉,使得湖泊整体下沉,面积减小,A错;色林错为咸水湖,没有围湖造田现象,故C错误;色林错主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为主,降水量少,所以湖泊面积缩小和水汽输送减少关系不大,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3S”技术的区别和联系“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概念及相互关系,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系图片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
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
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下图示意世界及五个大洲不同年代的城市化水平。
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示意非洲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水平高与工业化无关B. 亚洲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持平C. 乙洲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 丁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答案】9. A 10. D【解析】【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较快;读图甲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图示各大洲中起步最晚,水平最低,发展速度较快,所以甲为非洲,故该题选A。
【10题详解】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故A错误;读图亚洲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故B错误;读图乙城市化水平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慢,故C错误;丁大洲城市化起步最早,城市化水平在各大洲中最高,所以该题选D。
【点睛】欧美黑杨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有湿地“抽水机”之称。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洞庭湖区大面积种植,有的种植户还在湖泊湿地内采用工程挖沟抬垄后,在垄上栽植黑杨树。
完成下列各题。
11. 洞庭湖区大面积种植黑杨会A. 加速湿地的旱化B. 提高土壤的肥力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净化水中污染物12. 挖沟抬垄种植方式将直接导致A. 湿地行洪能力增强B. 泥沙淤积减轻C. 鱼类生存空间破坏D. 水土流失加重【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黑杨绰号“湿地抽水机”,生长快,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大面积种植加速了湿地的旱化,A对;根据材料黑杨对养分的需求量大,所以大面积种植会降低土壤肥力,故B错误;大面积种植黑杨减少生物多样性,故C错误;根据材料黑杨种植在湖岸地区,对湖内水质影响不大,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2题详解】根据材料在湿地内挖沟抬垄种植黑杨,导致水域面积减少,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小,鱼类生存空间受到影响;挖沟抬垄增大阻力,降低行洪能力,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故A错误;挖沟抬垄使湿地起伏变大,降低流速,增大泥沙淤积,故B错误;种植黑杨能保持水土,水土流失减轻,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当地球、火星与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上就可能观察到月亮镶在红色火星上的美丽“火星合月”景象。
完成下列各题。
13. 能示意“火星合月”时相关天体位置关系的是A. B.C. D.14. 火星属于A. 地内行星B. 地外行星C. 巨行星D. 矮行星【答案】13. D 14. 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在地球上观察月亮镶在红色火星上的美丽“火星合月”景象,说明月球和火星在地球的同一侧,故BC错误;同时根据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远,位于地球轨道的外侧,故A错误,所以该题选D。
【14题详解】根据八大行星的分类,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地外行星;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巨行星有木星和土星;故该题选B。
下图为某年3月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前后的天气要素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15. 该天气系统是A. 气旋B. 反气旋C. 冷锋D. 暖锋16. 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的时间是AA. 29日B. 31日C. 1日D. 3日17. 下列现象,与该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 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暴B. 黄土高原的夏季暴雨C.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梅雨D. 东北平原的大雪风飞【答案】15. C 16. B 17. C【解析】【15题详解】读图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过境时伴随大风、降温、降水天气,符合冷锋过境时天气现象,故该题选C。
【1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水天气,读图31日出现降水天气,且风力最强,所以31日为冷锋过境时天气现象,所以该题选B。
【17题详解】我国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降雪都是冷锋天气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故该题选C。
【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下图为M地气候资料图。
完成下列各题。
18. M地的气候类型为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19. 该气候条件下种植的优势农作物主要有A. 水稻、大豆B. 玉米、苹果C. 葡萄、橄榄D. 橡胶、咖啡【答案】18. B 19. C【解析】【18题详解】读图平均气温12、1、2月气温高,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读降水量的分布图,6、7、8月份降水多,即冬季降水多,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故AD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B。
【19题详解】由上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因为其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有葡萄、橄榄等;水稻适宜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故A错误;苹果为温带水果,故B 错误;橡胶、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