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刺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操作 ppt课件

针刺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操作 ppt课件


头面胸背(皮肉少)四肢、臀腹(肌肉厚)
春夏
秋冬
行针手法
基本手法 1)提插法:上提下插,反复运针做上下纵向运动。以0.3-0.5寸为宜,
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方向角度。
2)捻转法:逆顺时针捻转动作,针身在体内来回旋转。捻转角度一
般在180º-360º,避免单向捻针,防止针体被肌纤维缠绕,引起疼痛或滞 针。
辅助手法
1)循法:顺着经脉循行路径,在针刺腧穴上下部位轻柔循按的方法。 2)弹法: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3)刮法:拇指或食指指腹抵住针尾,其余某指指甲自上而下刮动针柄的方
法。
4)摇法:手持针柄轻轻摇动,直立针身而摇或卧倒针身而摇。 5)飞法: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数次。 6)震颤法:手持针柄,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针体使针身轻微震颤。
针刺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操作
潘艳君 康复治疗部
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法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消毒
针刺体位的选择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进针法
进针法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的操作方法。 一般以右手持针操作,以拇、食、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
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络的腧穴。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
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异常情况
晕针
原因:体虚、紧张、体位不当、手法重 表现:头晕面白、心慌冷汗、恶心欲吐 处理:起针、平卧、保暖、灸治 预防: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手法
补法
泄法
捻转补泻 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 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
提插补泻 徐疾补泻 迎随补泻 呼吸补泻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
徐徐刺入,极速出针
极速刺入,徐徐出针
顺经而刺
逆经而刺
在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开阖补泻 平补平泻
滞针
原因:紧张、肌肉筋挛、单向捻针 表现:针体捻转、出针困难,疼痛 处理:放松肌肉、反向捻针 预防:做好解释,消除顾虑,注意手法。
针刺异常情况
弯针 原因:手法不熟练、体位移动 表现:针身弯曲 处理:恢复体位,顺势拔针 预防:熟练手法、不要随便变动体 位
断针 原因:针具质量差、手法重、滞针 弯针处 理不当 表现:针身折断 处理:镊子拔出、手术取针 预防:检查针具、保留部分针身在 体外
断续波:痿证、瘫痪。
注意事项
1.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熟悉电针仪。 2.使用前检查其性能是否正常。 3.温针灸后的毫针针柄及铝丝氧化制针柄导电差,不宜使用。 4.靠近延髓、脊髓等部位电流量宜小,电流回路不可横跨中枢 神经系统,不可通过心脏。 5.电流刺激量以患者适应度为准,年老体弱、醉酒饥饿、过劳 过饱不宜电针。 6.心脏附近、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劲动脉窦附近禁用。孕妇慎 用。
毛笔,将针刺入穴位,古称右手为“刺手”。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固定针身,古称“押手”。 进针法分为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针管进针法。
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针管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3.舒张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方向: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方向或部位
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出针时摇大针孔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二)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
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2.透天凉
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Fra bibliotek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 去病准绳。
针刺注意事项
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孕妇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禁刺三阴交、合谷、昆
三棱针法
出血量及疗程 出血量每次以数滴至3-5mL为宜。 1-3次为一个疗程,每日或隔日
一次,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
刺络法
松紧带结扎针刺部位上端—消 毒—斜向上刺入静脉2-3mm—待 出血停止—棉球按压
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挑刺法
消毒—提捏皮肤或按压施术部位 两侧—速刺入皮肤1-2mm—倾斜 针身挑破表皮—再刺入5mm深— 倾斜针身,轻轻挑起针尖—挑断 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出针—覆 盖消毒敷料
肩周炎、胃病、颈椎病、失眠、 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顽固反复性疾病。
三棱针法
“络刺”、“豹纹刺”、“赞 刺”、“泻热出血”、“放血疗 法”
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 适量血液或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 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点刺法
消毒—挤压充血—疾刺—出 少量血—棉球按压
用于指趾末端、头面耳部。
散刺法
“豹纹刺” 消毒—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
点刺—挤压或拔罐—祛瘀生新、 通经活络 局部淤血、血肿或水肿、顽癣
作用:减少行针工作量、提高疗 效、扩大治疗范围、准确控制刺 激量。
刺激参数
连续波:
1.疏波:频率<30Hz,用于治疗瘫痪、慢性疼痛、肌肉关节韧带肌 腱的损伤。
2.密波:频率>30Hz,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
疏密波:各种痛症、软组织损伤、关节周围炎、腰背筋膜劳损、面瘫、
肌无力、针刺麻醉、局部冻伤。
针刺异常情况
血肿 原因:刺伤血管 表现:肿痛、皮肤青紫 处理:先冷敷后热敷,再轻揉按 预防:避开血管,按压针孔
刺伤脏器 原因:针刺角度、深度不当 表现:气胸 处理:休养观察、胸腔穿刺抽气 预防:熟悉解剖、手法正确
电针法
电针法: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 上,应用电针仪输出接近人体生 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毫针作用 于人体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 一种方法。
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迎随补泻 2.依腧穴定方向:保证安全 3.依治疗需要定方向:气至病所
角度与深度
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
夹角。 1)直刺 2)斜刺 3)平刺
深度: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
年龄 体质 病情 部位 季节
浅刺 老人小孩
深刺 中青年身体强壮
形瘦体弱
形胖体强
阳证、新病
阴证、久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