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赴台湾农业学习考察报告为落实好李鸿忠书记关于组织全省农村乡镇负责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台湾农会组织功能与运转、社区建设与管理以及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襄阳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201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以襄阳市政府副市长郭忠同志为团长,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农业领导、11个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乡镇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市农委、市台办等为成员的襄阳市农业专题学习培训考察团一行22人,赴台湾就农会组织、新型社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等进行了专题考察。

考察时间虽短,但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和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学习考察活动基本情况在台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在台一企业集团培训基地认认真真上了两天课,全面了解了台湾农会经营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之后,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南投县农会农产品加工厂,台一企业集团花卉蔬菜育苗及栽培技术基地,领略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造访了云林县林内乡农会,嘉义市农会,古坑乡华山休闲产业促进会,拜会了台南兰花生物科技园区、白河区公所及台南市农村再生小区营造协会,参访了白河莲花、无米乐小区、走马濑农场、玉井天埔小区等。

考察团一行还专门就苗圃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及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运用、台湾农会经营与发展、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场发展与经营、“五级农业”转型历程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们无不感叹不已,叹不已,深感我们自身农业发展与台湾农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倍感压力,台湾之行所见、所闻受益匪浅,特别是沿途学习考察受到台方相关部门盛情接待,始终洋溢着和谐气氛,一直体现着同根同族的血脉联系,很让人留恋回忆。

二、台湾特征与农业发展现状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呈南北狭长型,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丘陵和山脉,总人口2300万;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部的农作物一年三熟;台湾的年平均温度约在22℃左右,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雨时间集中在夏季;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

台湾农业生产发达,现有农业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人,农业劳动力74万人。

目前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水稻一年两熟,种植面积540万亩,产量200多万吨,主要品种为蓬莱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蔬菜,水果面积345万亩,产量260万吨,主要品种有柑桔、芒果、荔枝、葡萄等,特产有槟榔、莲雾、释迦等。

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产量300万吨,主要种类超过90种。

畜牧业中生猪年饲养量超过1700万头,年产猪肉约150万吨;牛饲养量16万头,其中以乳牛居多,占75%;鸡饲养量1亿多万羽,鸭1000多万只。

渔业年产量130多万吨,其中养殖渔业占22%,近海渔业占19%,远洋渔业占55%。

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

80年代以前,台湾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由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开始向追求技术和劳动密集效益阶段,发展立体农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很快就自给有余;追求价值效益阶段,重点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并出口创汇;追求市场效益阶段,主要通过发展食品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拓国际市场。

80年代后,台湾全面走向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

1990年台湾大力推动“策略联盟”,将“小农”整合成“大农”,开始规划区域生产、区域加工和贸易组织,效果很好。

三、台湾农业考察之行学到的好经验㈠农村环境优美,秩序井然。

通过农村再生改造运动,台湾农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干净整洁,考察团所参观的每个乡镇、社区、村组、农村院落无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农村甚至都没有垃圾桶,农民都自觉养成了卫生洁净的好习惯,每个村落都有垃圾回收站,每个村里年长的阿婆、阿伯们轮流充当义工,义务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处理之后的垃圾由区公署垃圾车统一拖走处理,每天垃圾车只来一次。

农民只需要把处理后的垃圾放在垃圾车就可以了。

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交通秩序都井然有序,甚至村组都有红绿灯,让人感受到城乡一体化的美好。

㈡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明显。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台湾以县、乡为单位,按照不同区域条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产业基础、不同种植习惯,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色”,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

如我们所参观的林内乡主要以木瓜产业为主;古坑乡主要以咖啡为主,所生产的“华山咖啡”响誉整个台湾甚至全球;白河区以莲花、莲子、莲藕为主;七里铺社区主要以芒果、丝瓜为主;后壁区后部里无米乐小区主要特征是古香古色的农村住房,打造动态的农村博物馆和兰花会馆。

㈢农会组织成为现代农业和精致农业的主推手。

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

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由这两会选聘总干事,日常工作由总干事全权负责,下设农产品加工厂、会计股、会务股、推广股、保险部、信用部、销售部等多个科室和二级单位。

其主要功能有:一是农业推广。

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

二是供销经营。

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等。

此外,还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

农会主要收入来源是金融服务收入和自身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台湾的农会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企业,是历史遗传下来的资产。

其收入的62%要用于农业推广和文化福利事业,各级农会间推广互助训练,农会组织在农民中地位很高,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一种自由的民间组织,既不同于我们的村委会,也不同于我们的农村合作社和各种协会,其功能更全面,职责更广泛,实力更雄厚。

台湾农会组织在台湾地位举足轻重,是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在生产、金融、保险、运销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了农业组织的民间合法的主流机构,保证了农业健康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了整个农业发展。

如本次考察的嘉义市农会,以会员为本、创造会员福利,组织产销班、辅导农民产业行销功能,农业升级、创造农特产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产品行销全岛,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型。

㈣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技术运用能力较强。

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

目前,台湾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

如我们参观的台一现代农业,从育苗、播种、栽培、施肥、采摘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

㈤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较为发达。

我们所参观的每个乡、村、社区的产业都实现了产品的深加工,如林内乡的木瓜产业,把木瓜做成洗面奶、美容霜、面膜、木瓜酵素等,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古坑乡的咖啡产业,生产品种有咖啡豆、咖啡饼、咖啡茶等多种系列,“华山咖啡”响誉整个台湾甚至全球;七里铺社区的丝瓜产业,把普普通通的丝瓜做成各种礼品、饰品,价格翻倍;还有白河区的莲花产业、后壁区的兰花会馆每年都创造几十亿台币的收入。

㈥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健全且管理严格。

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

如《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

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质量安全关。

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

在果蔬方面推行gap(吉园圃)、as(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有机蔬菜的认证。

四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

台湾的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入市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若经确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者,供应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相关的法律责任,重者可被判刑。

五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质量意识较强。

我们在台期间,可以放心的享受美味的食品。

同去的考察团同志说:“过去在外面吃饭总是会闹肚子,在台期间无论怎样吃,肠胃都能适应,食品绝对卫生放心。

㈦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台湾休闲农业是其一大亮点,全岛共有休闲农场467家、民宿3415家、观光果园385家、教育农园141家、市民农园66家、国家森林游乐区17家、国家风景区13家、国家公园8家。

台湾农委会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

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社区、村组都是一个旅游景点,每天旅游大巴车进出频繁,游人如织。

每个村都有一个大型的建筑雕塑来展示其产业特色,每个产业都通过举办各种节会、开发旅游产品、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来推动。

目前,台湾休闲观光农业通过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已经打造成精致农业,融食、用、游玩、观赏等为一体,使农业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按照考察团安排,我们还在古坑乡一个叫“怀固客栈”的民宿住了一晚,真切感受到一种六星级农家乐的享受。

附送:赴台湾农业战略合作的考察报告赴台湾农业战略合作的考察报告为学习和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枣庄与台湾的农业交流合作,201X年9月23日至9月30日,由XX市委副秘书长、农工办主任王志翔同志带队,率五区一市农工办主任、涉农企业负责人共11人组成的农业考察小组,赴台湾省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南投、基隆、彰化等地,开展了为期7天的农业考察交流活动。

考察过程中现场参观了部分台湾涉农企业和协会,并于9月29日举办“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精细农业潮流之探讨”交流活动,与台湾农业界和企业界人士就发展现代农业、深化两地农业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沟通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台湾农业的基本情况台湾位于亚热带地区,幅员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余万。

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