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说课。
一、分析教材教学目标: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
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观察、解决问题。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体操方阵图,让学生搜集图中的信息,从搜集到的信息入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上,我先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认真思考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
这样不管是说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都对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
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使本节课的重点得以突破。
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跑步、游泳、计算产生的垃圾等练习的巩固、内化、拓展、应用,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美妙,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
使学生感触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就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是先让学生说、交流自己的观点,而我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稍做引导和小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做、交流、倾听等方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使每一个教学难点、重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探究得以突破。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
(3)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4)回顾总结。
(5)灵活运用,自我检测。
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行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1、前置学习
通过练一练,口算,以及补充问题并解决,为以后的解决连乘问题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呈现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使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所以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为此,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学生的做广播操比赛来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起学生的兴趣,而后引出主题图(课件出示体操方阵图)。
从而引出问题: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回答)
并且适时地配合学生出示方阵图加以引导,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题意。
同时,培养了学生以敢于提问的勇气。
【设计意图:引出团体操比赛的教学情境,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厚实的情感基础。
】
2、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的提问引导出我们这节课主要探究的问题: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首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独立思考(1)列式解答,思考每步算式表示什么?
(2)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
然后小组合作:这两问题完成后小组交流你的方法和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的获取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而从学生的诸多问题中提练出最终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无序,老师以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为基点,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学语言的提炼和规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语言的严谨。
】
3、汇报交流
先通过一小组展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请全班对其进行补充,让学生的回答更完善,表述更完整,思路更清晰。
然后询问大家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从而使大家明白: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解决这样的问题,要先弄清题意,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也培养了学生在同一问题上,要全面地、认真细致地观察,多角度地思考地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课中鼓励学生从自己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通过变换思路的启发,充分利用学具图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自主探究,促进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产生知识的触类旁通,提出不同的、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
学生在交流中既表现了自我,找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又开阔了视野,达到训练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标。
】
4、寻找特点,提高认识。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解决?
生:三种方法。
师:一起来观察者几种方法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1、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他们都是乘法的算式,他们都有两步计算)
2、教师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三种方法都是用的乘法计算,并且用了两次,像这样的问题叫做连乘问题。
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容易理解。
(三)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学生独立做做一做。
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这一题要提示学生题里关键词“来回”的理解。
3、小组交流汇报。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用了哪些方法学习?
(五)灵活运用,自我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1、2、3、5、7题.
【设计意图:生活中许多问题蕴含数学的思想,只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
借助这几题的计算,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品德教育。
坚持锻练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建立环保的意识。
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发展。
】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