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1.新闻生产的定义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

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
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2.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
新闻生产过程是各种力量博弈的过程。

新闻生产产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专业标准。

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如新闻价值。

(2)法规。

各国制定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这由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所决定,也就是国情。

(3)形势。

包括国际形势、全国形势、地方形势。

(4)决策者。

既包括最高的中央决定、主管部门的决定,媒体主持人的决定,也包括新闻从业者直接领导的决定。

(5)市场。

广告客户的要求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6)媒体的定位。

①媒体的性质。

独立的或非独立的,商业性的或非商业性的。

②媒体的诉求。

商业利益、社会效益。

③媒体的类别。

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等。

上述6个基本要素中,前三个要素构成新闻语境,后三个要素构成新闻场域。

新闻语境是指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

二、新闻生产的场域
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

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决定性影响。

1.政府、社会与媒体
依照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中国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所在。

但中国社会的多元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党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在体现国家的一元意志和表达多元意见之中保持平衡,是新闻媒体都会遇到的问题。

2.资本、公众与传媒
传媒向社会提供内容,吸引广大受众(用户),从而吸引广告商来投放广告,传媒依靠广告收入来获取利润。

这就是传媒“二次买卖”理论:把报纸卖给读者,把读者卖给广告商。

如何对待受众,是在处理资本、受众与传媒三者关系时新闻媒体所要面对的问题。

3.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在中国的新闻体制下,政府管着媒体,媒体管着记者编辑,政府、媒体、记者编辑形成三方博弈。

记者编辑在新闻生产过程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1)来自政府具体部门的压力。

媒体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批评性新闻、公众投诉稿件。

(2)来自编辑部领导的压力。

记者编辑受部主任领导,部主任受总编、副总编领导。

内容取舍的标准以及内容取舍的最终裁定都在各级领导手里,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稿,其终审权都由领导决定。

(3)非组织的社会关系压力,各种亲朋好友的关系稿,各色企事业单位的公关稿,利益攸关部门的红包稿等,都在向记者、编辑施压、诱惑,也就时刻考验着记者编辑的意志。

三、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
1.新闻选择的含义
新闻选择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

采访、写作、编辑和新闻选择关系密切:
(1)新闻采访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

记者要不断地对事实进行筛选,选择采访对象的叙述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

(2)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这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作一番梳理、挑选,不能“有闻必录”。

(3)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取舍一篇新闻稿的标准,首先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新闻稿中的事实。

2.新闻选择的标准
(1)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

为此,要淘汰下列事实:①虚假的“事实”;
②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
③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
④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新闻价值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

②重要性。

事件要与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③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

④显著性。

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为世人所瞩目。

⑤趣味性。

事件要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

(3)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

①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这里的标准是政治上的“利”与“害”的问题。

对于我国的媒体而言,就要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国家的法令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

②针对性。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

针对性越强,宣传价值越大。

③普遍性。

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从而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启发人们去思考,引导人们去举一反三。

④典型性。

事实不但要和作者想说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而且能够有力地说明观点,所选用的事例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心服口服。

⑤时宜性。

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够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4)新闻法规
①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目的是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②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是否容许公开地传播,这是任何新闻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

判定标准就是新闻法规。

③新闻法规一般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四、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1.新闻选择的过程
新闻选择流程图如图18-1所示。

图18-1
(1)从新闻来源到新闻定义
把一切不真实的东西和陈旧过时的、人们司空见惯的材料筛选掉,使所有材料都符合新闻定义的要求。

(2)从新闻定义到新闻价值
尽量去掉只满足个别人或少数人特殊需要的材料,选用引起社会公众共同兴趣的材料。

(3)从新闻价值到宣传价值;从新闻价值到新闻法规
由于宣传价值的选择比较严格,具有新闻价值、甚至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实,不可能全部有宣传价值。

为了满足受众需要,有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虽然宣传价值不高,也会刊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