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罐容器非标设备制作安装方案

储罐容器非标设备制作安装方案

内蒙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0kta煤制油工程非标设备制作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工序4.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5.材料检查验收6.设备预制7.设备组对焊接8.非标设备检查验收9.质量保障措施10.安全技术措施11.环境保护措施12.劳动力组织13.主要施工机具1. 工程概况1.1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年煤制油项目1500、1600、1700单1.2本方案不包括设备本体的防腐保温衬里,施工时另行编制。

2.编制依据2.1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蓝图2.2《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2.3《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HG20584-19982.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652-19982.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02.6《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2.7《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HG/T20678-20002.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3. 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材料检查验收→排版→下料→设备预制→焊接→校圆→组对焊接→焊接探伤→附件安装→水压试验→防腐施工→交工验收4.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4.1有关技术交底已编制,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

4.2施工用计量器具配备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4.3 现场搭设预制组焊平台6m*12m的两个,且已搭设完毕具备使用条件。

4.4 施工用材料已备齐。

5. 材料检查验收5.1所用原材料、设备附件及其原材料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证明书,当对质量合格证明书有疑问时,应对材料和设备附件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5.2所有材料及附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边缘不得有重皮等缺陷。

5.4钢板表面锈蚀减薄量、划痕深度与钢板实际负偏差之和,不得超过0.8mm。

5.5设备封头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条件:5.5.1椭圆封头直边上的纵向皱折深度不得大于1.5mm。

5.5.2 封头上任一点最小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

5.5.3 封头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封头尺寸允许偏差5.6焊条应按批号、规格、类别验收,焊条表面应无药皮脱落、偏芯、焊芯生锈等现象。

5.7经检查合格的材料应根据其规格及材质分类存放、妥善保管。

6. 设备预制6.1 钢板切割加工:不锈钢板采用等离子加工,碳钢板、16MnR、16MnDR钢板采用氧炔焰切割加工。

6.2 钢板边缘加工面应平滑,不得有夹渣、分层、裂纹及熔渣等缺陷。

火焰切割坡口产生的表面硬化层应磨除。

6.3 气割坡口的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见下表:气割坡口的表面质量要求6.4 纵向焊缝对接接头的间隙G应为0~3mm,钝边F应不大于1mm,坡口宽度W应为16~18mm,见下图:6.5 环向焊缝对接接头的坡口角度a应为45±2. 5°,钝边F不应大于2mm,间隙G应为0~1mm见下图:(其它坡口形式按图纸要求施工)纵向焊缝坡口形式环焊缝坡口形式6.6板材在卷制前均要压头,进料方向要垂直于滚轴,并用吊车辅助。

6.7壁板卷制后,应立置在平台上用样板检查。

垂直方向上用直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4mm。

6.8 壁板下料时尺寸允许偏差见以下图表:A E BC F D7. 设备组对焊接7.1.1 塔类设备组装、焊接工作,应严格照设计图样及排版图确定的尺寸及焊接工艺进行。

7.1.2 筒体圆弧应用弦长等于D/4且不小于500mm的样板检查壁板的弧度,其间隙应小于3mm。

7.1.3 筒体同一截面上任意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其直径的1%且不大于25mm。

7.1.5 各段筒体端面不平度偏差f应不大于1/1000Dg,且不大于2mm,见下图:7.1.6塔组对时,,当环焊缝两节筒体厚度不等时错边量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7.1.7 筒体对接纵缝处形成的棱角E应小于或等于壁厚S的10%加2mm,且不大于5mm;用弦长D/6且不小于300mm的弧形样板检查。

7.1.8 组装对接环焊缝时,不应采用十字焊缝,相邻筒节的纵焊缝或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纵焊缝的距离应大于3倍壁厚,且不小于100mm。

7.1.9筒体分段组装后,应在内外壁上划出相隔90°的四条纵向组装线和基准圆周线作为整体组装及安装内件的依据。

7.2 贮罐组装7.2.1罐底组装7.2.1.1底板铺设前应先在底板下表面涂刷防腐涂料,但每块板边缘50mm范围内不刷。

7.2.1.2边缘板对接接头的垫板应与两块底板贴紧,其间隙不得大于1mm。

7.2.1.3中幅板与边缘板之间应搭接,且中幅板应搭在边缘板上面。

7.2.1.4中幅板之间的搭接宽度为50mm,中幅板与边缘板之间的搭接宽度为60mm,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

7.2.1.5底板搭接接头三层钢板重叠部分,应将上层钢板切角。

切角长度为100mm,宽度为33mm。

在上层底板铺设前,应先焊接上层底板覆盖部分的角焊缝。

7.2.1.6底板铺设前,应在基础上画出十字中心线,并按排板图画出底板圆周线。

底板铺设应先铺边缘板,然后再由中心向两侧铺设中幅板。

7.2.2罐顶组装7.2.2.1罐顶组对时应设立临时支架,并提高50mm。

7.2.2.2包边角钢的半径偏差为±13mm。

7.2.2.3顶板应按画好的等分线对称组装。

7.2.2.4顶板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mm。

7.2.3罐壁组装7.2.3.1壁板组装前应对预制好的壁板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组装。

当需要重新校正时,应防止出现锤痕。

7.2.3.2相邻两壁板上口允许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

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点允许水平偏差不应大于6mm。

壁板的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

7.2.3.3组装焊接后,在底圈壁板1m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为±13mm。

7.2.3.4壁板安装时应保证内表面齐平,错边量应符合下表。

罐壁对接接头错边量7.2.3.5组装焊接后,罐壁焊缝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及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符合下表,且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得有突然起伏。

罐壁焊缝局部凹凸变形及角变形7. 4设备焊接7. 4.1一般规定a. 设备施工前,应根据我公司已有的焊接工艺评定,制定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b. 筒体等部件组装后,施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内外侧边缘不小于12mm范围内的油、污垢、锈、毛刺等清除于净。

c. 塔体及吊耳、卡具等点焊或断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

d. 吊耳及卡具等拆除后,应对其焊缝的残留痕迹进行打磨,修整后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

e. 焊接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表面及坡口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泥砂、铁锈、水分和油污,并充分干燥。

f. 焊接中应保证焊道始端和终端的质量。

始端采用后退起弧法,终端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g. 罐底与罐壁连接的角焊缝焊接,应在底圈壁板纵缝焊完后施焊,并由数对焊工从罐内、外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

初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h. 在底圈壁板纵缝、壁板间环缝、底圈壁板与底板间角缝焊完后,方可进行底板边缘板外缘300mm以外焊缝及收缩缝的焊接。

7. 4.2壁板的焊接a. 壁板的焊接,应先焊纵向焊缝,后焊环向焊缝。

当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焊缝后,再焊其间的环向焊缝,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力求焊接工艺一致。

b. 每带壁板焊完后,焊缝X射线探伤要紧密配合。

7. 4.3 修补a. 深度超过0.5mm的划伤、电弧擦伤、焊疤等有害缺陷,应打磨平滑。

打磨修补后的钢板厚度,应不小于钢板名义厚度扣除负偏差值,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过1mm时,应进行补焊,补焊后打磨平滑。

b. 返修后的焊缝,应按原规定的方法进行探伤,并应达到合格标准。

c. 焊缝的修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其修补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

d.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7.5 附件安装7. 5.1开孔接管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接管外伸长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7.5.2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罐体曲率一致。

7.5.3接管法兰的密封面应平整,不得有焊瘤和划痕,法兰密封面应与接管的轴线7.5.4罐体附件应尽量在罐体顶升前安装,以减少高空作业。

7.5.5设备操作平台应地面预制,设备安装前应焊在设备上,随同设备整体吊装;螺旋梯应地面预制,分段安装组焊。

8.设备检查验收8.1 非标设备检查一般要求项目8.1.1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8.1.1.1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

8.1.1.2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

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8.1.1.3设备靠近基础的T型接头内侧角焊缝应平滑过渡,咬边应打磨圆滑。

8.1.1.4罐壁纵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罐壁环缝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

凹陷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凹陷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8.1.2焊缝无损探伤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8.1.2.1贮罐底板无损探伤a. 罐底边缘板,应对每条对接焊缝的外端300mm进行X射线探伤。

b. 壁板与边缘板连接的内侧角焊缝应作100%磁粉或渗透探伤。

总体试验后再次探伤。

8.1.2.2 壁板无损探伤a. 纵向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X射线探伤。

探伤部位中的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且每台罐不少于两处。

b. 环向焊缝,每种板厚(以较薄的板厚为准),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X射线探伤。

c. 壁厚大于10mm的壁板,全部丁字缝均应进行射线探伤。

d. 如果射线探伤不合格时,应在该探伤长度的两端延伸300mm作补充探伤,但缺陷部位距底片端部75mm以上者可不再延伸。

如延伸部位的探伤结果仍不合格时,应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8.1.3设备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8.1.3.1 塔类设备允许偏差范围:a. 塔高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b. 筒体不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8.1.3.1 贮罐应满足下列要求:a. 贮罐高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高度的5%,罐壁铅垂度偏差不得大于罐壁高度的4%且不大于50mm。

b. 设备上的工卡具焊迹,应清除干净,焊疤应打磨平滑。

c. 贮罐顶盖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得大于10mm。

8.1.4水压试验8.1.5.1水压试验应检查下列内容:a. 罐底严密性b. 罐壁强度及严密性c. 固定顶的强度和严密性8.1.5.2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 水压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它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