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鲁能鸳鸯湖电厂(2×600MW)2#机组安装工程金属监督专业质量保证体系2010年04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金属监督网组织机构图 (3)3.对检验人员的要求 (4)4.对设备及器材的要求 (6)5.金属监督网检测方法 (6)6.质量控制 (7)7.金属监督网络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强制条文 (8)8.质量管理 (11)9.金属监督网HSE应急预案 (12)10.技术资料 (14)11.质量控制措施 (14)12.质量监督措施 (17)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1.1厂址及环境条件宁夏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位于银川市东南53km、磁窑堡镇东北3km的荒滩上,地势较开阔,自然高程1290~1320m,电厂燃煤拟由鸳鸯湖矿区供应,电厂水源采用黄河地表水。
灰场采用南沙窝灰场,距离约8km。
进厂道路由307国道引接,长约4km。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降水少,蒸发大,日照充足,温差大,春季多风而干旱,冬季寒冷而漫长。
1.1.2工程规模宁夏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2×600MW)超临界国产空冷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45.49亿元。
1.2设备概况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2×600MW)超临界国产空冷发电机组,锅炉采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汽机采用东方汽轮机厂产品,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宁夏电建鸳鸯湖项目部承担主体工程B标段(2#机组安装)以及输煤系统、场外补给水管线等公用设施的建设。
本工程2#机组所有的金属试验工作将由试验中心金属实验室完成。
金属试验专业计划在2010年3月进场开展工作,2011年3月结束至工程竣工。
1.2.1锅炉主要参数(BMCR):过热蒸汽流量 2141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25.4Mpa.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71℃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4.78Mpa.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69℃再热蒸汽流量 1744t/h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293℃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结构、全悬吊Ⅱ型结构。
炉膛周围水冷壁为膜式壁,分垂直、螺旋、燃烧区、和灰斗水冷壁四部分组成;炉膛至水平烟道上方由前向后依次布置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后烟井内布置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锅炉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装置。
1.2.2汽轮机主要参数:额定功率 600MW主蒸汽压力 24.2Mpa主蒸汽温度 566℃额定主蒸汽流量 1956t/h再热蒸汽温度 566℃低压缸排气压力 15Kpa给水加热级数 7级转速 3000r/min汽轮机为TC4F-26H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直接空冷凝器式汽轮机。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冷再热蒸汽管道均按“2-1-2”制配管,管材均选用ASTM SA335P91;低温再热蒸汽管道材料选用ASTM A672B70CL32。
抽气系统采用回热加热系统,加热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三台低压加热器。
排气由两根DN6000的管道引到主厂房外,由8根DN3000的蒸汽分配管向空冷凝汽器管束分配排气,标高45m。
2.金属监督网组织机构图3 对检验人员的要求3.1.1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和国电公司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等级证书,方可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
现场每组检测人员必须或至少有一人有相应检测方法的资格等级证书,方可从事该种检测工作。
每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有关条例、规程、标准、技术规范等,并熟悉该检测设备的性能并能《金属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熟练操作。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检测工艺”进行操作。
3.2对人员数量的要求3.2.1射线检验人员:地面组合期射线检验分为2组,每组2人,安装高峰期射线检验分为4组,每组2人,每组组长必须具备RT初级或初级以上资格,总计10人。
3.2.2射线评片2人,必须具备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其中包括底片初评和复评人员。
3.2. 3超声波检验人员:分为2组,每组2人,组长必须具备UT初级或初级以上资格,总计4人。
3.2.4光谱分析、硬度测试人员:分为2组,每组2人,组长必须具备本检验方法初级或初级以上人员资格,总计4人。
3.2.5临时工9人,负责焊缝打磨、仪器设备的搬运等工作。
要求身体健康,反应灵活。
3.3人员情况(见后)金属实验室检验人员一览表:4. 对设备及器材的要求对投入检测的设备要达到或超过此工程要求的性能、精度和技术参数,以保证检测的质量。
检测设备当需要时,随时可以增加,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金属实验室设备一览表:5. 金属监督网检测方法为确保宁夏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2×600MW)工程2#机组的工程质量,金属实验室严格遵守“精心检验、严格把关”这一宗旨,根据规程规范及合同要求,2#机组的金属监督将采用以下检测方法。
5.1 射线探伤(包括X射线和γ射线)5.2 超声波探伤5.3 光谱分析5.4 磁粉探伤5.5 渗透探伤5.6 涡流探伤5.7 金相检验(包括宏观和微观检验)5.8硬度检验5.9超声厚度测试6. 质量控制6.1检测人员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调整。
6. 2.检测设备的要求:检测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精度要求。
计量器具定期进行鉴定。
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设备及时更换。
6. 3.检测工艺的要求:各检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依据本方案,遵照本专业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标准、技术规范。
检测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6. 4.作业环境的要求:检测环境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
当环境的变化对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时,在工艺中应得到体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6. 5.检测委托的要求;接受委托时首先确认工件是否与委托相符。
检查其表面质量是否经外观检查合格,是否符合检测的条件。
如有不符合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反映解决,必要时拒绝接受委托。
6. 6.工艺卡的编制:接受委托后根据工件规格、现场条件、设备情况编织工艺卡,经检测责任师审核后,下发检测班组。
6. 7.技术交底:交底的工作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交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工艺要求,工件的情况,注意事项,安全事项等。
6. 8.作业进程的要求:在检测进程中,检测作业人员对检测的数据、结果、评定出现的问题要在原始记录上进行详细的记载。
原始记录如有涂改,涂改处必须加盖名章。
6. 9.不合格的反馈:a.焊接质量不合格:对于RT,由评片人员根据评定结果出具返修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送施工单位,一份留档。
对于UT/MT/PT,由检测人员现场画出返修部位,通知施工单位,并记录。
b.检测本身质量不合格:对于RT的底片质量,由评片人员根据评定结果经记录后通知拍片人员复拍,表面超声检测经测试发现仪器灵敏度降低或意外,应对前面检测内容重新检测。
6. 10.不符合项的质量控制a.遵照规程、规范和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工程中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管理,以及计量器具的校验、检定、使用的有效管理,确保本工程检测试验工作使用合格可靠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材料。
b.做好检测试验的标识工作,保证检测试验工作和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
c.严格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不符合项和不合格品的闭环管理;特别要重视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的复查验证。
严防同类问题重复出现,以保证工程质量受控。
d.认真做好各种质量记录,确保各种质量记录的完整、准确、及时、规范,以及归档管理的完整性。
5. 11.监测实施;检测员要严格执行工艺要求,注意现场安全。
7.金属监督网络检验质量控制及其强制条文7.1检验及验收标准7.1.1 承压管道《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DL/T821-2002 。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DL/T820-2002。
7.1.2 容器与钢结构《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
7.1.3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的规定。
7.1.4 焊接接头折断面和金相宏观检验标准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的规定。
7.1.5 金相微观检验合格标准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的规定。
7.1.6 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检验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的规定。
7.1.7 光谱检验依据《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电力工业部基建司) [1993]15号。
7.1.8 着色检验可参照《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进行检验和评定。
7.1.9 磁粉检验依据《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 。
7.2 强制性条文7.2.1 射线检测分级评定7.2.1.1 圆形缺陷的焊缝质量分级应根据母材厚度和评定框尺寸确定,各级允许点数的上限值应符合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2 条状缺陷的焊缝质量分级应符合《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3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未焊透的焊缝质量分级应符合《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4 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未焊透的焊缝质量分级应符合《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5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其焊缝根部内凹缺陷的质量分级应符合《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6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焊缝根部内凹缺陷的质量分级应符合《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
7.2.1.7 射线检测到综合评级在评定框内,同时存在几种类型缺陷时,应先按各类缺陷分别评级,然后将各自评定级别之和减1作为最终级别(大于Ⅲ级者Ⅳ级)。
7.2.3 光谱检测强制性条文7.2.3.1 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并在明显部位做出标记,安装结束后应核对标记,标记不清者再进行一次材质复查。
7.2.3.2 凡是受检范围内的合金钢材、部件,在安装或检修中更换时,必须验证其钢号,防止错用。
组装后还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确认无误,才能投入运行。
7.2.3.3 施工使用的重要材料均应有合格证和材质证件,在查核中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必要的光谱检验。
7.2.4 超声波检测缺陷的级别评定7.2.4.1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检验质量级别评定应符合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