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第五单元阅读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3.训练学生初步拟题的思维,并尝试设计答案。
【教学流程】一、温故知新1.《紫藤萝瀑布》通过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伶仃的对比,表达自己经历文革后对于人生感悟。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爱莲说》通过描写莲花外形特点到内在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3.《一棵小桃树》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二、概念解析1.托物言志:就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2.写出下列事物常常用来表达怎样的志趣。
松、竹、梅:高洁的志向泥土:谦逊的情怀蜡烛:无私奉献浮萍:漂泊不定大雁:思乡怀人三、考点透析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构思),理解主要内容(概括),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主题)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着眼于考察文章细部、字里行间的情感)。
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动植物、风雨雷电等外在自然形象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感悟升华、拓展类)。
四、鉴赏托物言志写法的步骤8/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1.找出所托之物:看题目、看主要描写对象。
2.找出所托之物的特点:通过细节描写看特征,透过表面看本质,看作者究竟写出了物的什么特点。
3.推测所言之志: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
要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之物之间的相似点。
尤其要关注点题段和议论抒情段(句)。
4.条理清晰地表述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特点,精心刻画。
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人生观、生活态度、精神品质)。
五、例题精讲窗前的树张抗抗⑴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⑵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⑶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⑷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⑸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8/ 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⑹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⑺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⑻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⑼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
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
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
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
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⑽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
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⑾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
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8/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⑿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
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读者)2007年第23期)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4分)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分)3.从修辞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3分)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4.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请谈谈你的理由。
(4分)解析:作家张抗抗的这篇散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紧紧抓住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洋槐沉稳、朴实和坚强可贵的品质。
从洋槐的身上,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启示: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第1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通观全文,把握文章主要描写的是洋槐的什么特点,即把握托物言志中“物”的特点。
通过全文,不难找出特点。
答案: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在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第2题考查对文中洋槐形象的把握,即考查托物言志的“志”的内容。
可结合文中“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等语句来概括。
答案: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第3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品析。
赏析句子可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如修辞、词语运用、写法等,答案:运用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醉人的芳香,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展现了作者看到满树洁白的槐花时震撼以及被其陶醉的情景。
8/ 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第4题考查我们读文的感悟,是本文的延伸和拓展,考查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谈人生启示要联系洋槐的品质,后一问答案不唯一,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
这道开放题,练习对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松树傲雪挺立,永葆绿色(杨柳柔软飘逸,用自己生命的绿色装扮春天)。
六、实战演练野菊花陈创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a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
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⑧她不固守现状。
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
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翅膀),8/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阅读课教案设计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