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学习心得体会
告别了内心厌烦的色彩课,随即又踏上了惧怕的色彩构成。
一直以来对颜色惧怕的我还是逃不了这个恶魔的诅咒-----红绿色弱。
心里抱着唯一的一份希望-----遇到一位好老师,从而满怀希望的走进教室。
结束了3周的学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做了几张不太尽如人意的色彩构成作业。
不过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内心愉悦的事。
人类的色彩感觉是一种天性,即使是像我一样缺乏某种感光素的人,他都有自身的色彩感觉。
我个人认为:色彩构成课的初衷是为了挖掘埋藏我们内心深处亟待释放色彩感觉。
这几周的色彩构成课似乎就起到了这一作用。
正如教材上所说:“色彩构成包含了许多理性的成分,如果把它们是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就会丧失想象,走进死胡同,使作品丧失生命力。
”绘画的发展也是如此:由起初的宫廷绘画,走向普通百姓的生活写照;由室内走向室外风景。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绘画也好,设计也好,乃至人类社会也好,都没有标准答案。
它是内心的抒发,是感觉的纸上再现,它在不同的时代有自身的特征。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保持自己的感觉,适当的追求某种自己喜欢的风格,适当的模仿前人,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但不应抛弃自己的感觉,强迫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不喜欢的风格。
就算是他人认为你的作品一无是处。
自己已有的风格还是不要随意改变。
就好像被社会和生活抛弃的凡·高,即使在当时
社会人们无法接受他的画作,但是现的人们却争相收藏。
色彩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的基础科,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理论,技巧,是色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也是我们将个人的色彩感觉以及内心抒发出来所必须掌握。
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有了滋生的色彩感觉,我们接下来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和观察。
人生处处皆学问。
老师上课经常说要我们都看一些他人的作品尤其是大师的作品,积累素材经验,开拓视野。
当我看了《台湾印响海报设计》以后,发现自己看的太少,不善于利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
尤其是在短期作业,缺乏随即方案。
这就是在后期我所急需培养和改进的地方。
我们还要学会利用自然,这也是我要加强另一方面。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色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丹霞落日、绿杨红杏、紫蝶黄蜂······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事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其次,多与同学老师交流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安大的岳贤德学长,在介绍自己成功设计吉利新车标时就提到这一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态度决定一切。
只有从现在就养成这一习惯,我们就离将来的成功更进一步。
抱着一颗真诚的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去完成自己的大学四年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