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巩固限时练
十三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选择题
1.(2018·南京师大附中三模)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写道:“‘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根据材
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无质的变化
B.“光荣革命”实现了少数贵族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完全否定了英国当时政治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
【解析】选D。
“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说明工业革命后议会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故D正确。
2.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
这是因为( )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解析】选D。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封建贵族,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至议会,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使英国开始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故D正确。
3.1787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必要和适当的条款”授予代表民意的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
该条款说明( )
A.政府行政受到法律的制约
B.各州法律必须遵循联邦法律
C.中央政府权力制约与平衡
D.美国法院行使司法的独立性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国会可以制定法律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故A正确。
4.下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俾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
)
A.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
B.民众毫无民主自由权利
C.宰相享有最高的立法权
D.虚假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解析】选D。
通过漫画中的“选举”和“宪法”等词语可知当时德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错误;从“新闻自由”和“法治”可知,民众毫无民主自由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宰相享有最高立法权不符合史实,最高立法权属于议会,但受到皇帝的控制,故C错误;从漫画可知资产阶级的民主受封建势力的控制,立宪是虚,专制是实,是虚假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D正确。
【加固训练】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 )
A.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B.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解析】选C。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而不是民主共和政体,故A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可以防止专制独裁,《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皇帝权力巨大,议会权力较小,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B 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的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都是联邦制,故C正确;议会拥有立法权是材料中《德意志帝国宪法》参照英国立宪制度的表现,故D错误。
5.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
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
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
”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 )
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
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
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解析】选C。
马克思所说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C正确。
6.(2018·全国卷Ⅰ·T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选A。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起草了同盟纲领,新口号及目的说明该同盟接受了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指导,A正确;B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结合所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已经兴起,故C说法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但此时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阶段,反封建仍是时代主流,两大阶级间的矛盾还没有成
为社会主要矛盾,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12分)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更有人说“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
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碍)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原则与妥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看法。
(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近代英国、近代中国通过哪些势力的相互妥协保证了新政体的建立。
(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那些矛盾?最终
又各自通过哪种方式实现了妥协?(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第(1)题从材料中“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等关键信息来概括即可。
第(2)题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后的史实,从妥协的史实角度回答。
第(3)题结合所学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矛盾与斗争来回答。
答案:(1)看法:①中国缺乏妥协传统;②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③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任意两点即可)(3分)
(2)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完成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分) 中国:革命派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妥协,促成清帝退位,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分)
(3)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2分)方式: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制衡;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3分)
【备选训练】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
……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
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解析】选C。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错误;德国君主并非加、澳等国的精神领袖,故B错误;现代英联邦内加、澳等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上共
同信奉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故C正确;近代法国政权更迭频繁,且其君主非加、澳等国的元首,故D错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