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通论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2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经过后裔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
3、雄性不育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保持不育特性,这样品种或自交系。
4、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
5、群体改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有力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
6、引种:从外国或外地区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有关理论研究需要的遗传资源材料。
7、品种退化:作物品种群体经济性状发生劣变的现象。
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
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自花授粉或自交)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或异交)植物。
3、自交系是指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4、作物起源中心的二大特征是(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频率较高)。
三、简答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①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②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③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④品种的合理搭配2、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有何特点?①地方品种和推广改良品种:地方品种适应性强、优良性状;产量不高。
推广品种生产力高、优良农艺性状多②自交系间杂交种:配合力高,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如稳定快、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遗传基础简单;适应性差。
③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品种:遗传基础复杂、变异广泛,适应期长。
3、单倍体在植物育种中有何意义,通过那些途径可以获得单倍体?意义(1)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2)提高选择效果(3)缩短育种年限,节省人力、物力。
途径:(1)自然发生孤雌、孤雄、无配子生殖(2)人工诱导射线处理花粉、延迟授粉、花粉花药培养4、试写出F1代超高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的计算公式?超亲优势=超标优势=其中F1 、HP、CK分别代表5、回交育种对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要求?轮回亲本:综合性状好,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强,回交后适合当地生产需要,推广使用时间长。
非轮回亲本:带有目标性状,不连锁,与轮回亲本互补四、论述1、产生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并如何进行克服?①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亲本由于在生理上、结构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
②远缘杂交的亲和性与双亲基因组成有关,杂种后代分离强烈,时间长,不易稳定。
克服方法:①染色体加倍②选择适当亲本(选择染色体数目多的做母本,提高结实率)③媒介法④特殊授粉方法包括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或延迟授粉、射线处理。
(作简要解释)2、试述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那些?(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①异花授粉作物:主要是利用天然异花授粉的习性,将父母本采用合理的配置方式,依靠天然媒介进行传粉,以生产F1种子。
②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人工去雄、授粉配制杂交种子,较费工,杂交结实率高,播种量少,成本不高。
(2)利用苗期标志性状制种:标志性状需具有两个条件①这种标志性状在苗期就表现出明显差异,而且容易目测识别②遗传表现必须稳定(3)利用化学杀雄剂制种:利用化学杀雄剂喷洒植株,破坏植物雄性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及正常生理机能,但不破坏雌性配子的形成,达到去雄的目的。
(4)利用雌株系制种:利用高度雌花性的雌雄同株系统的系统内杂交F1代为母本,与另一父本系统杂交生产杂种种子。
(5)利用雄株系制种(6)利用雌性系制种(7)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用自交不亲和系做母本与其他自交不亲和系、自交系或正常品种杂交而成。
(8)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利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配制F1种子既可省去人工去雄的用工,又可获得高品质F1种子。
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1、杂交方式:在一个杂交组合里用几个亲本,各亲本如何进行配置。
2、雄性不育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使育性得到恢复,这样品种或自交系。
3、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改良品种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种子生产:一个新品种经审定被批准推广后,就要不断地进行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优良种性,以不断地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种子,供大田生产用。
这种繁殖、生产良种的过程称为种子生产。
5、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进行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6、原原种:由育种单位所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也称超级原种或育种家种子。
二、填空1、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
2、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主要有(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技术)。
3、作物品种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求为(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简答1、判断下列作物属于哪种繁殖方式?玉米、大豆、高粱、甜菜、小麦、水稻、黑麦、向日葵、棉花、大麦。
自花授粉植物:小麦、水稻、大麦、大豆。
异花授粉植物:玉米、甜菜、向日葵、黑麦。
常异花授粉植物:高粱、棉花2、杂种优势利用的必需条件?(1)有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
要求:农艺性状整齐一致、配合力高、抗病;亲缘关系不同、性状互补。
(2)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强优势表现在产量、抗性、品质、适应性、生育期、株型等方面。
(3)繁种与制种工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
具有简单易行的亲本品种(系)自交授粉繁殖方法、简单易行的配制大量杂交种子的方法、健全的体系和制度。
3、如何保持品种的抗病性?垂直抗性的利用①合理使用抗源:有计划、按先后顺序使用防止抗源单一性。
同时应用多个抗源,防止品种单一为某个优良品种的小种提供大量哺育基地②使用多系品种:把多个抗源同时转入一个优良品种中去,形成近等基因系,从其中抽出若干系混合成一个品种在生产上推广成为多系品种。
③使用复合品种:把一个优良品种用复合杂交办法同时转进若干个抗病基因,由于一个品种抗病基因多可以保持抗病性。
水平抗性的利用:轮回选择的方法应用比较多,在发病大群体中选抗病轻的个体进行自交,在组成下一轮群体,选择抗病轻的个体自交,循环下去,则抗病基因多、抗病能力强。
4、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①产量性状:考虑产量构成、株型并达到高光效②品质性状:某些品质特征与产量直接相关;改良作物品质,有利于保证人、畜健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工工业产品的产量、品质与生产成本③成熟期:④对病虫害的抗耐性⑤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⑥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5、试写出F1代超高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的计算公式,并加以说明?超高亲优势=超标优势=其中F1 、HP、CK分别代表四、论述1、请讨论大豆南北长距离相互引种的表现?大豆属于高温短日作物,原产高纬地区的品种引入低纬地区时,低纬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地区,会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植株变小,产量降低。
原产低纬地区品种引入高纬地区时,由于不能满足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表现生育期延长,延迟成熟。
成熟期过迟,易遭受冷害。
2、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应如何防杂保纯?(1)机械混杂: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种、收、脱粒、运输、贮藏等环节可能发生机械混杂;不合理连作施肥(前茬作物残粒、未腐熟农家肥)。
进一步造成生物学混杂,加速退化。
(2)生物学混杂:由于隔离不适当或去杂不严格造成不同自交系、不同品种、不同种间发生天然杂交,引起生物学混杂。
(3)选择作用: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随时随地起作用。
一个相对一致的品种群体中普遍含有不同的生物型,,种子繁殖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会对这个群体进行自然选择,选留了人们所不希望有的类型,这些类型在群体中扩大,使品种原有特性丧失。
人工选择中由于种植者本身对品种特性了解不全面或不了解误把非典型性状当作典型性状选择下来。
(4)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遗传组成上尚未纯合的群体,其中的杂合体在繁殖推广过程中由于个体杂和性会继续发生分离。
(5)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由于遇到不良环境(低温、高温、冷水、碱水、深水、干旱、虫害等),使品种丧失某些优良性状或发生退化。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措施(1)建立严格的种子繁育规划,防止机械混杂合理连作、合理施肥(充分腐熟)。
严格种子发放交接顺序(不同品种标签标记好,防止弄混)。
种子精选和拌药时要严格按规程办事。
种子在运输贮藏时,机器、容器要清理干净(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异交、常异交作物无论亲本种子生产,还是配置杂交种都要进行严格隔离。
隔离可采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障碍隔离。
亲本种子隔离在500m以上,配置杂交种第一年隔离300m,自交作物要求不严格、也可人工套袋。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去除与本品种形态不同、长势不好、有病害、苗期与正常品种长势不同的植株。
(4)严格按种子程序进行生产,定期更新种子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1、种质资源:供遗传育种研究利用且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能繁殖的生物类型。
2、回交: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再和双亲之一重复杂交。
3、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4、原种:用原原种直接繁殖出来的;或由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经过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也称基础种子。
5、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6、株系:上年当选的各单株的种子分别种植成株行。
7、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二、填空1、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
当作物由此向外扩散,在边缘地点形成的多样化地区称为(次生起源中心)。
2、品种推广的方式有(分片式)、(波浪式)和(多点式)。
3、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育种目标)。
4、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包括(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和(套罩法)。
三、简答1、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改进产品品质③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④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⑤扩大作物种植面积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杂种优势利用中杂交种的类别及特点?(1)品种间杂交种:两个亲本品种组配的杂交种。
特点:增产有限5%~10% 性状不整齐(2)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自由授粉品种和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
特点:增产10% 性状不整齐(3)自交系间杂交种自交系作亲本组配的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