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著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

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

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刘白羽是当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

193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8年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变民族和祖国命运的斗争中。

1950年参加编制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散文集《芳草集》荣获1989年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1991年)茅盾文学奖和1986—1994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获首届(1990—1994年)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

代表作有《长江三日》《心灵的历程》《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二个太阳》《中国人民的胜利》《芳草集》《红玛瑙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五台山下》等。

其作品《长江三日》被选入高中教材。

3、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4、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5、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6、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

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著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7、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

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

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代诗歌决然不同的特色。

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8、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之一。

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

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

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测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医生持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9、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10、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

著有《七录斋集》。

11、碑记,又称碑志。

“碑”指碑铭,“志”指墓志铭。

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

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

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

12、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曲》)。

13、杨绛,本名杨季康。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14、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是一个政治家,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投汨罗江而死。

15、《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全诗共373句。

16、“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17、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作为诗人,他一生写了800多首诗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运用了各种形式和韵律。

普希金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

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18、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

19世纪40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代表作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

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同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19、庞朴,字若木,原名声禄。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方以智研究专家。

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

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致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的研究。

20、乔治·萨顿: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萨顿生前出版了15部专著,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著作有《科学史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和《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

然而很可惜,这两部著作都只完成了一部分。

21.陈炎,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曾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哲学研究》、《外国美学》、《学术月刊》、《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逾百篇,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日神与酒神》、《中西比较美学大纲》(与周来祥合著)、《美学与社会犯罪》(与李有祥合著)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了四卷本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并为其第三卷的撰稿人。

22、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23、翁乃群,1948年出生,福建龙岩人,中国现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官阶、辈份、师生、父子》、《南昆八村》等,其中《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选入高中课本。

著有《南昆八村》、《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等学术论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25、魏徵(580—643),字玄成。

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魏徵有胆量,敢于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助于“贞观之治”。

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除《隋书》和《梁书》等他撰写的一部分外,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

他的言论多见于唐朝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

(谏,规劝尊长使他改正错误。

疏,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2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本纪记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表记史实年月。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7、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艺术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28、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53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