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四合同法

项目四合同法


常见的要约邀请: (1)价目表的寄送; (2)拍卖公告; (3)招标公告; (4)招股说明书; (5)商业广告。但商业广告的内容如符合 要约的规定,应视为要约。(邮购广告、 悬赏广告等)

举例:甲公司发布邮购广告,在广告中详细描述了B牌 夜视镜。并称每台500元,3个月内款到即发货。
采购员→丢皮包→报纸广告→ 2 万 案 元酬谢→有人还包→要求支付酬谢 例 →失主不同意,愿给 2 千元→拾包 人不同意,提起诉讼→一审驳回起 诉(民法通则规定:拾得物有义务 返回,如不返还,构成不当得利; 道德上讲,拾金不昧是我国传统美 德)→上诉→二审改判→支持上诉 人请求,失包人向拾包人支付 2 万 元→已构成要约;诚实信用原则。

一 诺 千 金!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合同订立的概念 订立合同的主体 合同的形式 订立合同的程序 缔约过失责任
内 容 提 要
一、合同订立的概念
广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
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相互间的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并促成合 意的民事行为。 狭义:仅只当事人之间设立民事权 利义务关系的民事行为。
(最高院将此案选在案例选登中)
如何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和理论,可从如下几方面来区分



1.依法律规定作出区分。 2.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作出区分。 3.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 款来确定该提议是要约邀请还是要约。 4.根据交易的习惯即当事人历来的交易做法来区 分。 5.其他因素
划分标准:根据合同是否应采取一定的
形式 要式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 方式订立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并不 需要采取特定形式的合同。 划分的意义: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作为 合同成立或生效的要件。

甲公司租给乙公司一个车间,双方口头约定租 期为一年。至租期半年时,甲方对乙方生厌, 又觉得租金太低。就要赶乙方走,乙方不从。 甲方起诉,要求法院认可合同的解除。请问, 甲方能否胜诉?
均称:“急需1000号水泥1000吨, 价格300元/吨,货到付款。”乙水 泥厂收到函后即传真给甲:“函收 到,即日发出。”丙水泥厂收到函 后未回函,但当即组织车队运输 1000号水泥1000吨,给甲送去。
问:甲与乙、丙之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承诺的生效
生效时间:到达主义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 照下列规定到达: (1)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 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 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先行案例
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口头协议,由乙企 业在半年之内供应甲企业50吨钢材。三 个月后,乙企业以原定钢材价格过低为 由要求加价,并提出,如果甲企业表示 同意,双方立即签订书面合同,否则, 乙企业将不能按期供货。甲企业表示反 对,并声称,如乙企业到期不履行协议, 将向法院起诉。
此案中,甲乙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二)承诺
概念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注意:受要约人无答复要约的义务,即
使要约中规定“在~~之前未作答复视为 同意本要约”。
构成要件
1.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
-- 迟发的承诺:受要约人的原因
以新要约为原则,承诺为例外
-- 迟到的承诺:非受要约人的原因
以承诺生效为原则,以承诺不生效为例外

撤销的限制:
1)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 如撤销,产生损害,负赔偿责任 2)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是不可撤销 的; 3)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要约是不可 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 准备工作。
甲于3月1日发给乙的要约中称:“事急,请贵方早回 话,并早作履行准备,我公司期待与贵方的合作。” 乙见信后立即着手备货,并于3月6日基本备齐。
顾客甲在逛商场时看到一时装,上前 询问销售员乙:“这件衣服多少钱可 以卖?” 乙即问:“你出多少钱买?” 甲回答说:“400元,你卖不卖?” 乙应声回答:“至少800元,少了不 卖!”
请分析甲乙二人的问答?
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 发出要约。

特点
---直接目的是诱使他人向行为人发出要约,而不是期待 他人的承诺 如 A公司对 B公司说,我现在有许多设备,如感兴趣, 过来瞧瞧。 ---其内容仅是建议,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即使他人 同意,也无法使合同成立 ---通常向不特定的人发出 ---是合同订立的前期准备活动,尚未进入实质缔约阶段
三种观点
观点1:被告向原告发出要约后,原告所作的承 诺已经改变了要约的内容,不产生承诺的法律 效力,所以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买卖合同并未成 立。 观点2:原告所作承诺对被告要约的修改,由于 被告并未提出异议,所以合同成立。 观点3:原告对被告的要约内容的修改,已经构 成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修改,所以不能产生承 诺的法律效力,但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要约,被 告在接到原告的要约后,虽未明确表示承诺, 但已经实际履行合同,应当认为合同已经成立。
提示:合同法215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 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 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所以,此合同演 变为不定期租赁合同。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 除合同,但要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 有效合同、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 划分标准:合同的效力
三 合同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要约的生效时间
到达主义
-口头要约:受要约人了解时视为到 达 -书面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所能控制 的地方(信件、电报等) 数据电文
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要约的撤回 先于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的撤销 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 (限制)

撤回 撤销 +————+————+————+———时间 发出要约 要约到达 发出承诺 承诺到达


第三百七十四条 保管期间,因保管人 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 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 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 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举例:张某放暑假回家,就将价值1万
余元的电脑交给同宿舍的李某保管,并 允许李某使用。李某一日用毕,将电脑 放在床上就出去玩。本拟夜间12点回来, 但遇见好友,凌晨3点钟才回来。门锁于 凌晨2点被撬开,电脑被盗。请问,李某 应否承担责任?
二、合同的种类
1. 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2.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4.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5. 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 同与效力待定合同
1 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划分的标准:是否互负义务 双务合同: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
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当事人中一方负有义务,另 一方不负有相对义务的合同。 划分的意义: 履行抗辩权仅发生于双务合同中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
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地位 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 合同当事人在设立、变更、终止权 利、义务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自愿订立合同原则
----------缔约自由 相对人自由 内容自由 变更或解除的自由 自愿约定违约责任
合同法律制度
内容提要
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违约责任

第一节
合同的种类
合同法概述
内 容 提 要
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合同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作用
一、合同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要受国家法 律、法规的限制。
公平原则
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权利和义务
的确定要公平 合同履行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处理 要公平 违约责任的确定要公平
诚实信用原则
是合同法中极为重
要的原则,在大陆 法系,常被称为 “帝王规则”
以善意方式形使权利和履 行义务。 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利 益冲突和矛盾。 解释法律和合同。
3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诺成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 致即可成立并生效的合同。 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 一致以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或生 效的合同。如定金合同、自然人间的借 款合同、保管合同、动产质押合同。 划分意义:二者成立与生效的时间不同。

4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二、订立合同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必须在订立合同时具有民事权 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都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
三、合同的形式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 而成立合同的外在表现方式。
要约的失效
拒绝 撤销 过期 实质性修改(标的、数量、质量、
价格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 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的变更)
案例分析

2月21日,被告某市飞龙建筑材料厂向原告某 市大山建筑原料厂发出一份报价单,在报价单 中称:飞龙愿意向大山提供10万吨石灰石,每 吨价格为10元,价格中包括运费在内,在合同 成立后两个月内运送。3月1日,原告向被告发 出一份购买石灰石的订单:大山要求被告从3 月11日开始提供石灰石,每天提供1000吨。按 照该规定,10万吨石灰石应当在同年6月份运 完。但由于各种原因,被告未能在原告约定的 时间内履行完,而是直到10月份才全部交完货。 为此,原告以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履 行给付义务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 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2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划分标准:根据当事人是否可以从合同中获取 某种利益 有偿合同: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 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 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无偿合同:一方给付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 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如赠与合同、 借用合同、保证合同 划分意义 --- 义务的内容不尽相同 --- 主体要求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