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26小题(不包括作文),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做答案,答在本试卷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6小题每小题2分,7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绯.红(fēi)禁锢.(gù)始龀.(chèn)筋.疲力尽(jīn)B.不逊.(xùn)滞.留(zhóu)溺.死(nì)抑扬顿挫.(cuò)C.教诲.(huì)轩榭.(xiè)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D.诘.责(jié)尴尬.(gà)丘壑.(hè)藏污纳垢.(g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春寒料峭连绵不断潜滋暗长为富不仁B.妙手偶得殚精竭滤触目伤怀开卷有益C.摩肩接踵和颜悦色正襟危坐诚皇诚恐D.不折不挠深恶痛疾无动于衷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B.嘱.引:接连不断。
嘱.(连绵),引.(延长)。
C.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D.不胜.簪:插不住簪子。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庆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大庆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阳光中学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本来藏在叶子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自私者只记得“为己”二字,他们看来,舍己救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六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7.名著阅读。
(3分)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
他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
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选段文字选自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人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在陕北,作者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等。
(3分)二、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
(2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由写远游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的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三、古诗词默写(共8分)。
9.用课文原句填空(1),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浩《黄鹤楼》)(4)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6)通过《春望》中的“,。
”两句,可见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四、文言文阅读。
(完成10—13 题,共12分)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⑶惧其不已.也已:⑷无陇断.焉断: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分)(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分)12.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五、现代文阅读(一)课内阅读,完成14—17题。
(共9分)背影朱自清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2分)15.“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3分)16.“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
(2分)17.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深,因此,对父亲身材和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2分)(二)课外记叙文阅读,完成18-21题。
(共12分)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童心⑴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
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⑵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
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
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
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⑶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
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⑷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
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
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
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⑸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
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
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
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⑹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
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⑺“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
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⑻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⑼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
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
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⑽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
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
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⑾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
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
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
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⑿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
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
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
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
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⒀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
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8.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