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规程(试行)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2017年6月目录1制定依据 (1)2适用范围 (1)3申请 (1)3.1 申请主体 (1)3.2 申请材料 (1)3.3 申请撤回 (2)4受理 (2)4.1 受理告知 (2)4.2 受理审查 (3)4.3 不予受理 (3)4.4 受理凭证 (3)4.5 受理时限 (4)5调查 (4)5.1 调查准备 (4)5.2 查验方式 (4)5.3 查验通知 (4)5.4 参验人员 (5)5.5 查验 (5)5.6 调查询问 (7)5.7 签署文书 (7)5.8 调查中止 (7)5.9 调查终结 (7)5.10 调查意见 (7)5.11 调查时限 (8)6审核 (8)6.1 审核制度 (8)6.2 审核内容 (8)6.3 补充调查 (8)6.4 调查成果 (8)6.5 审核时限 (9)7异议处理 (9)7.1 异议申请 (9)7.2 异议处理 (9)8档案管理 (9)8.1 档案整理 (9)8.2 档案移交 (10)8.3 档案保管 (10)8.4 查询利用 (10)9其他 (10)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规程(试行)1制定依据为规范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工作,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等规定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人不提交经公证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登记的,按本规程申请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
不动产权属调查部门按照本规程开展权属调查工作。
3申请3.1 申请主体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由下列当事人申请:1、法定继承的,由所有法定继承人共同申请;2、遗嘱继承的,由遗嘱受益人申请;3、受遗赠的,由受遗赠人申请。
当事人本人不能申请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
3.2 申请材料申请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的,应提交下列材料:1. 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申请表;(原件)2. 所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它身份证明;(复印件,核对原件)3. 被继承人或遗赠人享有不动产权利的证明。
不动产已登记的提交不动产权属证书;未登记的提交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包括:不动产建设批准材料、不动产购买协议(合同)、全额交款票据等材料;(复印件,核对原件)4. 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的死亡证明,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注明了死亡日期的注销户口证明、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死亡公证书,或者其他能够证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死亡的材料;(原件)5. 所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与被继承人或遗赠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包括:家庭关系证明(个人档案亲属关系信息、户籍亲属关系信息、被继承人生前工作单位出具的家庭成员情况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生效的调解书或判决书等)、子女关系证明(独生子女证、出生医学证明、子女收养证明、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证明材料等),其它能够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复印件须核对原件或加盖出具单位公章)6. 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生前所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原件)7. 被继承人生前有夫妻财产约定的,提交书面约定协议;(原件)8. 继承人已死亡的,代位继承人或转继承人参照上述2、4、5、6、7提供材料;9. 受遗赠不动产的,提交接受遗赠表示的书面文件;(原件)10. 其他材料,包括: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全部法定继承人关于不动产分配的协议等。
(原件)3.3 申请撤回在权属调查部门出具《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结果意见书》前,申请人可以撤回调查。
申请人撤回调查应提交下列材料:(一)撤回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申请表(原件);(二)申请人身份证明;(三)原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申请受理收件收据。
准予申请撤回的,退还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并留存复印件。
4受理4.1 受理告知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受理人员应告知申请人在办理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申请人无异议的,应在《青岛市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告知书》(附件1)上签字确认。
经签字确认的告知书应存档。
4.2 受理审查受理人员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一)申请主体是继承人或受益人;(二)继承(受遗赠)不动产位于受理调查范围内;(三)继承(受遗赠)不动产不存在不能转移登记的权利限制或负担;(四)申请材料齐全、完备,形式符合有关规定;(五)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正确;(六)有关证明材料、文件与申请内容一致;(七)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告知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当场更正后,应予以受理。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不能当场更正的,应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4.3 不予受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应不予受理:(一)应共同申请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未共同申请且未书面作出放弃继承(受遗赠)表示的;(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的;(三)继承(受遗赠)不动产存在抵押或查封等权利负担或限制,未经抵押权人或查封机关同意的;(四)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有尚未审结的诉讼、仲裁案件的;(五)所涉不动产不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六)继承人数量、不动产权属或分配份额、抚养协议履行等存有争议的;(七)申请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提供的材料相互矛盾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4.4 受理凭证予以受理的,受理人员应即时制作收件收据(附件2),由申请人签字签收,收件收据上记载的日期为申请受理日。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人员应当场告知不予受理原因。
申请人要求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的(附件3),应予出具。
4.5 受理时限符合受理条件的案卷应当场受理。
因特殊情况,当场不能决定应否受理的,应在申请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5调查5.1 调查准备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工作应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
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规定进行调查。
调查人员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提交材料做好相关资料收集、核对和梳理等工作,制定调查计划,确定参加查验的人员、时间、地点,以及现场查验程序、问询事项等,并按计划对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事项进行调查。
调查准备工作应在案卷受理之日起7日内完成。
5.2 查验方式调查人员可采用下列方式对继承(受遗赠)有关材料及事实进行查验:(一)现场查验。
由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到指定办公区域对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并接受询问。
现场查验应由两名以上的调查人员共同完成,查验前应向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进行告知,由其签署《青岛市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调查告知书》和《如实告知承诺书》(附件4)等。
(二)发函询证。
向出具证明材料的单位发函请求协助查询确认继承证明材料。
(三)实地勘验。
调查人员根据需要可到相关单位或不动产所在地实地勘验有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
5.3 查验通知完成案卷调查准备工作后,调查人员应自案卷受理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查验通知书(附件5),由申请人通知所有继承(受遗赠)人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在指定时间、指定场所对继承(受遗赠)申请材料进行查验,接受调查人员的询问等。
5.4 参验人员全部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到指定场所参加材料查验,并接受调查人员的询问。
本人不能亲自到场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人应提交经公证的委托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代为参加。
应到场的参验人员未到场的,不得进行查验和询问。
5.5 查验调查人员应将下列材料由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逐一查验确认:(一)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二)继承(受遗赠)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三)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材料;(四)亲属关系证明材料:1.被继承人的家庭情况证明材料,包括:被继承人档案中记录家庭成员情况材料;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等。
2.第一顺序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材料:(1)配偶:配偶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2)子女:所有子女的身份证、户口簿,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证;养子女的收养登记证明等材料;(3)父母:父母的身份证、户口簿,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4)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的身份证、户口簿,配偶死亡证明,结婚证,配偶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其它继承人同意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确认意见等材料。
3.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材料(若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此项不用提供材料和查验):(1)被继承人有配偶的,配偶先于其死亡的证明材料;(2)被继承人父母先于其死亡的证明材料;(3)被继承人无子女的证明材料,包括:生前工作单位出具的无子女的家庭情况证明,或者被继承人生前居委会(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无子女的家庭情况证明;(4)有子女的,子女先于其死亡的证明材料。
对于法定继承的,还应提供无代位继承人的证明材料。
4.第二顺序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材料(若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此项不用提供材料和查验):(1)兄弟姐妹:所有兄弟姐妹的身份证明、户口簿;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2)祖父母:祖父母的身份证、户口簿;被继承人父亲的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或者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3)外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身份证、户口簿;被继承人母亲的人事档案内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信息或者派出所出具的曾经同户人员间的亲属关系证明。
(五)继承(受遗赠)事实状况查验的内容:1、遗嘱或遗赠(1)所有继承人对遗嘱、遗赠或遗赠抚养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共同查验,并签署确认意见;(2)对附有义务的遗嘱、遗赠或遗赠抚养协议,所有继承人对协议履行情况签署确认意见。
2、法定继承(1)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姓名、与被继承人的关系;(2)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已作出的接受或放弃继承的声明;(3)涉及代位继承、转继承的证明材料,参照前述规定查验;(4)按第二顺序继承时,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应查验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材料、所有第二顺序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等;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的,应查验第一顺序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声明、所有第二顺序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等;(5)是否存在继承人被遗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