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学科试卷2019.9.1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9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
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A.16:04 B.16:20 C.16:36 D.16:522.此时,已进入2019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A.近1/3 B.近1/2 C.近2/3 D.近3/4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各题3.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4.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南部非洲的草原一片葱绿B.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C.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
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该日最接近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6. 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A. 3小时B. 3小时16分C. 3小时32分D. 4小时如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
据此回答7-8题。
7.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 3:20B. 8:40C. 15:20D. 20:408.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A. 8小时B. 10小时C. 14小时D. 16小时图甲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9~11题.9.该地纬度为 ( )A.23°26′N B.46°52′N C.43°08′N D.66°34′N10.图甲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南向北11.若树的影子为0M时,北京时间为1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东向西流B. 该地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C. 该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D. 该地位于长白山区读某地某时刻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可能位于()A.20°N B.20°S C.30°N D.30°S13.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夜平分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4—15题。
1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15.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为地表岩石圈B.②层只能纵波通过C.③层属于地核D.④层属于地幔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6-17题。
16.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 1 004或1 006B. 1 004或1 008C. 1 006或1 008D. 1 008或1 01017.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A. 台湾岛风速变大B. 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C. 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D. 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 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①该时段为夜间②该时段为白天③该时段吹谷风④该时段吹山风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9. 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据此完成下面20~22题。
20. 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 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来源C. 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D. 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21.当某区域受甲气压带控制时,气候特征表现为()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和湿润D. 寒冷干燥22.主要受乙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某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B. S地为地中海气候C. 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24. 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①此时该地为夏季②此时该地为冬季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下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B. P地吹偏北风C. Q地吹东南风D. K地多为阴雨天气26. 据图判断,此季节A. 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低B. 陆地等温线总体向南弯曲C. 进入枯水期D. 阿尔卑斯山雪线升高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题。
27.对比上面27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来源:学*科*网]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28.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下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29-30题.图1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hPa)29.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30.看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足()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二、综合题31.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
(3分)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________。
(6分)(5)Q地位于M地的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分)32.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图甲表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地,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和(填序号)交替控制。
(4)图乙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弯曲,其原因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E,F。
枣庄二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2019.9.191.D2.B 3.B 4.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3.结合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则根据晨线的分布,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B项正确。
4.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A项南部非洲此时为冬季,故草木枯黄;错误。
B项塔里木河夏季为汛期;错误。
C项长江河口盐度受长江流量的影响,夏季长江流量大,故入海径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错误。
D项北印度洋此时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正确。
5. B6. C【解析】5. 根据图示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
6. 正午时间和午夜时间差是12小时,根据图示可知正午时间是11:52,午夜时间是23:52,根据材料符合暮光的是日落至午夜,太阳高度在地平线下14°,(<18°)所以计算出时间为3小时32分。
排除ABD,故选C。
7. A 8.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7. ①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半球,则①点经度为20°W。
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
地球1月初位于近日点,南半球昼长夜短。
根据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EF线为晨线。
所以①的地方时为6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北京时间120°E比20°W早9小时20分,因此北京时间为15点20分,C正确。
8. ①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三点均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经度差1°,纬线长差111km),可知①点与②、③点经度相差30°,地方是相差2小时。
②与④位于同一经线,在①点西侧,因此④的地方时较①晚2小时。
结合第(1)小题解析④地方时为4:00,④位于晨线上,所以④点的昼长约为16小时,D正确。
9.C根据最短影长确定此地无直射,进而得知此地为北回归线以北;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知该地为C。
10.B 根据影子方位,确定河流为东西流向。
根据P、Q的径流曲线,Q地流量变化和缓,说明受到湖泊的调解,位于湖泊的下游,所以河流自东流向西。
11.D 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可以确定当地经度为130°E;影子最短,确定为北半球夏季。
12.解析:图示正午日影全年大部分时间朝南、少数时间朝北,说明正午时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正北、少数时间位于正南,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结合选项,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