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灭菌验证控制程序

灭菌验证控制程序

发放号: 受控状态:
1目的
为了满足MDD 93/42/EEC的要求,依据EN550和ISO11135标准的要求,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常规监控的标准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带有CE标志产品的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3职责
生技部负责灭菌确认工作及设备性能的确认。

质管部负责组织指标菌数测定与检测EO残留量,并形成灭菌验证报告。

4工作程序
灭菌原理
无菌保证水平(SAL)
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是国际上采用的值。

这表明一个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即100万个产品只有一个产品带菌;而通过无菌试验确认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的无菌保证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需要有科学的、恰当的过程验证来保证理论上的产品是无菌的,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灭菌确认。

物理参数
灭菌过程的周期参数根据灭菌装置和产品种类决定。

灭菌温度、湿度、EO浓度、作用时间等详细内容包含在灭菌验证报告中。

微生物学参数
作为指标菌的微生物(ATCC9372)的灭菌保证水平为10-6。

负责的设置以及产品的选择
进行物理性能适合性评价以及微生物性能适合性评价时,原则上用产品或被认为与产品同等的替身样品将灭菌柜内装满。

验证方法
灭菌确认顺序图如下:
试运行
证明设备和规格一致。

(试运行需要在空转时确认设备的运行状况)
检测仪器的校准
对象仪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记录仪。

校准方法与标准:遵照各校准顺序书进行。

温度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温度传感器(灭菌管理用)
压力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记录仪
运转条件
灭菌柜按设定条件运行,设定条件在确认前确定。

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分布
将温度传感器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用记录仪记录EO处理中的温度。

柜内各点的温度应在设定温度+30C以内(稳定温度)。

达到的真空度以及到达速度
对灭菌柜减压到真空度的值及到达的时间进行确认。

加压后的气密性检验
在确认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的同时测定压力变化。

4 EO导入后的压力,从导入到达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 排气时的减压速度与减压度
测定排气时的减压度及到达减压度所需的时间。

压力上升以及速度
测定负压时到达所定压力时间。

物理性能适合性评价
4 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温度分布
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布点,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运行时,测定产品的温度分布,全部作用时间内,灭菌负责载应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温度。

定期的再确认时在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进行。

4 测定灭菌过程中的压力。

处理过程以及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湿度分布
确认处理过程以及灭菌过程的湿度。

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布点,将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

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测定产品的湿度分布。

定期的再确认时在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进行。

4 灭菌过程中的EO浓度
灭菌过程中的EO浓度用(重量/体积)换算的方法计算。

到达真空度及到达速度
确认灭菌柜到达的真空度及所需的时间。

EO导入后的压力上升以及到达速度
测定EO导入后的压力,从导入到达到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 排气时的减速压速度与减压度
测定排气时的减压度及到达减压度所城的时间。

注:每一次减压时都应该确认。

复压时压力上升及速度
测定复压时到达所定压力的时间。

注:每一次复压都应该确认。

导入EO时的温度
导入时EO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并在记录纸上记录。

微生物性能适合性评价
方法——半周期法
利用指标菌测定D值的分布,根据最大的D值计算106个菌致死的时间(为半周期),以这一处理时间确认指标菌106个菌的死灭情况。

若适合要求时则设定这一时间的2倍作为灭菌时间。

生物指标(BI)
BI的数量及设置
按ISO11135规定的要求布点,设置于单位箱内。

BI和产品内设置位置
设置于各产品最难灭菌的部位,用各产品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封口。

EO处理
除以下的参数外,按通常的灭菌条件进行运转;在初始条件下的参数变更时,有必要时变更湿度设定进行实施。

暴露时间:半周期以及短时间
温度、气体压力:设定值的下限
BI培养
D值测定
EO处理后,2小时内将BI取出,用琼脂培养基进行混释培养,30—370C,3天以下。

半周期确认
EO处理后,2小时内将BI取出,用肉汤(真菌)培养基进行培养,30—350C,7天。

产品适合性评价
在暴露时间、温度、气体压力的各设定上限处理的制品,或者在通常条件下进行二次灭菌的制品按以下的项目评价:
产品机能试验
残留EO测定
频度
首次确认在新设备导入时或产品品种追加时进行。

变更时确认在产品规格变更追加、装载方式变更、灭菌条件变更或设备变更时进行确认。

定期再确认每个条件每年至少一次。

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
对每一批灭菌负荷,都必须证明其符合要求,所以,对每一批灭菌负荷的下列数据都需记录和保管。

整个周期灭菌柜内的温度、湿度、压力
暴露时间中的EO浓度
灭菌开始以及终了时间
空气转换次数
BI试验结果
导入时的EO浓度
报告与文件保管
灭菌确认的报告书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
校准记录
全记录、计算法、引用
负荷的详细情况
灭菌过程的规定
——处理
初期真空度与到达时间
真空持续时间
产品温度以及湿度
灭菌柜内温度
——灭菌
气体导入时的压力上升、导入时间
EO浓度(间接测定)
灭菌柜内温度
灭菌柜内湿度
暴露时间
灭菌剂添加次数
产品温度
——通风
时间和柜内温度
柜内的压力改变
空气的进气速率
产品的温度
——微生物培养结果
灭菌报告书必须得到质管部负责人的认可。

若再确认的结果不能满足所设定的条件时,进行灭菌条件的修改。

灭菌确认报告书至少要保管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