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考试战略管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久负盛名的“戴尔直销”模式的实质是()。
A. 大规模定制B. 产品专业化C. 市场专业化D. 单一市场集中化2. ( )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两本书,是群体分析方法的代表作。
A. 安索夫B. 波特C. 安德鲁斯D. 伊丹敬之3. 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A. 钱德勒B. 安索夫C. 安德鲁斯D. 波特4.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和( )三个方面。
A. 引进人才战略B. 培养人才战略C. 人才使用战略D. 借用人才战略5. 环境分析技术主要有战略要素评估矩阵和()分析法两种。
A. 核心能力分析B. SWOT分析C. 财务分析D. 人员分析6. 某牙膏厂原来只生产牙膏,现在又增加生产牙刷,这属于()A. 同心多元化B. 水平多元化C. 集团多元化D. 一体化7. 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种力量模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是潜在进入者、产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供应商、购买者和()A. 替代品B. 互补品C. 新产品D. 老产品8. 战略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关键性、平衡性和( )等原则。
A. 可检验性B. 可实现性C. 可挑战性D. 权变性9. 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作用和()A. 核心能力B. 竞争优势C. 企业使命D. 外部环境10. 在产品----市场3*3矩阵中,相关产品与相关市场对应的企业战略类型是()A. 市场渗透B. 多元化C. 全方位创新D. 市场创新11. ()是竞争对手任何直接或间接地表明其战略意图、动机、目标、内部资源配置、组织及人事变革、技术及产品开发、销售举措及对市场领域变化有活动信息。
A. 竞争战略B. 市场信号C. 现有企业的反应D. 讨价还价能力12. 杜邦公司最初提供尼龙做降落伞的原料,后来又用作丝袜的原料,再后来又成为衬衣的主要原料,每一种新用途都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这一战略属于()A. 市场渗透战略B. 市场开发战略C. 产品开发战略D. 多元化战略13. 从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来看,市场占有率基本稳定的阶段属于()A. 投入期B. 成长期C. 成熟期D. 衰退期14. 行业进入障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优势、资金需求、()、销售渠道。
A. 产业壁垒B. 转换成本C. 市场环境D. 经济政策15. 战略联盟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 )提出的。
A. 法约尔B. 奈格尔C. 波特D. 魁因16. 要从产业中找出不同企业战略管理的共性,更准确地把握产业的竞争方向和实质,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 SWOT分析法B. 战略集团分析法C. PEST模型D. 五种力量模型17. 我国最早的战略思想可追溯到()A. 《孙子兵法》B. 《战国策》C. 《吕氏春秋》D. 《韩非子》18. 强调对“优秀战略”的研究方向作出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
A. 安索夫B. 伊丹敬之C. 明茨博格D. 安德鲁斯19. 下列哪种职业文化原型强调“通过变革获得新的机会”? ( )A. “鹰”B. “驴子”C. “狼群”D. “秃鹫”20. 在产品—市场3*3矩阵中,市场转移战略是由原有产品与()组合而成的战略。
A. 原有市场B. 相关市场C. 新兴市场D. 以上都不是21. 具有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和较低的相对市场占有率的业务是( )。
A. 问号类B. 明星类C. 金牛类D. 瘦狗类22. 根据SWOT分析图,第Ⅳ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存在威胁,应采取()A. 扭转型战略B. 增长型战略C. 防御性战略D. 多种经营战略23.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
A. 进入者的多少B.退出壁垒的高低C.产业内竞争的程度D.现有企业的反映程度24. PEST分析中的“S”指的是()A. 政治与法律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和物质环境D. 技术环境25. “东方不亮西方亮”是用来比喻()。
A. 一体化战略B. 战略联盟战略C. 多元化战略D. 全方位创新战略26. 在成熟产业中选择竞争战略时,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则采用( )战略较好.A. 差异化战略B. 集中战略C. 成本领先战略D. 市场开发战略27. 进入壁垒高与退出壁垒低的产业是( )A. 高利润高风险B. 稳定的高利润C. 低利润高风险D. 稳定的低利润28. 可能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的情况是()A. 行业增长速度下降B. 行业内竞争对手减少C. 产品的差别化程度高D. 用户的转换成本高29. 多元化战略是由新产品领域与( )组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A. 现产品B. 原市场C. 现市场D. 新市场30. 企业以集中进攻方式,努力进行技术革新,追求企业技术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市场扩张和多元化经营成长,这是()A. 防御型研究与开发战略B. 相机型研究与开发战略C. 渗透型研究与开发战略D. 进攻型研究与开发战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市场战略选择的几种模式是( )。
A. 单一市场集中化B. 市场专业化C. 产品专业化E. 大规模定制2.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
A. 有形资源B. 无形资源C. 文化D. 环境3. 优秀战略就是适应战略,具体讲就是战略要与( )相适应。
A. 竞争对手B. 环境C. 资源D. 文化E. 组织4. 企业战略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循环反复,不断完善动态管理过程,这三个环节是( )。
A. 战略分析B. 战略制定C. 战略评价D. 战略实施E. 战略控制5. 市场信号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A. 事前预告B. 交叉回避C. 事后宣告D. 销售举措E. 竞争者对自己的行动讨论和解决6. 企业经营资源中的无形资源包括( )。
A. 技术资源B. 组织资源C. 商誉D. 人力资源E. 生产设备7. 影响买方的讨价还价过程的因素主要有( )。
A. 买方的集中度B. 产品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C. 转换成本的大小D. 产品差异化程度E. 买方盈利能力8. 市场挑战者确定了竞争对手和竞争目标后,可以采取的进攻策略有:()。
A. 正面进攻B. 侧翼进攻C. 包围进攻D. 迂回进攻9. 常见的多国公司组织结构类型有()A. 国际分部B. 国际子公司C. 全球公司D. 跨国公司10. 产品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有:()。
A. 特征B. 耐用性C. 可靠性D. 式样E. 设计11. 进入障碍主要来源于()A. 规模经济B. 差异化C. 绝对成本优势D. 特殊的资产12. 营销能力分析的内容主要有:( )。
A. 产品竞争能力B. 新产品开发能力C. 产品性能分析D. 销售活动能力E. 市场决策能力13. 企业业绩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 目标的完成情况战略的执行情况B. 成绩与经验C. 盈利水平D. 失败与教训14. 企业并购包括()三种方式A. 吸收合并B. 新设合并C. 购受控股权益D. 扩张并购E. 避税并购15. 战略的特征:()A. 全局性B. 长期性C. 相对稳定性D. 适应性16. 在许多行业中,合适的竞争能够加强而不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地位。
合适的竞争对手的存在可以为产业发展及企业发展带来( )好处。
A. 增强竞争优势B. 改善产业结构C. 有助于市场开发D. 扼制新进入17. 波特的五因素模型包括()A. 潜在的进入者B. 替代品的威胁C. 购买者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D. 竞争对手的分析18. 成本领先战略有哪些具体类型( )。
A. 简化产品B. 改进设计C. 材料节约D. 降低人工费用E. 生产创新19. 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有()。
A. 占用性B. 耐久性C. 转移性D. 科学性E. 复制性20. 对大多数行业来讲,行业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这又取决于()A. 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大小B. 行业增长速度的快慢C. 固定费用和存储费用的高低D. 产品特色与用户的转变费用E. 行业内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从资本市场看,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有普通股、优先股、公司债券三种。
( )2. 技术复合是指在不影响原有个别技术特征的前提下,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在一个系统里。
( )3.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方利用自己的品牌、专利或技术,通过签署特许协议,转让特许权,让受让方利用这些无形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战略联盟形式。
( ) 4. 产品进人成熟期后,销售的增长速度下降,各企业还要保持其自身增长率就必须降价。
从而使产业内企业竞争加剧。
( )5. 战略集团是指在企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 )6. 根据资金流向的不同,市场增长率一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把公司从事的多项业务分为四类,即问号类、明星类、金牛类和瘦狗类。
( )7.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
( )8. 新兴产业的企业最适合于开展集中化战略。
( )9. 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价值活动分析。
( )10. 市场进入战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式:它包括强化营销、一体营销、多元化营销。
( )11. SWOT的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 )12. SWOT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相匹配的战略。
13.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是建立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14. 企业战略联盟最早出现在英国。
( )15. 构成一个企业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使企业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生存于发展的关系。
(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分,共 30 题,每小题 1 分)1. A2. B3. D4. C5. B6. B7. A8. D9. B 10. B 11. C 12. B 13. C14. B 15. B 16. B 17. A 18. B 19. D 20. B 21. A 22. D 23. D 24. C 25.C 26. C 27. B 28.D 29. D 30. D二、多项选择题(40分,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1. ABCDE2. AB3. BCE4. ABD5. ABC6. AC7. ABCE8. ABD9. ABCD 10. ABCDE 11. ABCD 12. ABCDE 13. ABC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E 19. ABCE 20. ABDE三、判断题(30分,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