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宙斯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神主宰一切
众 神 之 神 宙 斯
太 阳 之 神 阿 波 罗
美 神 维 纳 斯
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
希腊神话中,无论是人是神,都有善良和感性的一面,同样有欲和恶的一面。比如: 嫉妒(见「金苹果」的故事) 淫欲(见希腊神话中各种乱搞各种婚内出轨各种情人各种私生子) 贪婪(见「伊阿宋与金羊毛」的故事) 暴力(见宙斯如何打败提坦众神,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由“自然”转向“自我”, 由“神本”转向“人本” 。
探究一: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 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辩护,发表意见。 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 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术。他们 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智者 “的名称。——《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智者、“智者运 动”?该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因(背景):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政治:民主制度发达,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经济:工商业发展 智者运动 :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 思想文化:个人主义的成长 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智者学派言论的特点:
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 实利、人的本性不可违、尊严和价值至 高无上、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是对人有 利和符合人性、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世界共处、 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政治生活 1、否定神灵, 强调人的价值 和作用。 2、关注政治、 关注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问题。 3、否定权威, 追求人与人的平 等。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从历史上看,你认为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地区、民 族对现代文明贡献率最大?它贡献了什么?
材料一 现代文明的渊源≈(希伯莱人的宗教信仰+ 希腊人的理性思维+中国人的世俗技艺)×日尔曼人 的贵族精神。 ――姚国华《文化立国·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渊源》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 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 变成新教的工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 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角色——教师,任务——收取学费,教 育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参与政治。
4、注重实利, 关注对人的教育
中文名:普罗塔哥拉 外文名:Protagoras 智者派主要代表人物
1、要以人为标准、为尺度来考 查、衡量一切事物。 2、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树 立人的尊严和权威。——这是人 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3、用人取代神作为判断是非善 恶的标准,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4、反映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5、倾向于主观主义和极端个人 主义。
公元14-17世纪 文艺复兴 →人文精神的复兴
公元17-18世纪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们称宙斯是 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二、苏格拉底
材料一 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 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才能趋善避恶。因此“美德即知识”或“知识即 美德”。 材料二 既然道德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 知识是可教的,德行也是可教的。……必须经过 一系列的引导、启发,也就是教育……把别人先 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或德性诱发出来,引导人 们走向知识和美德。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 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格拉底什么观点? (2)苏格拉底认为完善一个人美德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对于你有何启示?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 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C.苏格拉底 ) B.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 它认定人和人的感觉才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从而否定了 神的至高无上。这表明希腊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 舞台的主角。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 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古希腊创造了民主制度,诞生了人文精神,以及后来由 罗马人在希腊人的文化和理性思维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法制原则,正是这些,构成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 。
人文精神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 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广义指始于古希 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从以上图片和材料可以看出古希腊神话有什么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体ຫໍສະໝຸດ 了希腊神话中「人本」的理念。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 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请阅读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熊与隐士》,让我 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即美德”。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 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 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 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 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思考:熊的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 熊的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 知识的重要性。 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善”。
我 是 人
1.我是谁? ——我是人!
首先是肯定人,强调人的尊严
我 探 索
2.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
第二是强调理性,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探索
3.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我追求
第三是强调超越性,就是超越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公元前5世纪
智者运动 →人文精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