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A .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B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D.提高地面美观度C.便于汇集雨水B.增加耕地面积A.降低爬山难度)(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耐涝、耐盐碱D C.耐涝、耐贫瘠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150~沙棘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一般每亩荒地只需栽种沙棘120(2018·重庆七校联考)年即可郁闭成林。
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45棵,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近年来,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有所下降。
下图6题。
为我国沙棘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下列不属于沙棘生长习性的是(4 .抗风沙D.耐旱,耐盐碱A.喜光,耐寒暑B.喜高温C).我国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是(5 B.该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A.该地区黄土广布,土层较深厚.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C.沙棘果单产高,经济价值高D9/ 1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6.人工引种的沙棘果品质下降,其可能原因不包括()A.引种地气候条件与野生地差异大B.人工种植沙棘密度增大,通风条件变化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人工引种技术落后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
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下图,回答7~9题。
)(7.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D.海上交通不便.开采难度大B.对环境影响大CA.资源量少) 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8.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 .地壳运动 D C.潮汐.夏季风A.洋流 B).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9 .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B .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A 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C年代开世纪50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工业城市。
从20下始开采煤矿至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得淮北市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
图中数值从低到高代表服务价值图为不同时段淮北市生态系统不同服务价值变化量示意图( 题。
10~11的增加)。
读图回答)10.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中,产生价值最大的是( D.废物处理C.生物多样性 B .气体调节A .土壤更新)(2000198711.据材料推测,-年淮北市9/ 2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A.农田面积增加B.水体面积减少D.建设用地面积减少C.林地面积增加(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1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14.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3·安徽文综)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第15题。
15.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2012·重庆文综)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读图和材料,完成第16题。
16.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9/ 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17.(2012·浙江文综)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D.①④C.③④(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19.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20.(2011·四川文综)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9/ 4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讯,千人拥入格尔木草原疯狂盗采野生黑枸杞,超过300万亩草场遭到洗劫,事实上黑枸杞是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
我国黑枸杞产业主要以野生黑果枸杞的采集和粗加工为主。
材料二野生黑枸杞是生长在地上的多棘刺灌木,多分枝,枝条坚硬。
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忍耐38.5 ℃到-25.6 ℃的温度,耐干旱,耐盐碱。
材料三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覆土1.5~2 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材料四图甲为我国某区域野生黑枸杞分布图,图乙为黑枸杞植株图。
) 分(1)简述黑枸杞成为草原防风固沙植被的主要原因。
(4) (8分(2)简述图示区域黑枸杞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4分试分析播种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3)9/ 5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4)因为黑枸杞市场供不应求,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6分)22.(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9/ 6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习题答案答案:1.C 2.C 3.A解析:第1题,“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
第2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
第3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答案:4.B 5.B 6.D解析:第4题,植物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指示作用,从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反推其生长习性。
图中沙棘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多大风、土壤贫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但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热量条件不好。
故选B。
第5题,黄土高原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光照强,温差大,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但该地区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大面积荒地。
根据材料“栽种沙棘120~150棵,4~5年即可郁闭成林”可知,沙棘可用于水土保持。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其大面积种植沙棘的主要原因。
第6题,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引种技术已较为成熟,故选D。
答案:7.C 8.B 9.B解析:第7题,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第8题,通过图中波纹的走向可以判断出其是受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影响形成的。
第9题,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10.D 11.C解析:第10题,从示意图中能够直接读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所对应的价值,其中废物处理产生的价值最大。
第11题,据图可知,食物生产的服务价值显著减小,结合材料中“煤矿开采”可以推测,煤矿开采使得地表大面积下沉,形成大片荒地,致使农田面积减少;由图中水源涵养的服务价值增大可推测水体面积增加;图中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提供原材料、生物多样性等服务价值增大,推测是由退耕还林或人工造林使得林地面积增加而引起的;结合材料中“新兴工业城市”判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