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装配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2)修配调整法 将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在装配时通过改变一个零件
的位置或选定适当尺寸的调节件(如垫片、垫圈、套筒等)加入到尺寸链中 进行补偿,以达到规定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图8.1.3所示是塑料注射模滑块型芯水平位置的装配调整示意图。
1-调整垫片;2-紧楔块;3-滑块型芯
型腔模往往先将要淬硬的主要零件(如动模)作为基准,全部加工完 毕后再分别加工与其有关联的其他零件。然后加工定模和固定板的4个导柱孔、 组合滑块、导轨及型芯等零件,配镗斜导柱孔,安装好顶杆和顶板。最后将 动模板、垫板、垫块、固定板等总装起来。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如图8.1.4所 示。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2冲压模具的装配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2.1冲压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如图8.2.1所示。其装配的整个过程称为冲模装配工艺过程,要完成模
具的装配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准备工作 (1)分析阅读装配图和工艺过程 通过阅读装配图,了解模具的功能、原理、结构特征及各零件间的连
接关系;通过阅读工艺规程了解模具装配工艺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验收等内 容,从而清晰地知道该模具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装配基准、装配精度, 为顺利装配模具构思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装配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模具装配工艺规程 是指导模具装配的技术文件,也是制订模具生产计划和进行生产技术准 备的依据。模具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根据模具种类和复杂程度,各单位的生 产组织形式和习惯做法视具体情况可简可繁。 模具装配工艺规程包括:模具零件和组件的装配顺序,装配基准的确定, 装配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装配工序的划分以及关键工序的详细说明,必备 的二级工具和设备,检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等。 特点:模具装配属单件装配生产类型,工艺灵活性大。大都采用集中装配 的组织形式。模具零件组装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都是由一个工人或一组 工人在固定的地点来完成。模具装配手工操作比重大,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技 术水平和多方面的工艺知识。
图8.1.3调节装配法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调整法的优点是: 1)在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的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 2)不需要做任何修配加工,还可以补偿因磨损和热变形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缺点是:需要增加尺寸链中零件的数量,装配精度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4. 互换装配法
装配时,各个配合的模具零件不经选择、修配、调整,组装后就能达到预
难点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1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1.1模具装配的内容和特点
模具装配:根据模具装配图样和技术要求,将模具的零部件按照一定工艺 顺序进行配合、定位、连接与紧固,使之成为符合制品生产要求的模具,称 为模具装配。其装配过程称为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是模具装配的依据。构成模具的标准件、 通用件及成型零件等符合技术要求是模具装配的基础。
以上三种模柄装入上模座后必须保持模柄圆柱面与上模座上平面 的垂直度,其误差不大于0.05mm.。
2.导柱和导套的装配 (1)压入法装配
1)导柱的装配 如图8.2.5所示,它与下模座孔采用H7/r6过渡 配合。压入时要注意校正导柱对模座底面的垂直度。注意控制压到 底面时留出(1~2)mm的间隙。
模具装配工艺
采用修配法时应注意:
1)应正确选择修配对象。即选择那些只与本装配精度有关, 而与其他装配精度无关的零件作为修配对象。然后再选择其中 易于拆装且修配面不大的零件作为修配件。
2)应通过尺寸链计算。合理确定修配件的尺寸和公差,既 要保证它有足够的修配量,又不要使修配量过大。
3)应考虑用机械加工方法来代替手工修配。如用手持电动 或气动修配工具。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1.2模具装配精度的要求 1)相关零件的位置精度 例如定位销孔与型孔的位置精度;上、下模之
间,动、定模之间的位置精度;凸模、凹模,型腔、型孔与型芯之间的位置 精度等。
2)相关零件的运动精度 包括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及传动精 度。例如导柱和导套之间的配合状态,顶块和卸料装置的运动是否灵活可靠, 送料装置的送料精度。
模具装配以非互换法为主。 模具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模具零件制造精度将逐渐满足互换法的要
求,将应用互换法 1.装配尺寸链 在产品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表面或轴线间的距离)
或相互位置关系(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所组成的尺寸链,叫做装 配尺寸链。其特征是封闭性,即组成尺寸链的有关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 连接构成封闭图形,没有开口,如图8.1.1所示。组成装配尺寸链的每一个 尺寸称为装配尺寸链环,图8.1.1共有5个尺寸链环,尺寸链环可分为封闭 环和组成环两大类。
识读 ☆
☆
要求 理解 应用
重点
难点
☆
☆
☆
8.2.2冲压模具零件的组件装配 8.3塑料成型模具的装配
☆
☆
☆
☆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知识点
8.3.1塑料成型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8.3.2塑料成型模具零\部件的组装 8.3.3塑料成型模具典型结构的装配
识读 ☆
理解 ☆ ☆ ☆
要求 应用
☆ ☆
重点
☆ ☆
模具装配的内容: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总装、研 磨抛光、检验和试模、修模等工作。
在装配时,零件或相邻装配单元的配合和连接,必须按照装配工艺确 定的装配基准进行定位与固定,以保证它们之间的配合精度和位置精度,从 而保证模具零件间精密均匀的配合,模具开合运动及其他辅助机构(如卸料、 抽芯、送料等)运动的精确性。实现保证成形制件的精度和质量,保证模具 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通过模具装配和试模也将考核制件的成形工艺、模具设 计方案和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工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为一个组件的局部装配工作简称组装。如冲模中的凸(凹)模与 固定板的组装、顶料装置的组装等。这是根据模具结构复杂的程 度和精度要求进行的,对整体模具的装配、减小累积误差起到一 定的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2)总体装配 总体装配是把零件和组件通过连接或固定,而成为模具整
体的装配工作简称总装。总装要根据装配工艺规程安排,依照 装配顺序和方法进行、保证装配精度,达到规定技术指标。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装配后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这种要求是通过将 零件、部件等装配好以后才最后形成和保证的,是一个结果尺寸或位置关 系。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组成环、增环和减环: 在装配关系中,与装配精度要求发生直接影响的那些零件、部件的尺寸和位 置关系,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组成环分为增环和减环。 (1)封闭环的确定 在装配过程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它往往是 装配精度要求或是技术条件要求的尺寸,用A0表示。 (2)组成环的查找 在装配尺寸链中,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组成环,用Ai表 示, 当某个组成环尺寸增大(其他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也随之增大时, 则该组成环为增环,以表示,如图8.1.1中A3、A4。 当某个组成环尺寸增大(其他组成环不变),封闭环尺寸随之减小时,则该组 成环称为减环,用表示,如图8.1.1中的A1、A2。 为了快速确定组成环的性质,可先在尺寸链图上平行于封闭环,沿任意方向
先规定的装配精度和技术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互换装配法。它是利用控制零件 的制造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其原则是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允 许的装配误差。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δΔ—装配允许的误差(公差);δ i——各有关零件的制造公差。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互换法的优点是:
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便于流水作业和自动化装配。 3)容易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 4)备件供应方便。 但是互换法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相对其他装配法), 同时要求管理水平较高。
修配法是在某零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根据实际需要修整预修面来达
到装配要求的方法。修配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的制造 精度可以放宽。缺点是装配中增加了修配工作量,工时多且不易预先确定,装 配质量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低。
图8.1.2所示是一注射模具的浇口套组件。
PPT文档演模板
图8.1.2浇口套组件修配装配
3)相关零件的配合精度 相互配合零件的间隙或过盈量是否符合技术要 求。
4)相关零件的接触精度 例如模具分型面的接触状态如何,间隙大小是 否符合技术要求,弯曲模、拉深模的上下成形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模具装配精度的具体技术要求参考相应的模具技术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8.1.3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互换装配法和非互换装配法。 模具生产属单件生产,又具有成套性和装配精度高的特点,所以目前
(2)清点零件、标准件及辅助材料 按照装配图上的零件明细表、首先列出加工零件清单,领出相应的零 件等进行清洗整理、特别是对凸、凹模等重要零件进行仔细检查,以防出现 裂纹等缺陷影响装配;其次列出标准件清单、准备所需的销钉、螺钉、弹簧、 垫片及导柱、导套、模板等零件;再列出辅助材料清单,准备好的橡胶、铜 片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无机粘结剂等。
PPT文档演模板
模具装配工艺
5.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安排好上、下模(动、定模)装配顺
序。如以导向板作基准进行装配时,则应通过导向板将凸模装人固定板,然 后通过上模配装下模。在总装时,当模具零件装入上下模板时,先装作为基 准的零件,检查无误后再拧紧螺钉,打入销钉。其他零件以基准件配装,但 不要拧紧螺钉,待调整间隙试冲合格后再紧固。
模具装配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