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模具零件装配技巧(PPT48页)
模具零件装配技巧(PPT48页)
(一)、垫片法:将厚度均匀、 其值等于间隙值的纸片、金 属片或成型制件 (二)、镀铜法:镀层厚 度等于单边冲裁间隙值
(三)、透光法
(四)、涂层法 涂层法是在凸模表面涂上一层如 磁漆或氢基醇酸漆之类的薄膜
(五)、测量法
三、 冲模模架的装配
(一)、模架的装配 导柱和导套之间应滑动平稳,无滞带现象, 1、技术要求 (1)配合间隙
二、装配内容
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研磨抛光、 检验和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
和技术要求。
三、装配要求
1、 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2、 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3、 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4、 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5、 标准件互换:紧固螺栓和定位销钉; 6、 模具在设备上的安装尺寸须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若干个零件的制造精度决 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要用装配尺寸 链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配合形式 滑动配合 滚动配合
导柱直径 /mm
≤18 >18~25 >28~50 >50~80
>18~35
符合精度
(Ⅰ级) (Ⅱ级)
配合后的间隙值/mm
≤0.010 ≤0.011 ≤0.014 ≤0.016
≤0.015 ≤0.017 ≤0.021 ≤0.025
—
—
配合后的 过渡量 /mm
—
0.01~ 0.02
选导柱导套 装导套
压入导柱 压入导套
检测 合模//
(2)、粘接式模架的装配方法 环氧树脂粘接剂、低熔点合金和厌氧胶等。
选导柱 导套
清洗
粘接 导柱
粘接 导套
检验
(二)模架的检验
(三)、模柄的装配 配合H7/m6,检查垂直度
四、冲模的总装
1、总装顺序
装配前 分析
组件 装配
装配 基准
总装
试模
2、冲模总装配要点
(2).装配成套的滑块导向模架的精度等级 分为Ⅰ级和Ⅱ级,装配成套的滚动导向模架 精度分别为OⅠ级和OⅡ级
项 检查项目
上模座上平 面对下模座 A 下平面的平 行度 导柱轴心线
精度等级
被测尺 OI级、I OⅡ级、
寸/mm 级
Ⅱ级
公差等级
≤400
5
6
>4006ຫໍສະໝຸດ 7≤1604
5
2、装配方法 (1)、压入式模架的装配方法
2、修配装配法 达到装配精度
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
指定零件修配法 合并加工修配法
3、调整装配法 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变化 一组固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可动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第四节 冲模的装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固定方法
(一)、紧固件法
H7/m6和 H7/n6
螺钉紧固式
压块紧固式
(六)、粘结法
1.环氧树脂粘结法 在硬化状态下,对金属和非金属
表面附着力非常强,而且固化收缩 小,粘结时不需附加力,应用于固 定模具的凸模和导套以及浇注成型 卸料孔等 2.无机粘结剂固定法 是采用氢氧化铝的磷酵溶液与氧化 铀粉混合为粘结剂 ,粘结强度高,不 变形,抗高温的特点但其韧性较低
二、模具工作零件的间隙调整
(1)技术要求的了解; (2)装配基准的选择 (3)组件的装配方法及检测; (4)整模的装配步骤及检测 (5)试模及质量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一、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各零件间的相互 关系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将符 合图样技术要求的模具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 直至装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模具装配可分为 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等。
基准:导板模—导板 复合模—凸凹 模
级进模——凹模 无导柱—压力机
简单模—凸模或凹模
(一)简单冲裁模装配
配钻卸料 螺钉孔
安装档料销3
凹模16放在下 模座上
安装入固定 板的凸模
调整凸、 凹模的配
合间隙
1.装配前的分析
下模座部分是模具的固定部分,上模座部分是模具的活 动部分。模具工作时安装在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上的模具 工作零件,必须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才能使模具获得正 常的工作状态。装配模具时使凸、凹模具有均匀的冲裁间 隙,应正确安排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第二节 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尺寸链的概念
模具装配中,将与某项精度指标有关的各个零件尺寸 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封闭的链形尺寸组合,称为装配尺 寸链。其特征是封闭性
1.封闭环的确定 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A0尺寸
2.组成环的查找 增环 、减环
3.快速确定增环和减环的方法
如图
二、用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基本公式如下:
(二)、压入法
H7/m6和 H7/r6
适用于冲裁板厚≤6mm的冲裁凸模与各类模具零件,压入 时台阶结构尺寸,H>ΔD应为( ΔD ≈1.5~2.5mm, H=3~8mm )。特点是联接牢固可靠,对配合孔的精度 要求较高
(三)、铆接法
0.01~0.03mm 的过盈量
适用于冲裁板厚t≤2mm的 冲裁凸模和其它轴向拉力 不太大的零件
(四)、热套法
凹模和固定板配合孔的过盈量为: 0.001~0.002mm。加热温度硬质合 金凹模块为200~250℃,固定板为 400~450℃。(对于钢质拼块一般 不预热)
(五)、低熔点合金浇注法
又称冷胀法,去除油污,零件进行定位找正。然后将浇注 部位预热至100-150度并浇主低熔点合金,放置24小时 进行充分冷却固化。用于凸模、凹模、导柱和导套
第五章 模具装配
本章要点 概述 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 冲模装配 塑模装配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 关键工序。模具装配的质量将影 响制件的质量及模具的使用、维 修和模具的寿命,又将影响模具 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是模具 制造中的重要环节。
本章知识要点
1、模具装配方法及尺寸链; 2、冲模、塑模装配: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
⒈ 固定式装配
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是在固 定的工作地点完成。
集中装配
分散装配
⒉ 移动式装配
每一装配工序按一定的时间完成,装配
(二)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1.互换装配法 通过控制零件制造加工误差来保证装
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 1+ 2+ + n
(2)部分互换法(概率法)
式中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m——增环的数目;
。 n-1——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的数目
三、例题
已知:A1=
, A2=
, A3=
A4=
为了保证顺利卸料,须使A0=0.3~0.5,
根据已知条件对A0的数值进行验证。
答案:不满足要求,须对组成环进行调整
第三节 装配方法及应用范围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