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立方米螺旋气柜方案资料

万立方米螺旋气柜方案资料

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0000m3气柜为低压湿式螺旋气柜,主要包括钢水槽、一塔(钟罩)、二塔、三塔四部分。

(2)气柜外形尺寸总高:32920mm 水槽内径:Φ39000mm 中节Ⅰ内径:Φ38000mm 中节Ⅱ内径:Φ37000mm 钟罩内径:Φ36000mm(3)气柜重量总重:698080Kg。

其中:钢结构:509080Kg;铸铁:126000Kg;混凝土:63000Kg1.2 编制依据(1)、HG20517-92《钢制低压湿式气柜》(2)HGJ212-83《金属焊接结构湿式气柜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 HG/T21549-95 《钢制低压湿式气柜系列》(6)设计图纸2 施工程序(见下页)3 基础验收3.1 气柜施工前应按基础施工图及HGJ212-83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3.2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规定如下:1)基础中心线与设计要求的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2)环形基础的内径允许偏差为±50mm,宽度允许偏差应在+50mm以内。

3)环形基础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表面在抹灰找平之后,其水平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mm.水平偏差应用水平仪检查,其测点应在水槽壁的位置上,测点间距为2m。

4)环形基础内应呈圆锥状向中心突起,其突起高度H应不小于421mm。

3.3基础的防水层不应有裂纹,基础边缘的排水沟与排水管应畅通,基础周围的地平应低于排水管出口。

3.4 基础表面的干沙层应在防水层检查合格后铺设,干沙层的厚度为20-30mm,个别地方由于防水层凸起允许减薄到10mm,沙子粒度为3mm以下,干沙铺设完后应立即铺设底板以免受潮。

4 材料验收4.1气柜所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满足图样上的有关要求。

4.2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缺少的项目应进行复验,无合格证的材料不得使用。

4.3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表面应无严重锈蚀,损伤及表面裂纹分层、重皮等缺陷。

表面锈蚀深度不应超过0.5mm。

4.4 材料下料前必须经过监理的验收。

5 构件预制5.1 底板条板和壁板带板的预制5.1.1气柜底板、钟罩塔体及水槽壁在下料前应按设计要求和材料尺寸绘制排版图,排版图应符合下列规定:A.标出安装所需的中心线,搭接线及搭接(或对接)顺序方向和接口位置。

B.两带板间相邻的纵焊缝的间距应大于250mm,水槽壁下带板纵缝与底板边板的对接焊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

C.带板的纵焊缝不应被立柱所覆盖,且距立柱边缘不应小于50mm。

D.底板中幅板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 mm,中幅板与边板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5.1.2预制前应按排版图在板材上标出中心线搭接线及安装顺序和方向,预制后的每块板的几何尺寸必须保持准确,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下料尺寸允许偏差5.1.3下料时底板圆的直径按设计直径加大1/1000mm。

5.1.4壁厚大于或等于4mm的弧形板状构件应经滚床滚曲,滚曲前对钢板端部进行符合要求的预弯曲,滚曲后用弧长不应小于1.5m的圆弧样板进行检验,其间隙不应超过2mm如超差,可用火焰将超差处加热,然后用锤击法进行校正,锤击时应保证锤应平面与板接触,严禁击出马蹄状坑,否则应预补焊,补焊后用砂轮磨平。

5.2角钢圈、槽钢圈、立柱及拱梁骨架的预制5.2.1角钢圈、槽钢圈及挂圈的环型槽钢应分段预制,每段长度不应小于5m,采用热煨,即将角钢和槽钢在炉里加热,加热长度不应小于1.5m,将加热段放在平台的样板上,平台样板的内侧用卡具固定,用千斤顶导链的外力作用,使其弧度与样板相同,然后外侧再用卡具固定,冷却后方能松开卡具,然后进行下一段的加热和出弧,对预制后的角钢和槽钢进行水平翘曲度和径向偏差的检查,水平翘曲度不得大于,径向偏差为3mm,对超差部分进行校正,可采用三角加热法进行校正。

然后用导链和锤击进行校正,弧度过下,加热区域应成倒三角形,校正方法同样。

5.2.2成型后的角钢和槽钢壁厚减薄量不应超过1mm,表面疤痕深度不超过1.5mm,否则补焊后磨平,且不能有过烧现象。

5.2.3顶圈制的总长度应比实际周长大200-300mm。

5.2.4各塔立柱在预制前应进行调直,预制好的立柱断面翘曲不得大于2mm,纵向弯曲全长不得大于3mm。

5.2.5钟罩拱梁骨架的径向主次梁预制后长度偏差不应大于5mm,全长翘曲不应大于10mm。

5.3 上下挂圈的预制5.3.1上下挂圈应分段预制,组装焊接后用弧长不小于2m的样板检验,其间隙不应小于3mm,超差应用火焰法锤击校正,然后用型钢点焊支撑,焊接时挂圈环型板应垫平,以防变形。

5.3.2挂圈预制段的总长应比设计周长大150-200mm。

5.4 导轨的制作5.4.1导轨的制作采用冷弯,用滚床出弧导轨与滚床成45°。

出弧后的导轨一点点的进入胎具,利用千斤顶导链和锤击控制变形,其弯曲弧度径向偏差为±5mm,侧向偏差为±3mm,预制后的导轨应再次检验其弧度偏差,超差部分采用冷态矫正,尽量不用加热法。

5.4.2加工后的导轨不能有裂纹,如有应予补焊,焊后用砂轮打出原形状,表面锤击疤痕不能超过1.5mm,超过改修办法同上。

5.4.3导轨下部垫板对接焊缝应在导轨焊接前对接,两板之间不能有错边,焊后两面凸起部分应予磨平。

6 气柜主体的组装与焊接6.1底板的组装与焊接6.1.1根据基准线在基础上划出十字中心线,然后放出每块底板的轮廓线,底板由中心板和边板组成,板与板之间为对接双面焊,焊接工作完成后,应对外观进行检查,无缺陷后,应逐条焊缝进行煤油渗漏试验。

6.1.2底板的运输可采用水平吊装,在大方板上对称焊上四个吊耳利用铁扁担平衡吊装。

6.1.3根据基础上已放好的轮廓线进行安装,中心板之间采用对焊,下衬垫板。

6.1.4中心板吊装定位后,不易点焊,用夹具等工具压制,以便变形可以向一端自由伸展,所有搭接焊缝均应贴紧,局部间隙不大于1mm,双重搭接及边板对接过渡处可采用氧-乙炔焰将钢板加热打弯,其间隙不得大于2mm。

(见下图)6.1.5焊前应清理底板并使之干燥,在搭接处不得有沙子、铁锈、油污等杂物。

6.1.6底板应首先焊接中心板,并将边板与中心板的边板连接处紧固松开,暂不得焊接,待边板点固后,再进行焊接。

6.1.7底板焊接程序应首先焊中心条板短缝,然后焊接相邻短缝,焊接时应将该板与两侧条板的夹具松开,焊接长缝时必须先将相邻条板的短缝焊完,板上应有足够的重物压制,以防中心板的凸起变形,焊接方法采用对称分段跳焊法或对称分段退焊法,第二遍的施焊方法同第一遍,但焊接接头处应错开。

底板焊接顺序如下图:6.1.8水槽壁板下底板边板的对接接头,焊后应将与壁板连接部位的焊缝铲平。

6.1.9底板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度不应大于50mm,底板凸起脱离基础表面大于30mm,应在底板上开孔充干砂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实填满,用不小于底板厚度的钢板搭接焊好,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开孔数量整板上不能超过5个,小于30mm,可用锤击或火焰法校正。

6.1.10最后应对底板进行焊接检验,逐段进行外观检查,应无缺陷,如有应铲去补焊,然后对底扳进行真空试验,检查焊缝的气密性,真空度为200mmHg不漏气为合格.6.1.11底板完工后应做好钟罩,中节和水槽壁的安装准备。

A.根据图纸设计在底板上标出安装基准线。

B.在底板上划出钟罩中节水槽壁的圆周线以及立柱导轨盘梯等的位置线。

C.划出钟罩各节圆周预留检查线,及进出气管位置线并做好明显标志,因中心有临时中心立柱,应在立拄外周划出两个供测量用的圆周线代替中心点.6.2 水槽壁的组装焊接6.2.1气柜整体采用正装法。

即由水槽壁板逐节向里进行,最后组装钟罩。

中节钟罩安装时先将上下挂圈组装焊接,再上立柱导轨和壁板。

6.2.2焊接接头的装配尺寸应符合下表的允许偏差规定。

焊接接头装配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表中偏差为10mm以下的板材偏差6.2.3水槽壁板的组装与焊接A.水槽壁板的组装采用倒装法,即先组装最上一带带板,组装完后,吊起到稍高于下一带板100mm进行组装下一带板,然后两带板组装,然后起吊三带,直至最下一带。

B.起吊用48根φ219X6(高3.2m)临时支柱,每支柱挂有5t链式起重机一台同时起吊,每根立柱与中心抱杆用钢丝绳(φ13.5)联按支柱下部与底板焊接,左右设置支撑。

C.将要提升的带板下部用24根环型胀圈、胀圈用[20对接成方型,中间用24个10t千斤顶将胀圈与壁板顶紧,用倒链提升胀圈。

D.各带板立缝组装焊接应用卡具将带板卡紧,用对拉螺栓调整间隙,在底板相应的壁板圆弧线上内外焊上挡板,并用楔子将带板准确的固定在圆弧线上,其立缝间隙±2mm,板边错边量≤1mm。

E.立缝焊接应先由中心定位板两端进行,然后向两侧伸展,使壁板能环向自由收缩,每条立缝焊后应在未冷却前进行椭圆度校正,超差部分用锤击矫止,立缝全部焊完后应再次检查椭圆度,用尺子测量半径,超差部分用火焰加热锤击校正。

F.环缝焊接时,上下两带板的立缝应全部焊完,将上一带板下落后用卡具固定,检查全部尺寸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焊接时应采用多名焊工均布分段反向焊(焊工不少于20名)。

G.最下一带板与底板连接环缝,应内外同时进行焊接,以减少变形。

H.应对焊缝进行煤油渗漏试验,且所有丁字口应进行10%的射线探伤,合格等级为JB4730-94的Ⅲ级。

I.施工完毕后,应将一切无用的辅助设施清除,总体检验合格后进行试水试漏及沉降观测,采用分级试水,其分级次数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试水方案,但不得少于8次,时间不得少于2周,沉降速度率2mm/日以下,试漏以无渗漏为合格,在每次冲水后需停放一天观测沉降量,为了控制地基沉降速率,在24小时以内地基允许沉降量为5-10mm,当沉降速率在24小时达到2mm以下时,方可停止试水。

6.3 中节和钟罩的组装与焊接A.根据已经放线的位置,首先安装垫梁,各垫粱的上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用水平仪测量,如不平可采用垫铁找平其水平偏差不能大于10mm,找平后将各塔的挂圈弧线投到垫梁上表面,作为各塔挂圈安装依据。

B.在水槽的平台上,放出基准线,各塔体的圆弧检查查基准线各塔导轨和斜梯的位置线。

C.将预制好的下挂圈,按预制编好的顺序,沿挂圈的定位线安装,调整好下挂圈上口水平及接口间隙后即可进行定位焊固定,在封闭最后一道接口时,应先校正圆周将多余量切去。

D.挂圈与壁板整体焊接前应在立板与壁板间每隔1-1.5m加设一个防变形的临时支撑、焊好后其立板垂直偏差应小于内5外10,直径偏差应不超过±15mm。

E.下挂圈焊接完毕后应进行加水试漏,以不漏为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