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气柜施工方案1

煤气柜施工方案1

煤气柜设备基础扩建施工方案编制人: 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为确保工程质量,本着经营合理,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的原则,针对本工程制定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0万吨/年甲醇工程(v626煤气柜及自控室)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承包单位:6.占地面积:2494m27.抗震设防烈度:6度8.工程重要性分类:乙类9.设计年限:50年10.设计安全等级:二级二、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实行项目法施工,从公司抽调强有力的、年轻力强、经验丰富施工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周密计划,科学安排,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安排好各专业工种的配合和交叉流水作业。

2.材料及周转料具的准备工作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材料及周转料具使用计划,送至材料供应科、周转料具租赁站核查现有库存,不足部分落实货源,按施工进度分批购置。

3.技术准备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自审,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代表进行图纸会审。

三、施工工艺流程1.v626煤气柜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探槽——混凝土垫层施工——测量放线——钢筋帮扎——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注——回填土——顶板混凝土浇注——沥青砂浆抹面——排水沟及其它——交工验收2.自控室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探槽——砼垫层施工——测量放线——基础工程——回填土——砖砌体工程——屋面工程——室内外抹灰、装饰——门窗安装——地面工程——散水及其它——交工验收四、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坐标为基准线,利用全站仪放出该工程轴线,标高利用甲方提供的标高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2.土方工程1)根据基础埋深情况及土质情况确定放坡,放坡系数为0.5~0.75,按照规定机械大致放坡,人工修坡,工作面为500mm,基础土方开挖采用1m3反铲挖掘机,如土质符合回填要求,则存放留作回填之用;如不符合要求,8T自卸车配合运至甲方指定土场,挖土应预留20~30cm,人工配合清低,计量以现场签证计。

2)垫层施工前必须验槽,并应进行钎探。

本工程探孔采用梅花型布点,钎探采用2m直径为Ф22或25钢筋,孔距1.5m,孔深2.5m。

若发现基坑内有局部软弱土层或孔穴,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自卸车装土时,驾驶室内不得坐司机。

我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边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脚手架工程1)本工程采用扣接式脚手架,根据工程的不同位置、不同特点采用内外脚手架及满樘脚手架。

2)脚手架搭设顺序:铺放垫木(板)——拉线、放底座——自一端起装交叉支撑——装水平架(或脚手板)——装设连墙板——找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装设顶部栏杆3)钢管采用Ø48*3.5钢管,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腐蚀的钢管,钢管下应加设宽度≥200、厚度≥500的垫木、垫板或其他刚性垫块,每根立竿的支垫面积不得小于0.15m 2。

4)脚手板采用δ=50的木制、竹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搭接铺设,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且应在搭接段的中部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撑横杆250mm以上未做固定的探头板。

5)作业层距地面高度≥2.5m时,在其外侧边缘必须设置挡护高度≥1.1m的栏杆和挡脚板,且栏杆间的净空高度应≤0.5m。

6)作业层距地面≥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宽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手架为500mm。

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隙应不小于300mm,与挡脚板的间隙应不大于100mm,边侧脚手架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7)在墙体以下部位不得留脚手眼:a.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个240mm范围内;b.墙体转脚各边各360mm范围内。

8)施工时用脚手架搭设临时楼梯。

9)本工程所承受基本风压0.45KN/m2,故竖向连接杆件间距≤4.0m,水平方向≤6.0m。

10)本脚手架工程严禁做到以下几点:a.随意增加上架人员和材料,引起超载;b.任意拆去构件的杆配件和拉结;c.任意抽掉、减少作用层脚手架;d.在架面上任意采取加高措施;e.站在不具备操作条件的横杆或单块板上操作;f.工人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不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g.在架上搬运超重构件和进行安装作业;h.在不安全条件(六级以上风天、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4.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施工步骤:中心线位置的放线——标高测量——找平(1:3水泥砂浆)——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合模前检查构件竖向接岔处是否凿毛——合模——验收2)本工程混凝土结构采用竹胶板配置50*100方木施工,现浇屋面模板采用满樘脚手架。

3)基础梁、圈梁支模时需对拉螺栓Ø12@500。

4)模板安装应符合如下规定:a.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b.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c.构造简单,拆装方便,并便于钢筋的帮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工艺要求。

5.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必须带有厂家合格证,并在现场监理见证下随机取样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

2)现场堆放钢筋必须支垫大于300mm高,做好防雨措施,并且远离机油等污染源。

3)形状复杂的钢筋需先放大样复核,无误后进行批量生产加工。

4)钢筋调直控制延伸率不大于3%。

5)钢筋切断、弯曲采用机械作业、人工操作。

6)焊接钢筋需持证上岗。

7)钢筋保护层用预先制作的1:1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1.5m。

8)钢筋电弧焊每300个接头做为一批,做一次试验。

9)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且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绑扎接头受拉区同一截面不大于25%,焊接接头不大于50%,受压区绑扎接头同一截面不大于50%。

10)钢筋的隐蔽实行严格的三级检查制度,做到交检质量一次合格。

11)图纸中未标明的钢筋锚固以03G101—1为准。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

12)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5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

板上孔洞应预留,一般结构平面图中只表示出洞口尺寸≥300㎜的孔洞,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不得后凿,本工程孔洞尺寸≤300㎜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外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

13)钢筋替换须经过业主同意才可以进行,替换必须按照等面积或等强度原则进行。

14)钢筋采用帮扎搭接时应注意相临帮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15)钢筋弯钩不要倒向一侧。

16)板的钢筋注意上部负筋防止被踩下,特别是挑檐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17)钢筋切断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出情况;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18)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和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19)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和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20)钢筋焊接采用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应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焊缝厚度h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

21)钢筋与钢板搭接焊时,焊缝厚度h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35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5倍。

22)钢筋闪光对焊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b.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c.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0。

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翩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23)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在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钢筋工程质量自检及验收:a.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b.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c.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d.予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6.混凝土工程1)在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特点,应准备好在浇注过程中所必须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暑、防寒等物资。

2)在混凝土浇注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但不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贴严,以防漏浆。

3)各预留孔洞模板、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合格之后方可浇注。

4)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用同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浇注5~10cm。

5)集中搅拌,5m3~7m3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输送到使用地点,插入式震动棒振捣,振捣时快插慢拔振捣密实,直到不再冒气泡为止,严禁漏振和碰撞钢筋、预埋件等。

6)混凝土浇注时应遵循先下后上、先低后高的顺序,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梁垫应与圈梁同时施工。

7)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

混凝土自泵车内卸出,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8)浇筑混凝土时,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扯动电线,工人不得踩踏梁、板的上排钢筋。

9)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用一层塑料薄膜或草袋子覆盖,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10)混凝土浇筑由于客观原因留有施工缝时,其处理方法为:去掉松动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在其表面浇筑一层强度不低于同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

11)按规范留设混凝土试块并进行标准养护和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12)混凝土浇注时,木工须轮流值班确保脚手架的安全稳定,发现松动扣件及时处理。

7.砌体工程1)砌筑砂浆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对于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2)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总量宜为300~350 kg/m3。

3)砌筑砂浆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 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取样制作砂浆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a.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b.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c.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砌筑用砖,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砖应提前1~2d浇水润湿,含水率宜为10%~15%。

6)砌筑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时,铺浆长度不应超过500mm。

7)在墙体转角处、交接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以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