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党的历史学了一遍又一遍,都是从书本的文字中了解感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要在脑海中努力记背下来。
然而,来到上海,有机会参观历史的遗迹,带着虔诚和崇敬的心情,默读着每一片土地1921 年7 月23 日,毛泽东等13 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
这些都成了宝贵的遗物。
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 年赴美国留学。
正是因为她拥有这样的教育背景,奠定了她未来为党和人民贡献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她就到达日本,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
她的故事值得我们纪念,我希望能给自己勉励,更努力的学习。
时间有限,参观的都比较匆忙,看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很期待看看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的故居。
孙中山先生爱国爱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
让我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1894 年时的孙中山,年龄不过28 岁,在日学医回国。
1905 年在东京创办了中国同盟会,并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思想。
1895 年至1911 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虽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1911 年10 月10 日的武昌起义,得到了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 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
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
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
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
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走出纪念馆,又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这位伟人的不凡功绩,使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肃然起敬。
这也让我想到,每个人活着,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不能只是平庸的活着,梦想更需要努力去实现。
孙中山先生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甘愿对他顶礼膜拜!
参观这些历史留下的印记,留给我们的是荡漾在脑海中无限的革命精神气息,他们把骄傲留给了后人学习,把美好生活留给了我们享受。
在祖国这片土地上,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去开拓创新,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