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A 发展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以人为本D 统筹兼顾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A 合作精神B 友爱精神C 奉献精神D 自律精神11.xx代表作(A)A《论语》B《学记》A 教师B 家长C 自我D 同伴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A.观察法C.实验法节的能力。

B.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意志缺乏( C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自觉性B 自制性C 果断性D 坚持性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A 遗传B 学校教育C 环境D 家庭教育C《理想国》D《大学》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B )A 定势B 迁移C 应用D 技能5.《xx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A 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 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C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 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A )A 变式B 反例C 正例D 比较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A 焦虑症B 抑郁症C 强迫症D 恐怖症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A 教书育人B 教学C 班级管理D xx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C )A 创造性B 广延性C 长期性D 示范性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A 学习动机B 学习需要C 学习兴趣D 学习期待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xx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C )A 谈话法B 演示法C 讲授法D 讨论法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 )A 努力程度B 能力高低C 运气好坏D 任务难易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A 气质B 性格C 兴趣D 能力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C )A 综合课程为主B 分科课程为主C 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 综合实践活动为主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A 个别教育B 建立学生档案C 了解和研究学生D 组织培养班集体( A )A 师生关系B 上下级C 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为适应科学知识加速增长和人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A.视角B.视敏度C.视野D.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B.标准参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最高目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判断题能属于( )。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4)科研能力B.自我归因感(1)组织教学的能力(2)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务的人(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2)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4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

学生的客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1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养。

2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内容?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5.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 )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7、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1)教育思想素养。

(2)职业道德素养。

(3)知识素养。

(4)能力素养。

(5)身心素(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具有商品性。

(5)教育具有科学性。

(6)教育具有发展性。

(7)教育具有阶级性。

8、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或专业特点)是什么?2第三,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

即教师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第四,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第五,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起来看比较高。

9、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在理解上,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

而教育的专业性,是一种技艺性的专业,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10、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11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角色是:学生的诊断师,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学生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不断进取的人。

12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3的评价。

14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15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6合作学习应具有哪几个要素?五个基本要素:混合编组,小组目标,积极依赖,个体责任,小组自我评价。

17.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8.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