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量检定人员培训考核教材PPT优秀课件
计量检定人员培训考核教材PPT优秀课件
计量检定规程分为三种: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JJG(××)×××-××××; 说明:JJG为计量技术法规的缩写,括号内为 代表经国家规定或批准的部门或地方(省级) 的中文代号; ×××为规程颁布的序号; ××××为规程颁布的年份。
计量检定规程应在颁布施行后3~5年进行复 审,确定是继续有效、应修订或废除。
从广义上说,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 量确认的过程。
5、计量学 定义: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
科学。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 具体来说计量 学研究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制及计量基准、 标准的建立、保存和使用;测量方法和计量 器具;测量误差及测量准确度的确定等。
6、计量、测量、测试的区别 略
7、计量器具 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
12、[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它是指测量 结果不能肯定的误差范围。
13、示值范围、测量范围、量程
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 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
测量范围:是指能保证测量准确度的示值范 围。
量程:是指测量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
第二节 计量学的分类和计量工作的特性
(1)、一致性:在统一计量单位的 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 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 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要求,其测 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也 就是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 (复现)、可比较的。一致性又称统 一性它是计量工作最本质的特性。
11、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规程是在具体检定某一计量器具,
评定其计量性能是否合格时,作为检定依据用 的国家法定技术文件。
计量检定规程对测量方法等作了统一规定, 确保了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使量值都能在一 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不 仅是从事计量检定或校准的技术依据,也是对 计量器具实行国家监督和对计量纠纷进行仲裁 的技术依据。是型式批准、计量检定尤其是强 制检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尺、斗、秤,五十年代以后改称为计量。计量是 象征着权力和公平的活动。
计量活动包括:科学研究,发展测量技术,建 立基准、标准与保证测量结果具有溯源性的物质技 术基础,以及制订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开展计 量行政管理。这些活动由社会上的有关机构、团体 包括政府进行有组织的活动才能达到保证经济而有 效为社会提供计量服务。
计量检定人员培训 考核教材PPT
第一部分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量概述
第一节 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常用名词、术语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1、量
定义: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确定的现象、 物体或物质的属性。 2、量值
定义: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 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进行测量的器具。 计量器具的特点:
(1)用于测量; (2)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 (3)本身是一种技术装置。
计量器具按计量学用途可分为: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
8、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定义: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立了的
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 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1、计量学的分类
按计量的社会功能,国际上趋向把计量 大致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法制计量、科学 计量、工业计量,分别代表以政府为主导作 用的计量社会事业、计量的基础和计量应用 三个方面。 按观察的量划分,可分为几何量、温度、力 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 辐射、声学、化学等十大类计量
法制计量
工业计量
工业计量也称为工程计量,它是 涉及应用领域的计量测试活动的统称, 涉及有关生产及其他的各个领域,在 生产和其他各种过程中的应用计量技 术均属于工业计量范畴。
2、计量工作的特性
由于计量工作,即为实现单位统 一、量值准确可靠而进行的科技、法 制和管理活动,所以计量工作大致上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法制计量是计量工作的核心。重点 是制定与实施计量法律、法规并依法进 行计量监督,如强制检定、环境监测、 资源控制中的计量问题等。
科学计量
科学计量是计量的基础。包括计量单位
与单位制的研究、计量基准与标准的研制、 物理常数与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量值传递 和量值溯源方法及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当 然也涉及对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仪器 的研究,解决新的科学领域或有关领域中准 确测量问题的研究,开展动态、在线、自动、 综合测量技术的研究,联系生产实际开展有 关计量测试课题的研究,提高测量人员测量 能力的研究,以及涉及法制计量领域和计量 管理的研究等。
9、计量检定 定义: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
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贴合格印证、 出具计量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
法定要求是指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 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对每一种 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反映在相关的国家计量 检定规程以及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
计量检定的特点 (1)、计量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含计量
参考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标准物质必须由国家计量部门考核或由它授权的单 位进行制造并附有合格证书才有效。这种有效的标准 物质称为“有证标准物质”(英文缩写CRM)。 优点:传递环节少,免去送检仪器,可以快速评定, 携带方便在现场适用。 目前主要用于物理、化学计量的领域。如pH计通过标 准溶液来传递。
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2)、计量检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全国量值
的统一和量值的溯源; (3)、计量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 (4)、计量检定必须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 (5) 、计量检定具有法制性。
10、计量检定系统表 定义:从计量基准到各级计量标准直至
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主从关系所作的技术规 定,称为国家计量检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表,简称国家计 量检定系统或检定系统。我国曾称为量传系 统,国际上通常称为计量器具等级图。
3、测量 定义: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
实验过程。 这里强调的是一组操作,意指操作(测量)
的全过程,既包括选定测量原理和方法、选 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设备、控制影响量和取值 范围、进行实验和计算,一直到获得具有适 当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
4、计量 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度量衡,所用的主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