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陈春花PPT课件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现象二:能力与态度。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现象三:才干与品德。
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 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二个效率: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 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从理论界,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 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让权力从个人 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职位是什么?权力是职位,就要求权力表现出 专业能力,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 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 管理实现效率就是实现劳动效率、组织效 率、个人效率。
• 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是一个不 断递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劳动效率的 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 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1.3如何能管理有效
德鲁克:“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 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
什么是管理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思考:为什么海尔常常可以把其他企业都在做的事情,做 到有结果。 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 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 目标合二为一。 忠诚的衡量应该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而非其他。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管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三个效率: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 为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只有每一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这个组织才能够让所 有的人力资源发挥作用。
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今天是一个需要借用团队智慧 和能力来竞争的环境,运用以团队精神为导向的激励才会发挥 效用。
能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的激励就是有效的激励。
•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素质不行,不是企业 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 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管理者本身。
• 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效果缺乏认识和 思考,很多人只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来 进行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陈春花 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来。
“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 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
1.2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 的手段是分工。
管理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 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里清晰阐述里获得劳 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 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 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
工作中? • 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
用? • 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日常管理必须面对的
•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事最重要的 • 管理就是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 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 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 • 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日常管理必须面对的
• 组织结构是要解决权力与责任匹配的问题 • 领导如何发挥作用 • 人为什么要工作 • 人不流动也许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 群体决策不是做好的决策而是风险相对小的
决策 • 目标为什么可以不合理 • 不是变化快,而是计划没有包含变化 • ……
大多数公司的现状
• 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 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管理 行为出现偏差占了绝大多数。
管理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我们需 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 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基于责任所做 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经营能力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 是把事做正确。 明确: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除了激励,职业围城的现象也很严重。个人与组织都想以 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管理中之所以常常出现核心人 才流失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本身的选择,一方面是管理 者没有理解到个人在投入产出方面所作出的衡量 。
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 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使 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第二,如何使组织效 率最大化?第三,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1.1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回答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管理观的问题。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绩效包含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你采用 何种管理形 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 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管理形式就是 无效的。 现象一:功劳和苦劳。
管理的常识
——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目录
• 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成常识 • 一、什么是管理 • 二、什么是组织 • 三、什么是组织结构 • 四、什么是领导 • 五、什么是激励 • 六、决策如何有效 • 七、什么是计划 • 八、结束语论变成常识
请先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极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 情。 第二,管理不太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容易地质疑上司,质疑公司的规 定,因为我们喜欢用对错来评价管理。 要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那么大家不管 遇到什么问题都知道马上去解决,这就是管理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