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樱桃标准化生产技术
短柄樱桃是中国樱桃鲜食良种,因其果柄较短,故称短柄樱桃。
短柄樱桃成熟期早,素有“春果第一枝”美誉,果实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外观与内在品质俱佳。
近年来,我国水果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小杂果不断升温,发展樱桃热潮迭起,有些地区已把发展樱桃列入重点项目来抓。
但是,目前浙江省的樱桃生产、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保鲜与加工滞后等,严重影响着樱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促进浙江省(乃至全国)短柄樱桃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浙江省樱桃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们在摸清短柄樱桃对气候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柄樱桃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1气候环境条件
短柄樱桃喜温暖润湿气候,最适宜年均温为12〜17 C,日均温10 C 以上的天数要求每年达150天以上,适宜的相对湿度50%〜70%。
喜沙质壤土,pH值4.5〜7.5 ,最适为6.0〜7.0,盐含量w 1g/kg , 有机质含量》10g/kg,地下水位1m以下。
平地及6。
以下的缓坡度, 适宜南北向栽植;坡度6 °〜0 °的山地和丘陵地,适宜等高线延长行栽植。
不宜重茬建园。
2产地环境条件
短柄樱桃的产地环境,要求自然植被良好,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废弃物和废旧物堆放地,没有或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限量
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区域。
短柄樱桃产地的空气质量(日均指标)要求:总悬浮颗粒物w 0.30mg/立方米,二氧化硫(S02) w0.25mg/立方米,氟化物w 7.0mg/立方米。
产地的土壤(6.0 <pH 值<6.5)质量要求:总汞w 0.30mg/L,总砷W40mg/L , 总铅
<250mg/L,总镉w 0.30mg/L,总铜w 150mg/L。
产地的灌溉水质量要求:总铜w 1.0mg/L,总汞w0.001mg/L,总砷w 0.1mg/L , 总铅
w0.005mg/L,总镉w 0.05mg/L , pH 值6.0 〜7.5。
3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3.1品种特征特性短柄樱桃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
树势强健,叶广卵形至长卵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
果实扁圆形,果底浅,金黄色,成熟后果面全红,果柄短粗而挺直,平均单果重2〜3g。
果
肉黄白,肉质细,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8%,可食率89%。
自花结实性好,适应性强。
浙江诸暨3月初进入花期,4月下旬至5月初果实成熟。
3.2苗木定植(1)定植时间与密度。
我国南方各地在秋季落叶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均可定植,但以冬季为宜。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整形修剪方法而定,一般株行距为(3〜4)m X4m。
定植穴大小为80cm X80cm。
(2)壮苗选择与定植方法。
选择一年生健壮一二级苗木定植。
壮苗标准:品种纯正,无杂苗,无病虫害,根系粗壮且须根多,嫁接口愈合良好,芽眼饱满,有4个以上的健壮芽。
一级苗要求苗高1m以上,嫁接口以上1cm处的粗度1cm以上。
二级苗要求苗高0.8〜1m 以上,嫁接口
以上1cm处的粗度0.8〜1cm。
定植前,穴内应施足底肥并覆土满穴,并对苗木根系消毒(通常先用10%硫酸铜浸5分钟,再放到2%石灰液浸2分钟)。
定植时,将根系舒展,苗木扶正,嫁接口朝迎风方向,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充分密接,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
定植后宜立即浇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覆土。
以后及时松土保墒或覆盖地膜,确保成活。
3.3 土壤管理每年9 ~ 10月进行深翻改土,即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30cm,深25 ~ 30cm),并施足基肥,回填园土后灌水。
幼龄树,应在树盘直径1〜1.5m内清除灌木及杂草,中耕深度5〜10cm ; 3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0 C时结合土壤改良中耕一次,近树干处稍浅,向外逐渐加深,并把表土填到底部,心土培在上面;6月上旬(入梅前)用干草或稻草等在树冠下覆盖,厚度10〜15cm , 其上压上少量土;冬季将覆盖物翻耕入土。
地面管理提倡生草法,但种植的间作物应与短柄樱桃无共性病虫害,且浅根、矮秆,一般以豆科和禾本科作物为宜,适时割草并翻埋于土壤或覆于树盘。
这既能保持水土,降低伏旱季节的土温,又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采果和旱季保墒。
3.4合理施肥宜采用有机肥、化肥或微生物肥等,禁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含过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垃圾。
短柄樱桃果实生长期短,养分贮藏量多少直接影响着果实的大小和品质,因此,基肥的施用非常重要,约占全年的50%〜70%。
基肥选用堆肥、圈肥、鸡粪、腐熟豆饼等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并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一
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短柄樱桃尚未自然落叶前施入穴或沟中,每667平方米可施饼肥25kg,栏肥800〜1000kg。
追肥的次数、时间与用量,应根据短柄樱桃树龄、栽培管理方式、生长发育时期以及外界条件不同而定,提倡薄肥勤施,一般花前以氮肥为主,花期以磷酸二氢钾肥和硼肥为主,采果后以有机复合肥为主。
3.5整形修剪主要采用多主枝开心形树形,干高40〜50cm,选留4〜5个主枝,主枝分枝角度40 °〜0。
,每个主枝上配置2〜3个侧枝,侧枝开张角度约70 °戲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的整形修剪,尽快扩大树冠,培养牢固的骨架。
对骨干枝和延长枝适度短截;对非骨干枝轻剪长放,以提早结果,逐渐培养各类结果枝组。
摘心是短柄樱桃整形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5〜7月进行。
对生长旺的幼龄树宜连续摘心2〜3次,以控制旺长,促发分枝,加速扩大树冠成形,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花结果。
对盛果期的短柄樱桃,前期修剪宜保持生长平衡,培养各类结果枝组,中后期宜回缩更新培养新枝组,防止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
应重视夏季修剪,以保持结果枝的不断更新。
短柄樱桃的隐芽寿命约5〜10年,更新修剪时最好在有生长较正常的小分枝处回缩,以减轻对树体的损伤。
回缩修剪后发出的徒长枝,选择方向、位置与长势适当,向外开展的来培养新主枝与侧枝,疏删过多的,短截留下的,促发形成结果枝组。
大枝更新时,亦应在采果后进行,以免引起伤口流胶。
3.6疏花疏果根据短柄樱桃品种特点和果实成熟期,一般每667 平方米产量控制在1250〜1500kg。
疏花应结合花前复剪,疏去内膛细弱
枝与多年生花束状结果枝上的弱质花与畸形花,花芽膨大后至露蕾前每个花束状果枝保留3~4个花芽,花朵露出后疏除花序中瘦小的花朵,每个花序保留2 ~3朵花。
疏果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每短果枝留3 ~4个果。
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和着色不良的下垂果,保留横向与向上生的大果。
3.7果实护理短柄樱桃短果枝上的果实易被簇生叶遮盖,宜从着色期开始摘叶,以改善果实光照条件,但摘叶不宜过度,以免影响花芽形成质量。
短柄樱桃果实裂果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前,宜在果实发育后勤浇小水,防止土壤水分急剧变化;也可在成熟前架设防雨帐篷(塑料薄膜避雨帐篷),防止樱桃遇多雨而裂果。
此外,短柄樱桃成熟期最易发生鸟害,应拉防护网保护树体,也可用高频预警装置驱鸟。
3.8防病治虫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对危害短柄樱桃的细菌性穿孔病、根癌病、流胶病、灰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桃一点叶蝉、桃潜叶蛾、舟形毛虫、桃蛀螟、金龟子等害虫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加强科学培育管理,增强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
提倡采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杀等物理防治,以及应用生物源和矿物源等农药防治,必要时适量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要求将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冬季修剪时,剪除并烧毁病虫枝,同时在落叶期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一次;在春梢叶片停长前,喷40%乐果乳油12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次;7〜8月喷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