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风险管理—全面风险评估与对策
风险管理—全面风险评估与对策
Page
26
2.1风险识别
风险来源
环境风险 影响经营模式变动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来源
过程风险 影响经营模式实施的不确定性
决策所需 影响做出价值创造决策所需信 信息风险 息的可信性与可靠性的风险
Page
27
企业风险因素
产品风险 市场风险 政策风险
企业内部风险
经营风险 ——因原材料供应、能源、技术、产品价格、商品销 售、业务结构、特许经营、汇率调整等原因,对公司经 营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资产风险 ——因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公司资产不实,大股东长 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而侵害公司利益,上市 公司为大股东抵押担保等原因,对公司资产安全形 成隐患。 财务风险 ——因公司示建立独立核算体系、内部控制制度虚设 、管理失控、公司利润不实、采取提前确认收入、 推迟确认费用、潜亏挂帐、变更会计方法等手段操 纵利润、编造虚假业绩,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有 负债造成等原因,对公司造成潜在风险。 行为风险 ——因公司董事不履行诚信义务,不履行承诺事项, 不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因虚假披 露、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导致投资者利益损失, 由道德风险引发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风险] (2)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
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该观点认为风险 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亦即企业在某一特 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并且用概率表示可能性,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 概率愈大,风险亦愈大。
Page
16
风险的特点
可变性
普遍性
客观性
Page 17
损失性
Page
9
1.1 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约有40 %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 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 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可见,当时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 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 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 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 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第一次对内部控制做了权威性的定义。 195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第一次提出了 “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内 部风险
Page
29
企业外部风险
1. 行业风险 因公司所处行业状态,对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而对公 司经营造成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2. 市场风险 因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行业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市 场变化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公司经营损益造成的影响 。 3. 项目风险 因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包括人力资 源、技术和管理等)对项目财务目标造成影响,以及市 场变化对公司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4. 政策风险 因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调整对公司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5. 股市风险 因公司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利率、通货膨胀、 有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较大波动,涉及的股市风 险对公司再融资功能产生的影响。
Page
11
1.1 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9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费用的增加,法 国从美国引进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与法国 同时,日本也开始了风险管理研究。 此后20年来,美国、英国、法 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 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 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这是风险管 理走向实践化的一个重要文件。 1992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这份框架此后被纳入政策和法规之中,并被各国数千家企业用来 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加以更好的控制。
Page
18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根据可能的结果划分
纯粹风险 有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 如各种形式的天灾人祸 投机风险 既可能带来损失,又可能带来机会的风险 如股票投资,既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 利润,也可能使投资者遭受重大的损失 对于经营管理者(风险承担者)来说,纯粹 风险和投机风险往往同时存在。狭义的风险 管理基本上是针对纯粹风险的,即要把纯粹 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性减轻到最低程度。而 广义的风险管理既考虑纯粹风险,又考虑投 机风险,既考虑要把纯粹风险带来的不利性 降低到最低程度,又要考虑把投机风险收益 性增加到最大程度 财务风险为投机风险
Page 21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根据人们意愿划分
自愿风险 自愿从事某种活动的风险 吸烟——吸烟者肺癌 非自愿风险 并非自愿从事某种活动的风险 吸烟——他人二手烟
Page
22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根据分析手段要求划分
直接认知风险 不借助科学技术认知的风险 车祸 间接认知风险 借助科学技术认知的风险 含量检测 仍无法认知风险 仍然无法认知的风险 SARS
Page
12
1.1 企业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995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的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 险管理的标准程序,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澳新ERM标准,这标志着第 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的诞生。 2001年11月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案和2002年6月的世通公司财务欺诈 案,加之其它一系列的会计舞弊事件,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受到 全社会的关注。 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 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萨班斯法案被 称为是美国自1934年以来最重要的公司法案,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 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 的要求,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Page 6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
没有动车哥那么好的业务技能和时间 观念
不具备三轮哥对风险的规避能力
也不能像奔跑哥似的迅速脱离当 前岗位
Page 7
更做不到像跳绳弟那样确实有跳绳哥 罩着
风险管理的使命
企业如何趋利避害、变危为安、转危为机,让企业走得更远,这将是 风险管理的使命。
风险管理,犹如刀尖上的舞蹈。在风险尚未来临时预测风险,在风险 处于萌芽状态时发现风险,在风险带来危害时消除风险,甚至在风险 中发现机会,驾驭风险,利用风险。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方能化险 为夷、立于不败之地。
滑铁卢 一蹶不振 一败涂地
Page
4
我们身边的风险管理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曲突徙薪 有备无患 有恃无恐
Page
5
全球的经济大环境
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正常年份宣布破产的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 1%。1896年到1982年的10次总资产排名前100家的上市公司中, 企业平均寿命1 企业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 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更为宽泛的领 域,并随之成为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广为接受的标准规范。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30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所有资本发达国家 和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都发表了对企业的监管条例和 公司治理准则。在各国的法律框架下,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不再是企 业的自发行为,而成为企业经营的合规要求。
Page
23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根据群体属性划分
个别风险 个别人员遭受风险 自身状况 社会(社区)风险 财务性资产可能遭受的风险 利率波动或股票跌价
Page
24
1.3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概念】
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业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它不仅使各层次的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 而且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 管理过程。
Page
14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风险] (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从这种观点出发, 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得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意指:
发生与否不确定
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发生的状况不确定 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Page
15
1.2 风险的定义、分类
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评估与对策
说一说你对风险的理解
与风险有关的成语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胆战心惊、提心吊胆 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热锅上的蚂蚁 天有不测风云 飞来横祸
Page
3
风险——机遇or滑铁卢
田忌赛马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悬崖勒马——转危为安 逢凶化吉 起死回生 绝处逢生 枯木逢春犹再发、枯树开花
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 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1/3已经销声匿迹
许多研究表明,在企业的演进和发展历史中,企业的平均寿命很低, 死亡率很高。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百年以上长寿公司,甚至还 有存续二、三百年的企业 我国目前50%以上的企业正处于中高危机状态,而大多数企业家对风 险管理竟一无所知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张瑞敏:“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所以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风险管理,让中国企业走得更远!
Page
8
风险管理
1.风险及风险管理 1.1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2风险的定义、类型 1.3全面风险管理 2.企业风险管理程序 2.1风险识别 2.2风险分析 2.3风险评价 2.4风险监察 2.5应对策略 3.案例分析 3.1中国工商银行 3.2百富勤神话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