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课件- 58P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课件- 58P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 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 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的 学科。 药物分析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 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经典化学分析
容 量 分 析 法 重 量 分 析 法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光 谱 分 析 法 色 谱 分 析 法
名称: 阿司匹林
汉语拼音: Asipilin 英文名: Aspirin 本品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含C9H8O4不得少于99.5%。分子式与分子量: C9H8O4 180.16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本品在乙醇 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 但同时分解。 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2)取本 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 酸的臭气。(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检查: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0.50g,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游离水 杨酸 取本品0.10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 酸溶液(9→100)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1ml,摇匀;30秒钟内如 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 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 0.1%)。易炭化物 取本品0.5g,依法检查(附录Ⅷ O),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0.25ml、比 色用重铬酸钾液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使成5ml)比较,不得更深。炽灼残渣 不得过 0.1%(附录Ⅷ N)。重金属 取本品1.0g,加乙醇23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 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 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相当于18.02mg的 C9H8O4。 类别: 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聚集药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制剂: (1)阿司匹林片 (2)阿司匹林肠溶片(3)阿司匹林肠溶胶囊(4)阿司匹林泡腾片(5)阿 司匹林栓
纸色谱法(PC)
经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 柱色谱法(CC)
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GC)
现代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电导法
电位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解法
伏安法 极谱法
进展
光谱分析法:计算分光光度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AES) 色谱分析法: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GC-MS) 液相色谱—质谱(HPLC-MS)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HPLC-NMR)
药典是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是 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和其他
法令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为一、二、 三部。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物和抗
生素等、三部为生物制品。
另同时出版了 《药品红外光谱集》
《中国药典》英文版
《临床用药需知》
《中国药典注释》
《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
3. 附录(Appendix) 附录部分记载了制
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
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定法、试剂配
制法以及色谱法、光谱法原理等内容。
4. 索引(Index) 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 和英文名称索引。
三、《中国药典》(2005年版)进展 药典分成三部 新增品种:500余种 现代分析技术运用更广,质谱法首次进药典 附录 各项指导原则作部分修订
(1)治疗药物监测(TDM)
(2)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3)临床药剂学(Clinical Pharmaceutics)
二、国家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 典》(2005年版); 《美国药典》, USP(31)-NF(26) 《英国药典》,BP(2008) 《日本药局方》,JP(15) 《欧洲药典》,Ph.Eur(6)
8年为26版,即NF(26)
USP(31)-NF(26):2007年11月出版,2008年5
月1日生效。
增补版1于2008年2月出版,2008年8月1日生效。
增补版2于2008年6月出版,2008年12月1日生效。 USP(25)-NF(20) 在2002年首次出版亚洲版
电 化 学 分 析
法
酸碱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 容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 络合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 红外分光光度法(IR) 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AES)
(波谱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Fluor)
质谱法(MS) 核磁共振法(NMR)
四、国外药典 进出口药品检验或仿制国外药品标准时, 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有
1.美国药典与美国国家处方集
美国药典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缩写USP,
2008年为31版,即USP(31)
美国国家处方集
The National Formulary,缩写NF,200
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质量检验——事后监督 全面药品质量管理——事前管理 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涉及 药物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生产、 供应和检验各环节。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良好药物实验
研究规范)
GC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 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良好药品供应规范)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PT模板下载:/moban/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药品是人类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改善
和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与人类健康 休戚相关。因此,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行业准入制 度——执业药师制度。
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均应配备相 应的执业药师,并以此作为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 单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中药制剂分析》魏璐雪主编
《中药分析学》王强主编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 《药典通讯》(杂志) 药典委员会
第一章
药典概况
一、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 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
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
据。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
药物分析的任务 1. 药品质量检验——基本任务
(1)药物制成品的质量检验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药物分析的任务 2. 新药研发——重要任务 (1)药品稳定性研究 (2)药品质量标准建立与修订 (3)药代动力学研究 (4)生物利用度研究
药物分析的任务
3. 临床药物分析 ——为相关学科提供帮助
有效性:是指和疗效有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
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
如:难溶性药物,需检查“粒度”。
均一性: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如片剂的“重量差异”、“含
量均匀度”检查等。
纯度要求: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
杂质的分类: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 的附录中。
生产中可能引入的杂质。其检验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
二、《中国药典》的内容
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
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1. 凡例 把一些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
需要明确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 与专门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避免在全 书中重复说明。 凡例是标准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名称与编排: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项目与要求
四、 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
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或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并规定
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 命健康的特殊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 制剂、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
定的药品不得出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分别于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 2000和2005年出版了八版中国药典,现 行版为2005年版。 英文名:Chinese Pharmacopeia,缩写为 ChP(2005)。
性状:
外观、臭、味:药物的外观具有鉴别的意义,也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
物理常数:物理常数的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 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 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构成法定药品质 量标准,测定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
有熔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 数、相对密度、馏程、凝点等。
鉴别:是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鉴别的方法:
化学方法: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显色反应、沉淀 反应等。 物理化学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