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也逐渐运用到企业。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本文在寻求相关理论知识支撑的基础上,从会计管理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进行较独立的研究,进而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使企业内部控制更趋向完善。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绩效促进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gradually applied by corporations. What we called Internal Control is that a corporation utilize a series of methods, including adjust itself、restrain、plan、evaluate and command, for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its business objective、protecting the safety of assess, guaranteeing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documents、the implement of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business activities. Internal control is not only good for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dates and guaranteeing the success of process in business, but also protect the completeness of corporation assists and settle the base of auditing work. Base on finding relevant theory, the following thesis make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on Internal control from the angle of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rrelate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corporation Internal control. 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目录一、引言 (1)(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1)(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1)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与原则 (3)(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 (3)(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4)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类型与目标 (7)(一)内部控制制度的类型 (7)(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7)四、内部控制的措施与作用 (8)(一)内部控制的措施 (8)(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9)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一、引言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处于渐渐完善的阶段,而关于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与基本规范》以及一些相关的指导措施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开始抓紧对公司内部的控制采取措施,为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制定了一套基本的框架。
由于我国公司上市正在处于一个原始的阶段,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结构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当不完善,存在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影响了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其实,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在内部制定并实施的一种政策与程序,其有效地促使业务活动的展开,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及时尽早地发现错误和舞弊并予以纠正,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会计资料处于合法、完整和真实的状态。
内部控制制度的出发点在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捍卫保护企业财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
从广义上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还包括了一系列为了确保企业进行正常经营而实施的管理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涉及于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为了有效管理自身经营活动而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内部控制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它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构建的一套具备健全完善科学的特点,用来规范企业内部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程序的控制制度政策。
内部控制制度在日常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资产的安全系数,确保企业得到具有准确完整具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除此之外,还能较好地协调不同部门之间日常业务处理的流程以及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办事工作效率。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迎合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而产生形成的。
每个企业都拥有既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出台相关的计划、制定好相应制度,并且进行设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分工机制,通过适当可行的标准,约束并且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
以下几点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1.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虽然内部控制这一个概念是由审计师提出来的,但是各级企事业管理机构才是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
2.内部控制制度的客体内部控制系统对单位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保证各种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高效率地展开。
由此可见,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就是内部控制的客体。
3.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大致上有四个:首先确保会计信息处于准确可靠的状态;其次保证企业内部财产物资的完整、安全;然后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高效执行;最后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4.内部控制制度的手段常见的内部控制制度手段包括了部门责任制、岗位制、目标责任制、钱账物分管制和各种核对与审批制度等手段,这些手段对于各项经济业务具有控制管理作用,能够更好确保所获取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可靠,捍卫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为企业出台的指令政策得到高效的执行奠定坚实基础,最终沿着既定的规划路线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5.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质从日常工作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执行,发挥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排查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进一步迈向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与原则(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一般来说,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1.事前防范企业应该在阅读和参考《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相关办法细则的基础上,出台一套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吻合并且严格高效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企业要在自身内部合理规范地设置职能部门,各部门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把财务控制的权力和部门职能相分离。
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通过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批准手续,以免出现开支浪费的问题。
明确审批人员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应用在保护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相关控制。
其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
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
3.事后监督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了上述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每个会计年度期间或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根据合理有效的监督程序,审计企业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以此尽早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之处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把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提交到相关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原计划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设计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我们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应当遵循与内部控制目标不相违背的指导原则。
只有在依照合理指导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出台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应当借鉴熟知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不违背合法性原则为前提,制定自身财务内部的控制体系、控制措施、控制程序。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漠视法律法规严格的规定,随意挑战和触碰法律的底线。
这些做法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必定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所以,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遵循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有利于自身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全面性原则企业在构思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之前,应当以全面性原则作为一切设计的准则,充分考虑自身内部结构以及特点。
例如:在控制人员方面应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决策层、管理人员以及全体职工,而在控制对象应该涉及到业务流程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各项环节。
切实落实到各个环节,真真正正地做到不留盲点,让内部控制更加趋向于完善,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企业经济运营管理的作用。
3、制衡性原则企业内部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漏洞的局面,因此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部门之间相会制约创造更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还必须为履行监督审计职责的人员和机构保驾护航,保证其开展监督反馈工作时候保持独立性,排除外部人为因素的干扰,让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