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杭州市临安区境内多山,盛产山核桃。

2007年前,临安区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成为“空心村”。

2007年.白牛村村民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山核桃。

此后,白牛村逐渐成为以加工和销售山核桃而闻名的电商村,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也向该村集聚。

如今,白牛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

据此完成1-3题。

1. 2007年前,白牛村成为“空心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A.文化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2. 2007年后,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该村A.农产品特色鲜明 B.自然环境优美C.劳动力充足廉价 D.电子商务发展3.发展电子商务对白牛村的积极影响有①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④扩大粮食播种面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

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

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

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 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5.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 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人海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 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6.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④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安平桥是修建于南宋时期的跨海石桥,位于福建省安海镇和水头镇之间的淤泥质海湾上。

该桥桥墩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修建,即先由人工平整河床底部,然后将捆扎的条木沉入淤泥作为基底,基底之上再用花岗石垒筑成不同形状的桥墩。

水流急的航道采用单边或双边船形桥墩,水流缓的浅滩采用方形桥墩。

古代,安平桥不仅沟通了安海湾东西两岸的交通,桥面还被作为码头,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

下图为南宋时期安平桥位置示意图及安平桥景观图。

据此完成7-9题。

7.安平桥采用“睡木沉基”方法修建桥墩的最适宜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8.安平桥在水流急的航道处采用船形桥墩主要是为了A.减少桥底的泥沙淤积 B.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C.提高上游枯水期水位 D.减少潮汐对河水的顶托9.与在桥两端的海岸建设码头相比,南宋时期利用安平桥桥面作为码头的原因是A.桥梁坚固,便于马车通行 B.海湾宽阔,便于躲避台风C.桥面平整,利于货物堆放 D.桥下水深,利于船只停泊开花植物百分比是指正在开花的植物种类占可开花植物种类的百分比。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高山开花植物百分比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10 -11题。

10.导致图中20°N到70°N高山开花植物开花季节逐渐缩短的主要气候要素是A.光热 B.降水 C.温度 D.气压11. 70°N开花植物百分比始终低于30°N,可推测70°N各类开花植物A.数量较少 B.种类较少 C.花期较短 D.花朵较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第Ⅱ卷8页,须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泰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

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

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

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8分)(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6分)(3)说明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的主要原因。

(8分)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涅涅茨人自古以驯养驯鹿为生。

驯鹿能刨食雪下一定深度的苔原植被并适宜在较寒冷的地带生活。

涅涅茨人每年随驯鹿南北迁徙,在迁徙途中会生食少量富含维生素的鲜鹿肉。

21世纪初,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亚马尔半岛传统的驯鹿游牧业受到了冲击。

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产出的天然气首次由LNG(液化天然气)船通过北方航道(北冰洋白令海峡一太平洋)运往中国。

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说明亚马尔半岛驯鹿迁徙方向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2)分析涅涅茨人随驯鹿迁徙途中会生食鲜鹿肉的原因。

(6分)(3)简述亚马尔半岛油气资源开发对传统游牧业的冲击。

(6分)(4)分析亚马尔天然气经北方航道输往我国成为可能的原因。

(6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将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挪威山地广阔,公路蜿蜒曲折,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

挪威经济发达,其北方最大的城市特罗姆瑟是极地观光旅游的极佳场所,目前上海到挪威的航班只能直飞奥斯陆。

请为上海市某中学设计一次暑假去特罗姆瑟观赏世界著名地貌景观和天象景观的研学旅行活动,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以取代传统旱厕。

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下图为源分离厕所和传统旱厕示意图。

分析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36. (22分)(1)旱灾(2分)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

(2分)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37. (24分)(1)春夏季节向北迁徙,秋冬季节向南迁徙。

(2分)冬季北方黑夜漫长,气候严寒,气温过低;冬季积雪深度较厚,刨食困难,故向南迁徙;夏季南方气温回暖(有蚊虫叮咬),驯鹿喜欢北方气温较低的环境;北方夏季苔原植被丰富,食物充足。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主;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不能生产蔬菜,迁徙途中生食鲜鹿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亚马尔半岛位于苔原带,植被稀少,燃料不足。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3)天然气开发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使涅涅茨人从事传统游牧业的人口减少;天然气开发破坏了苔原植被、水源等,使驯鹿在迁徙过程中食物来源减少;开发设施(道路、管道等)的建设会影响驯鹿迁徙的路线。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4)科学技术的进步,LNG(液化天然气)船的发明和船只破冰能力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北方航道通行成为可能。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43. (10分)暑假,乘飞机经奥斯陆转机去特罗姆瑟看峡湾和子夜的太阳(极昼现象)(4分)理由:特罗姆瑟有峡湾和子夜的太阳等世界著名地貌和天象景观,与上海景观差异较大;上海中学生对所学的峡湾和子夜的太阳有好奇心;中学生在暑假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上海市家庭人均收入较高,具备乘飞机长途旅游的经济能力;乘飞机去特罗姆瑟所需时间短;挪威雨天多、公路蜿蜒曲折,从奥斯陆到特罗姆瑟长途公路旅行所需时间长且不安全。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44. (10分)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沼气作为燃料使用,减少了薪柴、秸秆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了传统旱厕的臭味;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避免了粪便造成的污染。

(每点3分,任答四点得1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