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研究.ppt
自 强 不 息 厚 德 载 物
关于提升当代中国 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问题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分别是什么?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像变迁
西方关于中国的三大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曼德维尔游记》 《鄂多立克东游录》
“中国风”在西方
“那时,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 ;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出现在 满朝文武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 聚精会神地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 大臣的夫人乘轿子;阔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国式亭 子里闲聊,文人端着景德镇的茶碗品茶……” ---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 中国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七一讲话”提出,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2004年11月21日,全球 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 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10年10月,各国 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 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 布在96个国家(地区)。 孔子学院秉承“和为贵” 、“和而不同”的理念,推 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 世界为宗旨。
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 事务中的影响力。总之 ,软实力就是影响力、 吸引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2.文化的涵义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贲卦·彖辞》 “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说苑·指武篇》
“我被中国人吸引了,特别是他们那宝贵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我钦佩他们远大的历史观,他们固有的彬彬有礼 的行为,他们对友谊的特大度量以及他们对朋友的忠诚(他们 永远不忘记别人做的好事)。我佩服他们民族的无畏精神和 他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维护原则的坚强决心。我欣赏他们深 沉而热烈的感情,这种感情常常隐藏在容忍的品质之中。我 佩服他们那自然而文雅的礼貌,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对年轻人 的关切。他们文雅博学而又天真无邪,经常使我们感到惊奇 和愉快。如果我处在一个紧要关头和遇到一个真正的危险时 ,我情愿要一个中国朋友和我站在一起,而不要其他任何人。 ”——英国著名作家格林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心目中的中国: 当我居高临下对这个愚昧国家观察思考得越仔细,它就 越显得令人作呕。中华帝国所享有的声誉,正是木乃伊的 声誉,它把世界上最丑的形貌一丝不变的保存了三、四千 年……甚至悲惨的非洲都可以说我曾经伐木、引水、推动 了其他国家的文化,但是中国,她那 令人景仰的单调!她 那古老的呆痴,在各国群集的会议上,她所能说的最多只 是——我酿制了茶叶!
“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
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和马特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
的生产线。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美国化的重要因素。”
——[美]约翰•耶马:《世界的美国化》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广州日报:对于美
国来说,苹果带来的不
仅仅是效益,更是软实 力,如今,乔布斯的苹
果已成为比可口可乐更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3.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 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增强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树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想。
2009年11月15日,武汉长春观住持吴诚真大师 正式升座为方丈
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3.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第二,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 军事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法国的伏尔泰是欧洲18世纪最关注中国,谈论中国最多的思 想家。他称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政治 开明、道德高尚……总之,中国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国 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 在他的《哲学词典》中,这样注释“中国”:在欧洲,我们 没有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被证明是能和中华帝国的相 媲美的。
软实力,就等于没有灵魂的支撑,这个国
家就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1.西方国家对文化软 实力重要性的认识
削弱民族国家的主 权,增强美国文化作为
世界各国“榜样”的文
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 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
必须实施的战略。
——《大失控和大混乱》
布热津斯基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3.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社 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对 于国际形象的提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文化是一种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力”,即文化软 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 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美国电影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 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 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美国两大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使用100多种文字 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家用户发布新闻,与美国的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一起垄断国 际新闻来源,根据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确定新闻的选择、报道 的范围、深度,从而成为美国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排头兵。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 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 复以及经济制裁。
——约瑟夫·奈
冬季恋歌 “长今热”席卷京城 韩式婚纱成为北 京新娘最爱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在《美国定能领导
世界吗》一书中,约瑟
夫· 奈将软实力归为四 个方面:文化影响力、
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
软实力还包括制度软实力、外交软实力、意识形
态软实力等。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它与硬 实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一起构成“文化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产品是当今美 国最强势的出口产品, 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 品的出口额。
1997年,好莱坞影 片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 超过300亿美元,“泰坦 尼克号”一片就独赚18 亿美元以上。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
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这种“ 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 ”,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 化力称之为“软实力”。
从本质上说,物理的“力 ”,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 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 用来“化”自身的。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soft power”也被译为“软力量”、“软权 力”,它们与“软实力”没有本质区别。 ●文化软实力只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4.文化软实力的特点
“文化若水”。水滴石穿、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文化软实力具有无处不在的普遍性、无隙不入的 渗透性、无往不复的连续性。 “人随我欲”——《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天下之至柔,驰 骋天下之至坚,无有 入无间”。我国历代 思想家高度重视文化 的力量,认为要实现 国家的意志和赢得他 国的尊重,应当行“王 道”而弃“霸道”, 取得他国的理解和认 同;认为战争的最高 境界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1.软实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 授约瑟夫· 奈分别在《政治学 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 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 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 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 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其中 都提到了“软实力” (Soft Power)的概念。 约瑟夫•奈
英国18世纪中期杰出的随笔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哥德斯密( Oliver Goldsmith)在《世界公民》一书中,认为中国是“ 如此卓越伟大,相形之下,我对其他所有国家都不禁鄙视 厌弃”。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中国的赞美丝毫不亚于伏尔泰:“我 相信,如果需要挑选一个精于辨识各民族的优点,而不是 精于鉴赏女神的美丽的评判员,那么金苹果就应该奖给中 国人。”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截至2010年3月15日,全球票房达到26.3亿美元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英国在继续 进口越来越多的家 电、服装和其他东 西的同时可以用出 口一样东西来平衡 ,这就是英语。”
戈登· 布朗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经济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血肉, 政治是其骨骼,社会是其神经,而文化则 是其灵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
孔子学院的数量不代表中国文化软实力
“孔子学院仅仅还处 在教汉语、太极拳的阶段, 这些当然也是中国文化, 但仅仅是‘术’,还不是 ‘道’。”
2009法兰克福书展
2011年,首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出版
“文化是贯穿软实力
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 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 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 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 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 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 软实力则必然会僵化和萎 缩。”
“为了渗透美国的霸
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
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 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 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 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
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
授位置等。”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 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 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 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
美国之音用52种语言每周播放时间超过1200小时,每周拥 有世界各地的听众8600万,成为美国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急 先锋。互联网使美国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无处不在、无孔不 入。美国文化占据了网上信息资源的80%(一说90%),使人们 一进入因特网就进入美国文化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