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诗经国风》概述?作者小传:《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
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目录1 概述2 地区年代3 主要内容4 徭役诗5 婚姻爱情6 艺术特色7地位影响《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概述国风的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 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静女《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
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
《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
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
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诗经国风》-地区年代《诗经国风》分布的地区,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为周南,大体上是从洛阳向南抵湖北北部江、汉一带;其西为召南,大体上是今陕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地区。
其他13 国风,邶、卫、王、郑、桧、陈为今河南北部、西部、中部及东南地区,秦、豳为今陕西中部及西北部地区,齐、曹为今山东东北部及西部地区,魏唐为今山西南部及中部地区。
可以看出,《国风》产生的地区很广阔,包括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而多集中于河南,各地的风俗习尚,在诗里多有反映。
如郑、卫两国地处中原,商旅丛集,男女相接,约束较少,多桑间濮上之音,投桃报李之作。
郑诗共21 篇,情歌就占了大半。
卫诗10 首,涉及爱情、婚姻问题的也不少。
又如秦国地接戎狄,常相争斗,《驷》、《小戎》等篇描述车马田狩之盛,《无衣》叙写战士的同仇敌忾,反映了秦国的尚武之风。
又如陈国巫风盛行,迎神祭祀,载歌载舞,在《宛丘》、《东门之行》等篇里有生动的描绘。
所以《汉书地理志》也多引《诗经》以说明各地的风尚。
秦风蒹葭《诗经国风》产生的时间,考之于《诗经》各篇《小序》所说美刺某王、某公的本事,多数不足信,但也有一部分材料比较可靠,能够据以确定《风》诗大体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作品。
西周初的作品有《豳风破斧》。
《小序》说: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
诗中三章都写及周公东征事,时在周成王初年(公元前1140 左右)。
此诗当是《国风》中最早的作品。
东周初的作品有《召南何彼》诗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句。
朱熹《诗集传》引或说,认为平王即平王宜臼,齐侯即襄公诸儿,可见此诗作年。
此外,《卫风硕人》也是东周初期作品。
《小序》说:闵庄姜也。
《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诗中有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句,可证《小序》之说是可信的。
春秋中期作品有《秦风黄鸟》《小序》说:哀三良也。
《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这些记载与诗篇内容相合,则此诗为秦穆公死(公元前621)后,秦人为哀悼三良所作,当无疑义。
此外,《陈风株林》也是春秋中期作品。
《小序》说:刺灵公也。
陈灵公因淫乱被杀,事见《左传》宣公九年、十年记载,《史记陈世家》也载及。
此诗当作于宣公十年(公元前599)以前,为《诗经国风》诗中年代最晚的一首。
《诗经国风》-主要内容《诗经国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
其主要内容:① 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
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
《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
《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唐风鸨羽》写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压榨下人民痛苦的呼号。
《豳风东山》描述战后农村的破败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劳动生活的渴望。
而《王风君子于役》则从征夫家属的角度,表示了对兵役、徭役的愤怒与不满。
诗经书法② 对劳动的讴歌。
女《周南芣苢》是妇女们三三两两去米集车前子时边米边唱的歌,表达了妇女劳动时欢快之情。
《魏风十亩之间》唱出了采桑姑娘在劳动中的欢乐和劳动后愉悦的心情。
③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
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爱国精神。
《陈风株林》还揭露了陈灵公的荒淫无耻,《相鼠》则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④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
如《周南关雎》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大胆、率真地表露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相思之情。
《召南標有梅》写一个女子惟恐青春易逝而急于求偶的热切心情,大胆泼辣,真挚动人。
《邶风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富于生活情趣。
《诗经国风》-徭役诗如果说《诗经》的战争诗中,除了厌战思乡之情外,还有少数激奋昂扬之作的话,《诗经国风》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了。
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唐风鸨羽》第一章:国风东山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由于王事靡盬,致使田园荒芜,人民不得耕作以奉养父母,怨恨之极而呼苍天,揭示出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经国风》中的战争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
《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
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诗经》战争徭役诗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无论是颂记战功,叙写军威,还是征夫厌战,思妇闺怨,在后代诗歌史上都不乏回响。
《诗经国风》-婚姻爱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国风》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
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诗经国风在河之洲《诗经国风》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
《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
末二章,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诗经国风》中还有不少。
这种爱慕发展为两情相悦,便有了幽期密约,如《邺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烽女美。
自牧归箕,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
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箕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郑风子衿》则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在《郑风出其东门》中,贝y由男子直接说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
正是由于《诗经国风》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折,就感到特别痛苦。
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了。
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
如《鄘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
《诗经国风》《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也很有特色,如《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
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互相尊重,互相体贴的感情,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
但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这样温情缱绻。
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为数不少。
《邺风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
这类诗反映的是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
另一类则表现婚姻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
《卫风氓》和《邺风谷风》,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