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和
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标准
2016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数据内容 (2)
4定位基础 (2)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2)
5.1数据要求 (2)
5.2图示符号 (5)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6)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6)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8)
附录C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9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1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与数据交换。

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4)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 21740-2008)
(9)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0) 《城市规划数据标准》(CJJ/T 199-2014)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
(1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5)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试行稿)
(20) 《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数据库规定》(2015)
(21) 《关于统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问题的通
知》(安徽省建规函[2016]476号)
3数据内容
本标准数据内容包括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数据、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数据、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斑数据、土地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数据。

4定位基础
4.1 平面坐标系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2 地图投影与分带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保留分带号。

4.3 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5.1数据要求
5.1.1 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
(1)应使用面数据表达两类控制线实际范围线。

(2)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

(3)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控制线数据命名标准
(4)属性项应符合表5-2的规定。

表5-2控制线数据属性表
5.1.2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和用地规划图斑数据
(1)应使用面数据表达用地图斑界线,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采用2015年现状地类图斑,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斑采用规划期末地类图斑。

(2)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

(3)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和用地规划图斑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5-3的规定。

表5-3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和用地规划图斑数据命名标准
(4)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5-4的规定。

表5-4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和用地规划图斑数据属性表
5.1.3 土地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
(1)应使用面数据表达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用地图斑界线。

(2)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

(3)土地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5-5的规定。

表5-5土地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命名标准
(4)数据属性项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执行。

5.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数据
(1)应使用面数据表达规划期末用地图斑界线。

(2)无图形错误,拓扑关系正确,无压盖和空隙。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数据命名标准应符合表5-6的规定。

表5-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数据命名标准
(4)数据属性项应符合表5-7的规定。

表5-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层属性表
5.2图示符号
城市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控制线具体图例样式按附录A执行。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图斑和用地规划图斑图例样式按附录B执行,图层透明度均设置为30%。

土地变更调查地类图斑图例样式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执行,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图斑图例样式按附录
C1执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图斑图例样式按附录C2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斑图例样式按附录D执行,图层透明度均设置为30%。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包括数据库文件和工程文件。

数据库文件采用ArcGIS平台的文件地理数据库(*.GDB)或个人地理数据(*.MDB)格式,工程文件采用ArcGIS平台工程文件格式(*.MXD)。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成果数据文件以目录方式存储,将同一个城市的数据保存在一个目录中。

6.2.1目录命名规则
目录命名规则为行政区划代码+KZX,其中行政区划代码为城市或县城的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六位数字代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中查取。

如合肥市提交数据目录命名为340100KZX。

6.2.2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数据库文件和工程文件命名规则为行政区划代码+KZX+文件扩展名。

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要素数据集-要素类(图层)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其中要素数据集命名按表6-1执行,要素类命名依据前面各类数据要求执行。

表6-1数据库要素数据集命名规定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附录C2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