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检测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30 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B.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D. 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 到声音,这是因为()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 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 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 同C.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 让物体发出噪声D. “公共场所 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4、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面“折”笔B. 看见水中的“鱼”C. 水中的“拱桥”D. 墙上的“手影”6、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7、0℃的水与0℃的冰比较()A .℃的水比0℃的冰更冷C.0℃的冰与0℃的水同样冷B.℃的冰比0℃的水更冷D.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A .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9、某同学用己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 向右移动游码10、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g/cm 3,ρ酒精=0.8g/cm 3)()A. 400cm 3B. 350cm 3C. 250cm 3D. 200cm 3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1、单位换算:500m= km,30min= s.12、亚洲最大的沉管隧道—上海外环隧道于2003 年6月21曰通车,隧道全长736m,记者乘轿车从浦西入囗到浦东出囗只需1min ,则轿车在江中管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m/s。

若以为参照物,记者是静止的。

13、矿泉水瓶里装有550cm3 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将,体积将(选填“变大”“变小”或“ 变”)14、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的降温凝固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为、段表示液态,段表示凝固过程,段表示固态,凝固过程用了分钟,这种物质固态的名称叫冰。

15、我们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其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6、当你站在平面镜前5m 处时,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是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17、如图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cm,我们现在坐在教室里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18、阳春三月,漫步于永川兴隆湖畔,你会看到“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如图所示的“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形成的,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形成的.19、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长期 注意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的方法,就会形成如图所示情景,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形成了视眼(选填“近”或“远”),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20、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可以知道:<”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ρ甲ρ乙(选填“>”“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1 题6 分,22、23 题10 分,共26 分)2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 1 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2)在图 2 中画出一束平行光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在图 3 中画出小球 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2、小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 3 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部醋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图可得杯孑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g.液体的体积为cm3.(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g/cm3= kg/m 3.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 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 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 ,24.00cm ,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 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四、计算题(24、25 题7 分,26 题10 分,共24 分,计算题的解答过程要有一定的计算依据,分析推理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答案 给分)24、骑自行车的人从 A 地向 B 地行驶,速度是15km/h ,在他行驶到全程的1处后,以20km/h 的速5度驶完全程,所用时间比以15km/h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时间少10min ,求:A 、B 两地的距离。

25、有一质量为 5.4 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 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 ×103 千克/米3)26、体积为40cm3,密度为0.8g/cm 3 的甲液体和体积为20cm3,密度为 1.2g/cm 3 的乙液体混合,若混合后的体积 变,求混合液的密度是多少?参考答案3 3铝1-10:DCBAC CCADC11. 0.5 1800 12. 12.3轿车 13. 变 变大 14. 0℃ AB BC CD 6 冰15.空气 大于 16. 5 虚 17. 3.20 课桌 18.折射 反射 19.近 凹 20.> 水21.22.(1)水平桌面上零刻度平衡螺母( 2) B C A ( 3) 37.4 40 (4) 1.12523.(1) 8 同一高度( 2)大 远( 3)光斑( 4)靠近( 5) 是在像最清晰的情况下读出了像距24. 解:首先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找出未知量与己知量的联系(如图)设 A 、B 两地 距离为 S ,原来所用时间为 t ,后来用的时间为 t ′,则 t=t 1′+时设 6V 1=15km/h , V 2=20km/hs S 则 t, t ' V 1v 14 s5 本题可解,具体解法如下 v 2因为: t=t 1′+h , t6s s v 115km / hs t ' 5v 14 s5 v 2 5 ss 15km / h 5 4s4s 20km / h 1 4s 75km / ht ′= 代入后得: h解得 S=12.5km15km/ h 75km/ h 625. 解:铝球中铝的体积为:m 铝5400g 铝2.7g / c m3=2000cm 3<3000cm 3, 所以这个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 空=V 球-V 铝=3000cm 3-2000cm 3=1000cm 3, 空心部分灌满水后,水的质量:m 水=ρ水 V 水=1g/cm ×1000cm =1000g , 此时球的总质量:m 总=m 水+m 铝 =1000g+5400g=6400g . 答:这个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1000cm 3,空心部分灌满水时球的总质量是6400g . m 26.解:∵v∴两种液体的质量:m 甲=ρ甲 V 甲=0.8g/cm 3×40cm 3=32g ; m 乙=ρ乙 V 乙=1.2g/cm 3×20cm 3=24g ;则混合液质量 m=m 甲 +m 乙 =32g+24g=56g ;混合液的体积 V=V 甲+V 乙 =40cm 3 +20cm 3=60cm 3; 混合液密度m 56g v60cm3≈ 0.933g/cm 3.答:混合液的密度为 0.933g/cm 3.5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