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班级自主管理

案例-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自主管理案例
摘要: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全面健康的发展。

目前初中的班级管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班级自主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地的方式。

本文分析了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存在问题;自主管理;解决对策
一、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还是以经验型为主,采用的管理方式比较直接,单一。

班主任重视班级的常规管理,通过学习成绩、纪律卫生情况、参与活动表现等几大项来考核学生,管理班级。

很多班主任认为这样的量化考核最为有效、易行。

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有比较明显的管理效果,但比较机械生硬,忽略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有些惩罚性的管理措施可能还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消极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班主任的权威管理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绝大部分的班主任处于管理的权威地位,无论是班规的制定,班委会成员的的确立,还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学生的评价,几乎都是班主任一人做主。

这样的班级管理,学生成了被管制的对象,只是服从和遵守,
没有发言权,主体地位无法保障。

班主任的独断权威管理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遏制了学生情感、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使很多学生依赖性增强,只会服从和遵守,独立性差,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同时,班主任面面俱到,事务繁杂,也容易疲惫不堪,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三)评价学生片面化
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只注重文化课成绩和纪律表现,常常把成绩的好坏、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把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优秀学生,而把学习成绩差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当成差生。

这样的评价方式非常片面,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其他方面。

用单一标准去剪裁学生,不仅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公允,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品质都不尽相同,用这种固定的模式看待学生,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

(四)缺乏应有的班级凝聚力
由于班级管理的方式不当,很多初中的班级学生集体归属感不高,班级缺乏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班级学生对于集体活动或是班级决策的重大问题并不热心,经常是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唱“独角戏”。

二、初中班级实施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班主任具有权威性,经常根据自
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班级管理和监督,学生鉴于班主任的权威性只能遵从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班级实施自主管理就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在班级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对立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认可,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班级会更具有凝聚力。

(二)学生自己制定班规
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切入点就是从抓好班级规范。

班主任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同,并让学生自己去执行和监督。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我认为,生命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健康地成长,过多的捆绑只会扭曲生命。

“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主动发展之人”应该成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目标。

1、“班级制度我来定”,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有人曾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分为五个境界:(1)维持班级秩序。

(2)营造学习氛围。

(3)形成班级合力。

(4)学会自主活动。

(5)提升精神品质,这可能是最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扮演好服务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我们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发展联盟,我在自己班级也成立了学生自治管理组织。

首先由全班学生讨论班级愿景,确定班级目标,制订班级公约,成立班级自治小组,各自治小组都由学生自己命名,在班级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一周一小结,一个月全面考核一次,完
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民主测评、综合考核。

另外,还鼓励学生成立“班级义务服务队”,或者称为“班级义工”,主动捡废纸、擦黑板等,自愿为同学服务,我们的理念是只倡导自由参与,不进行表扬。

这样真正把班级还给学生,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实现自主发展。

2、“班级环境我来建”,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我记得冯恩洪说过这样一段话:“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

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设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

我可以叫我的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清洁、整齐、美观固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但我们还必须让教室环境发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作用。

这学期刚开学,我们班有个开广告公司的学生家长非常热情地给我打电话:“李老师,你们教室班级文化布置需要怎么装饰,跟我讲一声哦,保证弄得全校最漂亮。

”我非常客气地谢绝了他的好意。

在班级文化环境布置时,我觉得应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用班级的每一寸地方来表现自己。

在我们教室内外没有领导、名人的照片和豪言壮语,没有广告公司精美的刻字和华丽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己的笑脸照片和学生自己设计、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写的是自己富有个性的话语,虽然朴实,但很亲切。

教室的黑板报也由学生自主申
请,谁都可以出,虽然有的学生字写得并不好,画也并不美观,但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展示自己智慧的舞台,能够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

3、“班级活动我做主”,关注学生成长体验
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开展班级活动时,我们首先关注了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而不仅仅是关注学校布置的任务和班级获得的荣誉。

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策划,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让学生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更有意义的成长体验。

每学期初,我们都要结合学校计划,由全班学生讨论制订班级活动计划,确定一个主题系列活动,如“感恩主题系列活动”――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环境。

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学生自己组织的采访活动,有学生精心编排的文艺表演,有现场互动,也有书信表白。

我们不仅在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还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策划组织下,带领学生积极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健康活泼的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实行岗位责任制
初中学生比较单纯,同时也对事物也较为热情,只要班主任合理引导,学生主动管理班级的兴致会很高。

班主任可以本着班级里人人有事做的原则,让班级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管理岗位。

如各学科的课代表、个人仪表卫生的检查员、课间纪律的巡查员、班级桌椅门窗管理员、黑板报出刊组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上岗,一旦上岗后就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根据班级情况,可以是一岗多人,也可以是一人多岗。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的岗位和管理工作,大家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自然而然就会在行为习惯上有所约束,自觉遵守班级规范。

(四)开展有益的班级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级巩固和发展的推动力。

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是发挥学生特长和才智的舞台。

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了解、沟通交往、加深感情,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感,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

此外,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班级里的符合期望又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位置。

只有当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当了合适的角色,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才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五)加强指导,强化监管
学生自主管理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班主任始终都是指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自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因此,在学生履行管理职责时,班主任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管理,又不能放任自流。

要经常指导督促,定期召开学生会,让各岗位的学生进行工作总结,查找不足;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有表现突出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对于不负责任的学生也要批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是班级的自主管理有序、
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有效地的模式,使学生做到了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调控。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以便发挥班级自主管理的最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