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0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0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2020年,是xx街道“十三五”教育规划发展的深化年,也是“推进高标准均衡教育,建设规范化特色学校”,实施精细管理、构筑高效课堂、创办学校特色的教育质量提升年;一年来,在市教体局、xx街道的正确领导下,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中考成绩尤为凸显,赢得了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为科学制定下步决策,现将2020上半年街道教育工作总结如下:一、上半年的新举措和成绩全面工作重心:围绕曲阜市教体局提出的“全面推进高标准均衡教育,建设规范化特色学校”基本要求,创新教育局面和发展机制,促进xx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一)建立多元化精细管理模式。

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呼唤教育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管理模式。

为促进学校精细管理,2月8日,教委主任陈援朝就2020年教育工作进行战前动员,朱明新、顾天峰等4位中小学校长、各学校教导主任等誓言新目标,开启了新学期改革创新第一页。

1、统筹规划,遵章办事。

各学校继续完善《章程》,遵照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办事。

开学前就制定规划、学校工作预案、主题工作方案;从学校实际出发,并经教师会议或教代会研究通过;街道教委坚持每周一办公会制度,公开政务、党务工作,征求意见,实行民主管理,人文管理。

每学年、学期教委及早制定下发全年工作要点和学期活动安排,各学校依据教委工作要点落实工作,做到上下一致,目标统一,意愿同心;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整改措施、有经验推广。

2、完善管理制度。

为避免工作“人情网”和随意性,强化人文管理和绩效管理,街道教委征求学校和教师意见,重新修订《xx街道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办法》、《xx街道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推荐办法》和《xx街道中小学教学业绩考核与奖励办法》等多个务实性,可操作性及推动性的管理规定,各项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教委督促指导,学校制度完善,校务公开深得民心。

xx二中等各校建立校长信箱和举报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教代会、民主生活会实际落实,重大事情召开教师会议或教代会,征求教师意见,教师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全程透明。

3、校舍、设施与安全管理。

每年开学前学校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校舍问题,功能室设置,设施的修缮。

目前,开工两年的xx二中综合教学楼建设进入装修阶段,xx中学餐厅正加快步子建设,有望2019年寒假后两项建设工程竣工使用。

薛村小学2020年暑假实现整体搬迁,划归市直,有实验中学接管。

坊岭小学设施完善管理规范,高分通过济宁市规范化学校验收。

安全管理普遍得到重视,xx中学建立了工作日领导值班制度,教师值周制度、大课间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学生放学路队监督制度和学生安全逃生演练、防溺水专题教育等。

xx二中完善《营养餐管理制度》,举办法制报告会,防范校园暴力,开展防震疏散演练暨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心幼儿园抓实安全教育,定期检查幼儿园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园抓好保育和保健工作,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园内设施的消毒。

坊岭小学利用安全教育平台,推广“1530”安全教育模式,结合3月安全教育日和5月防灾减灾日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组织师生安全演练,提升学生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

大庙小学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实行“一岗双责”,明确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马村小学对学校教学设施、用电线路等,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薛村小学、代庄小学与学生签订安全保证书,强力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建设更加安全、和谐校园。

4、严格在校生管理,控辍保学。

街道教委实行辍学零报告制度,学校每月25日前向街道教委报告当月在校学生变化情况;严格学籍异动管理手续,实现学籍管理系统省校对接。

街道教委每学期对各学校实地调研在校生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自觉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街道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巩固率100%,初中生在校巩固率逐年提升。

5、特殊群体管理。

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或送教上门;建立学困生帮扶制度,各校建立学习互助组,采取定点结对帮扶形式,以学习自救和帮扶的办法,实现学困生的转变,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关爱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外出人员,彻底澄清留守儿童数量;建立学校留守儿童档案。

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班主任为骨干力量,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实施监管,减轻了外出务工学生家长的压力。

马村小学要求每位教师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学校采取措施对贫困留守学生进行资助。

6、扎实落实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科学规划,重点实施,避免小学化教育倾向,依法执教。

严格民办幼儿园管理,坚持年度检查审核制度,规范办园。

7、家校共建,施教共管。

建立完善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举办家长学校,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街道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xx二中实行“家长开放日”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密切联系家长;代庄小学及时进行家委会换届,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和评议学校工作;薛村小学充分利用安全平台,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中心幼儿园建立家园联系簿,密切家园联系,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二)强化队伍,优化环境,实施优教工程。

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硬件设施管理与使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让学生接受均等优质教育。

1、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联盟教研带动教师成长:3月16日至30日,以xx二中为联盟主体的大庙小学、代庄小学、薛村小学联合举办了教研活动月。

通过联盟学校教师课堂展示,课下交流,思想“碰撞”,达成了教师课堂改革的共识,教师们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强了交流、资源实现了共享、促进了教师成长。

二是校本教研:xx中学、代庄小学开展“青蓝工程”,有目标和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对新教师实行目标引领,制定新教师发展规划。

坊岭小学采取师徒结对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街道教委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xx中学开展周美文欣赏活动,教师每学期每人推荐一篇教育美文,学校统一印发,教师阅读后撰写200字左右的“悦”读心得上交存档。

马村小学、薛村小学开展“师德师风”宣誓活动,与教师签订“禁止有偿家教责任书”,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2、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

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条件。

街道教委每年督促学校开展季节性绿化美化设施的改善与补充,xx中学“人乐山”、“泮池”,大庙小学“牡丹园”等都能体现环境育人的主题特色;学校政教处、团队组织开展“我和小树一起成长”、“齐建绿色家园”等主题活动,给每一棵树命名,每种植物挂牌监管,让学生在无声中接受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更是体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推进文明建设的需要。

街道教委以建设“一流的硬件,优良的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目标,力促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功能,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大庙小学生态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构建以《快乐足球》课程开发为重点的校园足球文化,统一打造一班一品班级文化。

坊岭小学近期投入5000元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提升班级文化和功能教室文化建设标准;xx中学六艺文化、xx二中成功文化独具特色。

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体的文化设施,校校孔子像、论语墙、孔子广场儒家文化特色凸显。

周边环境深度治理,安保措施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升人文内涵,使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街道教委以推动学校质量提升为总体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在规范课堂行为、课程构建、学科实施等方面,加大改革的管理与监督,以提升教师素质的联片教研改革课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整体优化课堂教学为主要目标,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1、创新课堂结构。

3月份xx二中的教学研究月活动贴近一线教师需求,寻求课堂质量提升的最佳方案,同课异构课堂11节次,市教师教育中心学科专家莅临二中指导,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xx中学开展尝试课、示范课、达标课等教研活动67节,总结和修正课改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

收集教师案例集53篇、教学论文21篇、精选课堂教学课件26个、教学反思以及说明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资料若干,形成了以实物、图片、声像等为载体的学思习行课堂活动成果。

坊岭小学努力落实“八个精心”构建“和悦”课堂,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业务检查指导,对教师钻研教材、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随时通报存在的问题。

代庄小学努力打造“快乐课堂教学模式”,举办了“快乐课堂”教学论坛,使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怎样上好一堂课”,如何精心施教,潜心育人,坚持“推门听课”,促进“快乐课堂”模式构筑。

马村小学树立“四十分钟质量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中心幼儿园保教为先、教育为重,力求做好晨检、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工作,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2、优化实施课程。

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围绕探索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性、系列化、开放性、选择性等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与教材体系目标,坚持与国家课程相融合,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教育内容上保持衔接,在教育功能上相互促进、互为补充;xx中学“六艺大课堂”校本课程改革初具规模,已形成校本教材读本,制定了教学纲要和实施目标;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计划的有机组成。

通过课程和教学结构、教法、学法的优化,街道整体教育质量连年攀升,2020年中考成绩又有了新突破,xx街道500分上线人数28人,其中xx中学20人,xx二中8人,均突破历史记录。

3、传统文化进课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街道教委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估细则,5月份在大庙小学召开推进现场会,旨在发挥学校教育、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科教学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工程。

xx中学建立传统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1-3年级语文教师公开教学传统文化国学课12节,使老师们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举办“紫藤花开”国学经典读书节,为1-8年级学生提供丰盛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大餐;教师、学生“国学经典”手抄报比赛及硬笔书法国学经典摘抄比赛(4-8年级),使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魅力。

xx二中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记”活动,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大庙小学教师王文丽坚持三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坊岭小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等的背诵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