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1.1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码头、船坞、船台工程招标文件;1.2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坞、船台、码头总组平台工程施工合同;1.3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坞、船台、码头总组平台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变更图(轨道梁部分);1.4启东丰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轨道梁部分);1.5本工程所采用的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有:1.5.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1.5.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5.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5.4《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5.5《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1.5.6《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5.7《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1.5.8《港口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61-97);1.5.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 编制原则与编制说明2.1遵循合同文件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满足合同文件中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2在编写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2.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安排施工流水,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发挥人、机械设备的效率,确保工期;2.4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利用我单位长期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3、工程概况本工程共有两座32t门机,一座100t门机,一座200t门机,两座450t门机,一座600t门机。
轨道梁仅按轴线进行编号,如:○1号轴线编号为GDL1;○2号轴线编号为GDL2……以此类推。
轨道梁变形缝宽均为20mm,构件尺寸按标注每端各减少10mm,变形缝均采用沥青柏油板嵌缝,柏油板采用三毡四油,顶部以下50mm填沥青砂浆。
轨道梁下设100mm厚C15砼垫层。
3.1工程结构型式3.1.1 32t门机轨道32t门机轨道采用2排AB型Φ600PHC 管桩作为承重基础,船台区32t门机轨道桩长52m,船坞区32t门机轨道桩长49m及52m,轨道梁跨度均为10.5m。
典型断面如下:3.1.2 100t门机轨道○1轴100t门机轨道梁GDL1采用2排AB型Φ600PHC 管桩作为承重基础,○2轴100t门机轨道梁GDL2采用1排AB型Φ800PHC管桩作为承重基础,AB型Φ600PHC 管桩长50m,AB型Φ800PHC 管桩长51m,轨道梁跨度为43m。
○1轴和○2轴轨道梁断面图见下图:3.1.3 450t门机轨道2#船台450t门机轨道梁GDL3-II采用2排AB型Φ600PHC 管桩作为承重基础,GDL3-I和GDL7均采用1排AB型Φ800PHC管桩作为承重基础,AB型Φ600PHC 管桩长50m,AB型Φ800PHC管桩长51m,轨道梁跨度为42m。
1#船台450t门机轨道梁GDL10和GDL14均采用1排AB型Φ800PHC 管桩作为承重基础,AB型Φ800PHC 管桩长为49和51m,轨道梁跨度为42m。
典型断面图如下:3.1.4 600t门机轨道600t门机横跨船坞,600t门机轨道梁GDL23采用2排AB型Φ600PHC 管桩作为承重基础,600t门机轨道梁GDL15与船坞西廊道综合布置,采用1排AB型Φ800PHC管桩作为承重基础,AB型Φ600PHC 管桩长50m,AB型Φ800PHC管桩长51m,轨道梁跨度为101.5m。
典型断面图如下:3.2主要工程量3.3地质根据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008年7月编制的《启东丰顺修造船基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地面基本平整,最大勘探深度-68.30m揭示本场区的地层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由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组成。
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成因、岩性等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4亚层,各土层水平及垂向分布多欠均质,且浅部土体变化复杂,实际各工程地质层由上至下依次为:1-1层:冲填土,很湿~饱和,松散母土以长江砂混粉土、粉质粘土冲填为主,极不均质,混夹杂物,仅分布于现状长江一道大堤及二道大堤之间。
1-2层:素填土,稍湿,松散~稍密,以粉质粘土混粉土为主,无层理,极不均质,含植物根茎,仅分布于现状长江二道大堤以内陆域部位。
1-a层:淤泥,流塑,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极不均质,混夹贝壳类等杂物,仅分布于现状长江一道大堤以外水域部位。
2-1层:粉质粘土,软塑,偶夹薄层水平层理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含铁质锈斑,仅分布于现状长江二道大堤以内陆域部位。
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流塑,夹薄层粉土,微具层理,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慢,无光泽,仅分布于现状陆域部位,水域部位缺失。
2-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中密,湿,局部段夹水平层理粉质粘土薄层,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含有机物,仅分布于现状陆域部位,水域部位缺失。
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流塑,灰色,夹薄层粉土,微具层理,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慢,无光泽,仅分布于水域部位。
4层:粉砂夹粉土,中密,饱和,夹水平层理粉土,具水平层理,不均质,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仅分布于陆域部位及近陆域的水域部位。
4-a层:粉土夹粉砂,稍密,湿,夹水平层理粉砂,具水平层理,含云母碎片,欠均质,仅分布于水域部位。
5-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软塑~流塑,夹薄层粉土,微具层理,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慢,无光泽,均有分布,陆域向水域方向厚度由厚趋薄之势。
5-2层: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稍密,很湿,以粉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粉砂薄层,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均有分布。
5-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软塑~流塑,夹薄层粉土,微具层理,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慢,无光泽,均有分布。
6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稍密~中密,很湿,夹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局部多见水平层理,含云母片,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均有分布。
7层:粉土夹粉砂,稍密~中密,很湿,夹水平层理粉砂,局部段粉砂多见,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含云母片,均有分布。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地基土的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数据和室内土工试验指标进行分层统计。
其中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标贯试验及静力触探指标等平均值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指标标准值用统计修正系数乘以平均值而得,统计修正系数按GB50021-2001之14.2.4-2 公式计算。
数理统计中按3倍方差对部分异常样本值进行了剔除处理。
统计结果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相对应的分项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表3。
表1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平均值)注:用于确定砂土密实度的修正值按JTJ240-97第4.2.7条进行修正;用于确定承载力的杆长修正值按附表C.0.1条款进行修正。
统计中剔除了部分数据。
表2 土的压缩、固结指标(平均值)注:用于确定砂土密实度的修正值按JTJ240-97第4.2.7条进行修正;用于确定承载力的杆长修正值按附表C.0.1条款进行修正。
统计中剔除了部分数据。
表3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注:用于确定砂土密实度的修正值按JTJ240-97第4.2.7条进行修正;用于确定承载力的杆长修正值按附表C.0.1条款进行修正。
统计中剔除了部分数据。
3.4气象3.4.1气候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临江临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梅雨”、“台风”等地区性气候明显。
气候具有海洋性和季风型双重特征。
3.4.2降水、降雪本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74.1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6~9月降水量就占全年降水量的55%,7月降水量最多,达184mm,12月降水量最少,仅34.8mm,11~1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1%;最大日降水量为287.1mm,平均年降水日数约为122d,4~9月降水日数占全年的58%,7月雨日最多,为13d,12月雨日最少,为7d。
该地区降雪日数较少,历年平均降雪日数6.6d,主要集中在1、2月;历年最多降雪日数为16d,最少降雪日数为0d,初雪最早在11月23日,终雪最晚在4月13日。
3.4.3风况本地区常年风向以东南风为主。
最大风速26.3m/s(NE,1960.7.27),瞬时最大风速30.4m/s (SW,1975.7.14);多年平均风速3.1m/s,一年中以3、4月份风速最大为3.5m/s,9、10月份最小为2.7m/s。
1949年~1997年本地区受影响的台风共计110次,平均每年2.4次,台风风力一般6~10级,最大11级。
3.4.4雾况本地区平均雾日为30.9天左右,历年最多达60d,持续到上午8时后的雾日年平均为8天,出现频率低,时间短。
根据以上自然条件,同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实践,本工程施工期间内10~4月份每月有效施工天数按22天计,5~9月份每月有效施工天数按20天计。
3.5 工程等级本工程水工建筑物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裂度为Ⅵ度。
4、工程特点分析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结合施工设计图纸、设计总说明等资料,我方认为本单位工程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和难点:4.1、本工程的特点是预埋件数量多品种杂,对测量定位及工程质量的要求较高。
轨道梁及周边附属设施必须与工艺部分进行联测,精确定位。
工程涉及到电气、消防、自控等工艺配套工程,需要业主方统一协调管理。
4.2、雨季、冬季砼施工。
由于本工程进度要求以及本地区雨季、冬季气温条件,大部分砼施工需在雨季和冬季进行,无形中加大了施工难度。
因此我们针对雨季、冬季施工特点,制订了砼雨季、冬季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
4.3施工关键点:(1)各条轨道轴线的准确定位及各轨道间的相对距离满足门机设备行走要求;(2)预埋件安装位置及轨道安装精度控制;(3)混凝土质量控制。
5、工程的质量目标5.1 质量目标保证将完全按照合同条款、设计要求、技术规格书及业主的动态管理进行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按质量体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质量管理,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等级。
5.2 质量目标具体指标工程竣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