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医务人员水平较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导致个人负担过重。
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活动,不仅对我们医学生了解基层医院的工作有益,还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所了解,又对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根据学校《关于暑期社会调查的通知》中的要求以及调查的方便,我对卫生医院和服务有限公司企业单位医疗中心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内容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医务人员学历、职业资格、性别、年龄等情况;(2)医务人员构成情况(即有几名医生、护士、药师);(3)工资待遇;(4)医院经费投入;(5)基本药物制度使用等等。
2.结合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对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看法。
四:调查时间xx年8月12日--xx年8月16日五: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并对于加以分析,我发现无论是从卫生人员数量还是学历层次上都应提高。
值得赞扬的是:虽然收入和基本待遇方面不是很好,医务人员们依然默默地在工作着。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一.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制定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改革和奖励举措,切实采取优惠措施。
在“进得去,出得来,优惠多”政策的感召下,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就业。
二.学校要形成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还要开展医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又要加强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艰苦创业教育。
三.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经费,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
四.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培训医务人员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落实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的政策等措施,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六:调查结果感悟本次调查让我收获颇丰,我看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实状况,发现了医药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急待发展的一面,找到了新的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深深被基层医务工作者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
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在大城市大型医疗机构蓬勃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只有占全国人口多数的人民的医疗服务问题解决好,我们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真正称得上蓬勃发展。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篇二」半年以来,在院方和师傅的领导下,坚持以为病患解除痛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带领医疗队全体队员,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作为医疗队队长及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
好的方面:一、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
坚持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
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为每一位患者诊断及复诊,认真对待每一例针推理疗,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二、和谐关系,努力搞好团队建设作为医疗队队长,搞好团队建设,团结好每一位队员,并为队员排忧解难是义不荣辞的责任。
半年来,紧紧围绕团队建设、团队和谐关系、团队规章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为队员协调和处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了作为医疗队队长的作用。
三、为保证我院的高疗效,积极帮助同事提高医疗水平为提高我院的总体医疗水平,积极帮助队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每日晨会为队员们解答在治疗时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得到了健康。
每日坚持巡视房间,帮助队员确定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计划,使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
不足之处:一、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还必须进一步的提高。
二、社会交际能力还需要大力的加强。
三、语言、口才能力还需要大量的提高。
半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队员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以医悟道,以道达人,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篇三」20xx关于基层医疗状况的寒假调查报告寒假及至,想想寒假的时间也不能错过,也能让自己充实下,把所学的知识引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便到附近的卫生院帮忙,顺便学习下临床医学知识,让自己更好的消化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加强我们医学生对目前的医疗现状的了解,出来帮忙做些医疗卫生服务性工作或实践活动,同时可调查基层卫生环境状况、基层医疗设施设备调查及卫生改革需求以及基层中疾病谱的变化、城乡医疗卫生的差距,并分析各类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个人见解。
(一) 基层卫生环境状况调查在实践中我是最有感受的了,200平米的房子中,分有:问诊区、注射区及配药处,特别冬天没有暖气只有几个火炉,每到病人过来都是坐着围着火炉打针注射,挤挤的一屋子人试问这样的环境能适合病人注射药物以及很快恢复病情呢?有了良好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在注射药物也能感觉像家里一样或者说比家里还温暖,那么我想病人的病情也会随之恢复的要快,那么医生的用药也可以少点,也可减轻病人精神上的负担,故此基层中的医疗卫生环境也是急需解决的。
我们从卫生部官方的网站的获悉我国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到20xx年将总投资1000亿元,主要用以基层医疗机构的完善建设。
从多方面了解到,我国优势医疗资源(包括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配置)一般都集中在城市医院中,<莲山>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普遍存在着业务用房不足,房屋紧缺现象。
诸如此类乡镇卫生院每日来应诊的人日益增长,而医院面积却只有那么大区域,要看病还得挤在注射区,由于空间有限,进而卫生院的'卫生环境状况也欠佳。
(二) 医疗设施设备调查诸如我们普遍的乡镇卫生院,其中的设备有x光机、心电图机以及三大常规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乙肝化验检查设备,但有关外科的设备都寥寥无几,这也是一项缺陷,这不仅仅是设备的进出口问题而且关系到医务人员能否正确熟练掌握哪些技术,基层医疗卫生院设施设备的引进及改进亦是我们需关注的问题。
从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得知,国家将大力启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规划中将支持全国约20xx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和24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
从多方面了解到,基层医疗中不是设备不齐就是设备严重老化,卫生部曾发布,指出县级医院要求配置x光机、超声诊断仪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配置心电图机、 B超等设备,乡镇卫生院需要配置x光机等,这意味着国家把基层医疗设备建设放在了相当高的位置,无论是政策的倾斜,还是财政的收入,这都大大拉动相关设备的需求量,而市场上却缺少医疗设备交易的机构,为此医疗市场需求将被唤醒,设备配置开放,医院达标改建,必将会带来基层医疗市场的繁荣,基层医疗将大有可观,有了设备企业的发展,医疗机构必然会随之乐观起来。
据调查山西、陕西许多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有的甚至连业务用房都没有,医疗设备设备匮乏陈旧更不要说配置心电图机等基本的医疗设备了,故此医疗设备是决定诊疗技术手段的重要措施。
(三) 基层医疗中卫生改革需求现如今我乡镇已经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减轻病人看病贵的想法,如病人可在指定的顶点卫生院就诊,若是门诊治疗则每天可减免三十元的医药费,若是住院治疗则既可报销百分之八十的医药费,若是在县级医院就诊住院则报销百分之五十,市级医药则报销百分之二十,低保户既可全免,这样的措施实则为病人带来福音,不仅收容了病人到指定的卫生院就诊,同时也给病人减免了医药费,让其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大大改善,为此医疗卫生改革是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医疗卫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容,如何去审视这一系列问题,那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适应卫生改革需求,培养使用性医学人才间接的进行了医疗卫生改革。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处于一个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发展时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从规模和结构质量控制,课程改革,定向培养,毕业后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医疗改革的进程。
(四) 基层中疾病谱变化及原因目前各类疾病的疾病谱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世界上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医学界重点防范的各类传染病已退居第二位,心脑血管病和抑郁症等病症则位居榜首,据专家介绍,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键关于健康定义的人们群众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从基层的主要疾病谱看,病种已低级系统居首,消化系统次之,循环和伤害受伤者位居第三,第四位,在20xx年前传染病位居第五,20xx年后第五位则为肿瘤,居首位的疾病在1998年前位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1999年开始则为胆结石、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肺癌、胃癌等在逐年前移,住院中的系统疾病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精神神经障碍、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肿瘤等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
为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特点,为今后的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疾病谱的改变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变化及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故要想健康还得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五) 城乡医疗卫生的差距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表现在应就诊和未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比例上,20xx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五十七,农村为百分之四十五,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二十七,农村百分之三十,在出院患者病情未痊愈就主动提出要出院的占百分之四十三,自己要求出院患者农村百分之六十七是由于经济困难而城市只有百分之五十三,尽管中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这些差距有桑重要的根源:第一: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的差距,医务工作者的报酬和收入持钩,影响了贫困农村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结果把农村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进行分析,收入差距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大多数地方富裕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城市不相上下,而在中西部的贫困农村,这些问题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