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企业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篇一摘要: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重要环节,绩效反馈则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却普遍存在重考核轻反馈的情况,导致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本文将通过分析绩效反馈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在绩效反馈中的问题,提出搞好绩效反馈的对策和建议,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绩效反馈;问题;重要性;对策;建议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直接为薪酬发放、人员晋升、员工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

其中,有效的绩效反馈则是重中之重,它将为员工工作改进,完善考核方法,提升考核意义,强化考核作用,对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将考核片面化,忽视考核中绩效反馈的重要性,极大的弱化了绩效考核功能的发挥。

1绩效反馈的定义及重要性反馈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

绩效反馈是指,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对象,绩效考核将失去其重要的激励、奖惩和培训的功能。

因此,有效的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的作用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绩效反馈可以促进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绩效考核结果关系被考核者的切身利益,其公正性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绩效反馈可以通过程序让被考核者主动了解考核结果,通过有限的沟通来减少考核过程中的负面因素,促进绩效体系的完善。

1.2绩效反馈可以改善被考核者的绩效绩效考核的结果对于大多数被考核者而言只是结论化的信息,他不知道结论产生的过程和由来,这就需要通过绩效反馈,让考核者全面地介绍被考核者的绩效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2绩效反馈常见问题2.1绩效反馈缺失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未把绩效反馈作为绩效管理体系中必要的环节予以重视,导致绩效反馈的缺乏,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制度的设计者就没有认识到绩效反馈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制度流程设计上就造成了缺失;二是绩效考核的操作者意识、技能培训不足,还未将绩效反馈看成绩效考核的有效组成部分,也还未意识到绩效反馈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或者技能水平不足,导致绩效反馈流于形式。

绩效反馈的缺失必将导致绩效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考核阶段,缺乏反馈带来的沟通、交流和改进建议等,使绩效管理成为考核手段,增加员工对考核的不满、抵触等情绪;同时,反馈的缺失使管理层缺乏改进绩效考核计划和指标的信息,导致下阶段计划和指标的不科学进而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

2.2绩效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绩效反馈的基础是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失真无疑会增加绩效反馈的难度,然而,准确地评价一个员工的绩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企业绩效评估并不是那么好。

绩效反馈是存在于多个绩效管理周期间的持续性活动,需要多次沟通才能完成,而非个别管理者认为的仅限于考核完成后的面谈。

只有采用多次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员工充分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绩效改善计划的完成情况等,从而顺利达成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2.3执行者绩效反馈技能欠缺绩效反馈需要每位管理者的执行和推进,但实际工作中,管理者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管理艺术不足等都会导致绩效反馈落实效果的不确定性。

在实际执行绩效反馈时,管理者的主观偏见会导致考核结果不公平,让员工误解考核的客观性;“老好人”思想会使绩效反馈流于形式;被考核者的自我防范心理,对考核结果的不认同会阻碍其反省自我,弱化考核作用。

3绩效反馈的建议绩效反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认识到绩效反馈的重要性和问题,改进反馈需要从系统各方面入手共同改进。

3.1完善绩效考核,保证结果公正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则源于有效的考核体系。

选取考核者应遵循信息易获取原则;考核单元确定需要明确考核层次;考核周期则需要考虑绩效积累性。

总的来说考核体系的建立一定要贴近企业实际,因岗而定,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结果的公平、有效。

3.2固化绩效反馈流程,提升绩效反馈效果企业可以通过制度流程和记录表格的形式,规范内部绩效反馈的流程。

绩效反馈前期要做好三个准备:一是考核资料、问题分析和反馈提纲的准备,二是提前通知被考核者,让他们做好自我问题、原因、改进方法的思考,三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绩效反馈中要做好三个记录:一是被考核者存在的问题,二是被考核者对问题的认识,三是达成绩效共识。

绩效反馈后要做好三个总结:一是总结被考核者,二是总结反馈的效果,三是总结反馈的问题。

通过固化绩效反馈流程,减少绩效反馈中的不规范行为,提升绩效反馈效果。

3.3加强培训提升管理者绩效反馈水平绩效反馈依靠管理者的执行,管理者的执行水平直接关系绩效反馈工作的效果。

企业的绩效考核主管部门既要加大对绩效反馈的作用和意义的宣贯,同时还需加大绩效考核技巧和管理艺术类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管理者对绩效反馈工作的认识,同时增强绩效反馈水平和能力,确保有效地发挥绩效反馈的作用。

3.4缓解员工的自我防范心理员工的自我防范心理也是阻碍绩效反馈的重要因素,企业首先应通过文化宣传,让员工认同绩效考核,明白绩效反馈的目的是帮助和指导自己,转变思维,避免抵触;其次,管理者要认识到自我防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当员工这种心理极强时,要善于通过改变形式,转换方式等方法来缓解;最后,引导员工换位思考,促使被考核者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结果。

4结语总之,作为绩效考核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绩效反馈,起着升华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日常管理的执行者还是被考核者都需要认识到绩效反馈的意义和作用,将绩效反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才能保证绩效反馈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1]王少东,蒋晓光.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2]孙琳.走出绩效反馈面谈的困境[J].太原科技,2006(4).[3]田家华,张光进,姜炜.论PA的一项棘手工作:绩效反馈[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张斌,张银香.论绩效反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22).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篇二摘要:句容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启动绩效管理和全成本核算管理项目,探索一种以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为基本定位,达到提升整体效益与员工利益同步成长的方式,进行稳中求变的绩效管理变革。

关键词:公益性;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句容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启动绩效管理和全成本管理项目,探索一种以“公益性为导向的提升整体效益与员工利益同步成长”的方式调整分配制度,刺激临床科室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管理,进行稳中求变的绩效管理变革。

此项变革2015年6月1日执行后,在员工中反响较好,取得初步成效。

1背景1.1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不清晰取消药品加成后,在政府财政补助不到位的情况下,要维持医院正常运营,对业务科室绩效考核分配时仍然重视经济运行状态的考核,未能真正体现公立医院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1.2岗位系数设定粗糙缺乏科学性我院绩效考核制度2010年开始执行,业务部门绩效系数参考于当时的周边医院,行政后勤科室参照业务部门绩效工资平均水平,按一定比例下调,未能与工龄、学历、职称、岗位难度等挂钩,中高层岗位系数存在随意性和人为因素。

1.3二次分配存在“大锅饭”现象科室二次分配过程中缺乏针对员工工作绩效考核的科学依据,科室内部平均化分配突出,导致能力强的员工不满,能力差的员工感觉很好,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

1.4考核止步于科室对全员日常行为缺乏有效管理,未能与医院文化相协调,医院目标与个人行为脱离,部分职工完全不知道或不关心医院发展目标。

1.5绩效工资核算未将成本控制纳入考核范畴考核指标中缺乏关于成本控制的经济指标,不能通过医疗效率考核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乃至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的目的。

1.6绩效考核由财务科统一核算未设绩效管理部门对考核分配进行监督、指导,运行后出现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及配套完善。

综上所述,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收入,已经刻不容缓。

2做法我院此次绩效管理体系变革从调研出发,强调以公益性为导向,以建立本地患者最满意的医院为愿景,通过绩效管理有效分解并执行战略目标和计划体系,解决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关键障碍因素,保障战略目标实现。

2.1建立《IOE关键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三级指标全过程管理人人参与人人被考核IOE(整合、优化、提升IntegrationandOptimizationtoEn-hance)绩效管理是将个人目标与医院整体目标及科室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具。

通过制定一定的考核标准,定期考核,使各级管理者及时了解下级员工的工作状态及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为员工的晋升、降职、外出进修等提供依据。

2.1.1绩效指标设计体系:从规范医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科研创新、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效率取酬的分配机制。

加大对医疗安全、医疗质量、药品占比、医疗收费、医保违规、环境卫生等监测指标的设定,全方位促进医院各项工作。

对中层以上人员实施月度关键考核+年度关键考核,实施年度末位淘汰制,增进团队活力;员工考核以月度为主,加年度专业技能考核考试。

2.1.2在针对每个岗位设置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标准中,体现出个人(工作数量、服务效果、经营收入、质量安全)、团队(科室)(患者满意度、业务收入、科室经营、安全服务、工作数量)、全院(收入、成本、安全、服务、技术)的绩效考核标准。

以上一年为基数,通过各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衡量每个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

对院长实行年度考核;对临床科室主任的指标设定涉及到科室经营、效率、质量、安全、服务;对职能科室的中层领导的指标设置涉及到对主管工作的管理职能。

针对医院的短板也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岗位也进行了指标设定。

比如:对手术等级不同问题明确比例系数给予科室参考执行,依据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等级分为四级,以一级手术为标准值作为换算标准,二级手术换算一级手术为1∶1.5,三级手术换算一级手术1∶5,四级手术换算一级手术1∶8,个人参与手术台次按主刀1、一助0.6、二助0.4计算。

对特殊科室如急诊、ICU 等科室设置危重病人工作量奖,对一级护理率>20%,每增加5%按照正常出勤人数护理每人增加80元、医生每人50元,按月度计算,所得奖励金额纳入本科室医生、护士绩效工资总额中,实施二次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