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充血、淤血、出血、血栓、栓塞、梗死等的病变特点,能正确识别其眼观变化和镜检变化大体标本和显微镜标本的形态特征。
二、实习材料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幻灯片、CAI课件、挂图、光学显微镜、幻灯机、显微图象投影和分析系统等。
三、实习内容与步骤
(一)肾充血
1.材料急性猪丹毒或兔出血症(兔瘟)病兔的肾脏及肾脏急性感染或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早期病例的肾脏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肾脏稍肿大,全肾呈鲜红色,夹杂有灰色的云雾状斑纹,被膜容易撕脱。
切面上皮质部鲜红色,颜色比髓质部深,呈鲜红色而且斜对光时像大头针帽突出。
3.镜检单纯肾充血时仅可见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充满血液。
肾小囊腔狭窄,腔内有少许红染的均质物(血浆)。
肾小管无明显变化。
(二)急性肺淤血
1.材料急性感染、中毒引起左心急性心扩张和功能不全时患病动物的肺脏及牛、羊等动物急性胃肠膨胀时的肺脏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病变呈全肺性,肺脏膨隆,暗红色至黑红色,手感沉重,致密。
切开时,流出大量黑红色较稠的血液,可能还混有泡沫。
肺小叶间隔增宽且呈胶胨样。
3.镜检⑴肺泡壁毛细血管及小静脉高度扩张,充满红细胞。
⑵肺泡腔内、小叶间隔以及支气管腔内可能有一些红染的均质物(漏出的血浆)和少许红细胞、巨噬细胞。
(三)肝淤血
1.材料急性肺淤血、水肿患病动物(如急性肺疫病猪)的肝脏(急性肝淤血)和心瓣膜病、心包疾病(牛创伤性心包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猪喘气病、间质性肺炎等)患病动物的肝脏(慢性肝淤血)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急性淤血时,肝体积略增大,边缘钝圆,呈暗紫红色,质脆易碎。
切开时流出黑红色的血液。
切面上,小静脉扩张,肝小叶中央部呈暗红色圆斑(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
慢性淤血时,淤血的中央静脉及邻近肝窦区域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的肝实质呈黄色,因而肝切面呈红黄相互交错的斑纹,状似槟榔子的剖面。
这种变化的淤血肝脏称为“槟榔肝”。
3.镜检①轻度淤血时,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和靠近中央静脉的窦状隙均扩张,充满红细胞。
②严重淤血时,中央静脉及窦状隙高度充盈血液,其管壁已难以确认,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不同程度的萎缩甚至消失。
小叶周边部的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轮廓清晰的空泡(脂肪变性)。
③慢性淤血的肝脏,小叶中央部肝细胞消失后,网状纤维胶原化,可见红染的胶原纤维向小叶外周伸展,成为淤血性肝硬化。
(四)出血
1.材料各种动物败血症中毒时不同部位各种形式出血和各种动物非传染性疾病和机械性伤害时各种形式出血的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①淤斑及淤点:在皮肤、黏膜及浆膜呈鲜红或红色斑点状。
大斑点称为淤斑;小斑点称为淤点。
皮肤、黏膜上的淤斑带紫色者称紫癜。
②血肿:在皮下、腹膜下、肾包膜下、肌间、脏器内,甚至脑组织内等部位形成的血肿为分界清楚的全血凝块,暗红或黑红色。
较大的血肿,剖面常呈轮层状,还可能有未凝固的血液。
时间稍久的血肿块颜色渐退,其外围带有纤维组织包囊。
③积血:各种浆膜腔和体腔如胸腔、心包腔、腹腔、鞘膜腔、脑室、肾盂等腔体均可发生积血,血量多少不等,常混有凝血块。
时间较长者因出现机化而在浆膜面上生长出绒毛状的灰白色纤维组织,后者甚至造成腔内器官黏连或腔室闭锁。
(五)动脉血栓
1.材料马前肠系膜动脉干和回盲结肠动脉,因戴拉风线虫幼虫寄生所致慢性动脉炎和动脉瘤和其他动物的动脉血栓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动脉的病变部增大,呈球形、纺锤形或圆筒形等。
病变部动脉壁明显增厚,其内膜上附着大小不等的血栓。
血栓呈黄白色、黄褐色至红褐色,表层的血栓可以剥脱。
3.镜检①病变早期,病损处动脉内膜缺损,附着小的白色血栓块。
红染丝网状纤维素形成珊瑚状梁架,其空隙中充满白细胞、血小板及其碎片。
血栓内可见虫体。
②在较后期,血栓内有肉芽组织长入,逐渐被机化。
(六)血栓机化
1.材料猪慢性猪丹毒心内膜炎时心瓣膜的赘生物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心瓣膜上有形状不规则、状似花椰菜的赘生物,质地较脆而硬,与瓣膜或心壁牢固相连,不易剥离。
在切面上,表层为黄白色的血栓,深层可见从瓣膜长入的灰白色致密纤维组织条索。
3.镜检①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表面是血栓,由纤维素梁架及崩解的白细胞组成。
②赘生物基部有肉芽组织自心瓣膜内长入血栓内。
(七)栓塞
1.材料牛或马溃疡性心内膜炎时的肾脏和家兔实验性肾脂肪栓塞的肾脏标本与病理切片。
2.镜检肾栓塞多见于肾小球和皮质部间质的小血管内。
栓塞的肾小球大部分毛细血管网扩张,管腔中充满栓子。
心内膜炎继发的栓塞,栓子为内含蓝染细颗粒状菌块的血栓物质。
脂肪栓塞时,在苏木素-伊红染色中血管内的脂肪栓子被溶去而只留下空泡;在脂肪染色的切片中,可清晰看到染成特定颜色的圆形和椭圆形脂肪栓子堵塞着血管。
(八)肾贫血性梗死
1.材料慢性猪丹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牛,以及亚急性或慢性心内膜炎患病动物的肾脏梗死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肾梗死灶在皮质部呈锥体形,底端朝着肾表面,色灰白或黄白,界限清楚;大小不一,常见的为小指甲大;稍隆起、硬实,有红色的出血和炎症反应带环绕。
在肾纵切面上,黄白色的梗死灶大小不一,但都呈三角形。
3.镜检①梗死灶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界及细胞内微细结构已不清晰,胞核呈溶解、固缩或破裂状态;肾小管及间质的结构模糊不清,残留的结缔组织细胞肿大淡染。
②梗死灶的外周有充血、出血及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此即出血和炎症反应带。
后期的梗死灶其外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梗死灶内亦见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
③梗死灶炎症反应带外面的肾组织一般仍正常,可供观察时对照。
4.鉴别淋巴白血病:猪淋巴白血病时在肾皮质部的转移瘤块,呈界限清楚的灰白色结节,大小不一,可达指头大,其周围常有出血带围绕,肿瘤内也有出血。
因此无论在肾切面上或表面部与梗死灶相似。
但肿瘤灶在切面上是近圆形而不呈三角形,分布位置无一定规律。
(九)脾出血性梗死
1.材料急性猪瘟病猪的脾脏梗死标本与病理切片。
2.眼观脾脏体积正常或稍增大,其边缘或表面有暗红色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隆起的或略高于周围组织的梗死灶,分界清楚,质度硬实。
梗死灶多时,可互相融合。
切面上见梗死灶呈结节状或圆锥状。
锥体状的梗死灶底部位于表面,尖端指向脾脏中心。
梗死灶黑红色,但中央色稍淡,较干燥,无光泽,脾结构轮廓尚能辨别。
梗死灶周围有暗红色的出血性浸润带。
3.镜检①梗死区内小梁尚可分辨。
病变初期,脾小梁轮廓尚存,后期则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崩解,甚至所有组织呈均质红染的无结构物,其间混杂核碎片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②梗死灶的外围有严重的出血及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
偶而见橙黄色的针形血质聚集。
③梗死灶内及梗死区附近的白髓中央动脉及其分枝血管的内皮细胞肿胀,管壁均质红染增厚,致血管内腔狭小或闭塞。
④后期梗死灶内及其外周部血管外膜以及小梁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4.鉴别脾血肿:病变通常称黑红色硬块,但分布无特定部位,一般为球形,不呈锥体状,较大的血肿在切面上呈轮层状。
四、作业
1、观察充血、淤血、出血、梗死等器官或组织的大体标本,描述其眼观病变特征。
2、绘出肺淤血、肝淤血、肾梗死显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