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曾国藩名言语录篇1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2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曾国藩名言语录篇2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

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4、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

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6、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7、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8、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9、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10、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__晓喻世人。

11、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工夫。

12、我们互相砥砺,重要的是应当以声望超过实情为切戒。

13、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做法。

14、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

——《曾国藩书信》。

15、军事以气为主,瀹去旧气,乃能重生新气。

若不改头换面,长守此坚壁,以日夜严防而不得少息,则积而为陈腐之气,如败血之不足以养身也。

——《曾国藩书信》。

16、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曾国藩家书》1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家书》18、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

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曾国藩家书》19、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曾国藩家书》20、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曾国藩家书》21、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

——《曾国藩家书》22、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曾国藩家书》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

然谁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

——《曾国藩家书》24、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25、切不可浪掷光阴。

——《曾国藩家书》26、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曾国藩家书》。

27、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曾国藩家书》。

28、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曾国藩日记》。

29、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

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3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曾国藩31、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

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曾国藩3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曾国藩34、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曾国藩35、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曾国藩36、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

何也?见善不明耳。

——曾国藩37、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曾国藩38、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39、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

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4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4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4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43、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4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该矫俗。

45、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

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曾国藩46、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

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47、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48、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49、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50、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

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

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

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51、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52、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3、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54、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5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名言语录篇3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3、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4、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5、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6、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

——《曾国藩书信》。

7、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

能实,则渐平矣。

——《曾国藩书信》。

8、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10、意尽则止,辞足则止。

——《曾国藩家书》11、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12、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家书》13、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

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14、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曾国藩曰记》。

15、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1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1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曾国藩18、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

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9、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曾国藩2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

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

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

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23、无好小利。

——曾国藩24、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

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曾国藩25、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曾国藩26、花言巧语取悦人,只是扰乱了自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曾国藩28、养生以少愤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9、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3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名言语录篇4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