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交通汽车新技术的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交通汽车行业有了很大进展,以智
能网联汽车、车联网为基础的车路协同应用发展迅速,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各地自动驾驶测试场、测试道路建设,形成了跨交通管理、信息通信、交通运输
等领域的技术探索、车联网建设应用的协同融合发展态势。
本文首先分析智慧交
通发展背景,其次探讨智能交通助力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内容,最后就智能汽车
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交通;汽车新技术;发展研究
引言
交通智慧化是未来人工智能最有效的体现方式,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智能领域。
现代科学技术在交通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即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电
子信息技术收集路况等基础信息,加以网络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经智慧化终端
系统对数据处理,最终数据由大数据处理平台分发利用,使各交通元素实现互联
互通与智慧化协同,建立服务交通运输的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人、车、路的统筹调度与资源共享,实现高效率运输,以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
过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1智慧交通发展背景
2008年,IBM便提出了“智慧地球”理念,随后演变出了“智慧城市”。
发
展“智慧城市”需要发展“智慧交通”,因而“智慧交通”理念也相继出现。
就
目前而言,智能交通系统已发展推进了多年,但因技术的限制,未能做到真正意
义上的自主自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生活要求,智
慧交通应运而生。
智慧交通在已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加以先进科学技术的
应用,实现了交通智慧化,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最终在人工
智能技术的思考决断下,实现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的感知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智能终端高效协同运行。
智慧交通需要建立一个具备判断能力、创新学习能
力、自主自控能力的智慧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智慧交通的目标是通过智慧交通网络系统,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有效利用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交通安全,促使交通系统高效运行,为畅通出行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一切建设都是围绕人的高效出行服务的,从长远来看,其建设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既能有效利用资源,达到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又能有效解决各路段的通行能力。
智慧交通运输体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交通运输的多个领域,如智能通行收费系统(ETC)、路况告知、事故报警、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
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带动智慧化基础设施研发、智慧化运输服务提升、智慧化决策监管强化。
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发展智慧交通大有可为。
2智能交通助力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内容
2.1汽车无人驾驶技术得到发展和运用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在汽车上方对感应装置进行安置,从而能够使得汽车对道路行驶环境进行探测,并且能够自主将出行计划行驶路线设计出来。
2.2助推汽车自动驾驶巡航技术发展
人们说的智能汽车,就是在一般汽车的基础上加入了先进的传感装置元件以及数据分析系统,而且经过这类车载传感装置以及信息纵断处置实现人、车、路三方的信息互换,最后让车辆得到环境感知能力,可以自动在路面开展巡航。
交通只能话不但需要车辆可以自主巡航,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巡航科技一定要符合智能交通的标准。
安全性是车辆自主巡航的重点,将自动巡航的安全性做好旧须要汽车有着先进的防撞系统。
2.3关键标准规范制定
在现阶段车路协同应用中,智能网联车企、车联网服务平台对路侧红绿灯实时状态、交警指挥中心的交通管控信息、管制信息、事件信息、施工信息等需求最为迫切。
为支撑车联网建设,从中心和路侧层面,公安部专门组织制定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求》(报批)、《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GA/T1743-2020)。
标准的制定规范了交管
平台(中心)、路侧设施与车联网交互的通信要求、信息格式、消息内容,可以有效指导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车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扩建的实施。
《道路交通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求》规定了道路交通管控与信息服务系统、路侧边缘管控终端与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路侧单元、智能网联汽车等进行车路协同信息服务的总体架构、安全要求、功能要求、交互接口实现、信息与数据对象等。
适用于车联网、车路协同信息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与应用。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GA/T1743-2020)规定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的通信要求、信息格式与消息内容。
信号机推送的信号控制状态、动态交通标识、信号控制参数、交通状态、车辆运行状态信息、交通事件信息共6大类11项数据,支撑车内信号灯、标识显示、车速引导、交通警示等应用。
适用于面向车联网应用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
2.4高度自助无人驾驶阶段
对于高度自主无人驾驶来说,是指车辆可以在一切道路情形之中,自主落实汽车的驾驶任务。
在这样的模式之中,驾驶员并不用直接控制汽车,换句话说,欠缺驾驶员抑或是乘客,是该阶段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特质。
3智能汽车发展的技术驱动力分析
3.1互联互通是智慧交通的关键
智慧交通平台需要实时数据交换,未来必定走向基于大数据的服务与管理。
每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都是大数据平台的一个传感器。
每辆智能汽车将收集的数据依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整理成数据资源,并上传云端储存,通过物联网建立互联互通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路—标准物”“路—车”“车—车”闭塞环节,实现最终的互联互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和普及,先进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融合逐渐深入。
同时,伴随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要组织协调好不同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做好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建设,打破关联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发挥智慧交通在产业带动方面的驱动作用。
将来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模式也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3.2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按照中国专利法的具体分类,从广义层面上来说,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这三种。
就第一种来说,指的是根据产品和所提出来的新技术方案;就第二种来说,指的是围绕着产品的形状和构造所运用的新技术方案,其有着并不太高的技术创新层级;就第三种来说,指的是对新设计进行保护,并非保护技术,从严格层面上来说,这一方面的内容应当被称作专利设计,而并非专利技术。
3.3大数据安全是智慧交通的重点
“大数据”这一概念出现于近些年,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本文所述“大数据”泛指智慧交通平台运行所需的数据集合,涵盖道路信息、车辆信息、环境信息、交通信息等。
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体现在数据来源广泛、体量大、蕴含的信息丰富,需要一种更先进的处理模式加以数据整合。
大数据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智慧交通能否安全平稳运行,包括信息资源安全及错误信息查找纠正。
信息资源安全可从大数据信息的发布、存储、收集以及使用四个方面全方位监控,做好信息资源加密、云数据平台安全隔离等技术措施。
信息资源库中错误信息查找与纠正,需依靠人工智能与现场核查等方式及时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车联网发展的推进,车联网、车路协同的规模应用,必须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除了设备本身的运行安全稳定要求、系统服务稳定性外,至少要重点考虑通信链路安全、设施安全接入、信息安全验证等安全能力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以上安全需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公安交管智能管控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和认证方法的国家标准,为下一阶段车联网、车路协同安全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关于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研究[J].法制博览,2022(23):26-28.
[2]乔英俊,赵世佳,施敏,等.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及体系构建[J].汽车工程学报,2022,12(03):228-235.
[3]孙超,黄愉文,张凯,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趋势分析及发展思考[J].城市交通,2022,20(0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