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五、计算分析题:1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 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 5 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 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 4 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 件,销量为件,单位售价为40 元;1000 600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地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解:1、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 元(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 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 元(4)贡献边际=40×600 - (22×600+4×600)=8400 元营业利润=8400- (4000+1000 )=3400 元2 、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 元(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 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 元(4)营业利润=40×600 -15600-3400=5000 元2 、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地产量分别为30 000 件与24 000 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 件与30 000 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 元/ 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 5 元/ 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地发生额为180 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为固定性地,每年发生额为25 000 元;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地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解: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营业收入300 000 450 000变动成本100 000 150 000贡献边际200 000 300 000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180 000 180 0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5 000 25 000固定成本合计205 000 205 000营业利润-5 000 95 000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营业收入300 000 450 000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110 000本期生产成本330 000 300 000期末存货成本110 000 50 000营业成本220 000 360 000营业毛利80 000 90 000营业费用25 000 25 000营业利润55 000 65 0003、已知:某厂连续两年地产销量、成本与售价等资料如下表:资料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生产量(件)8 000 10 000销售量(件)8 000 6 000单位产品变(元)动成本15 15固定性制造费用(元)40 000 40 000推销与管理成本(元)10 000 10 000单价(元)40 40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地营业利润第一年为元,第二年为元,存货按先进150 000 100 000先出法计价;要求: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地各年营业利润;解:1、第一年地营业利润差额=0-0=0第一年完全成本法地营业利润=150 000+0=150 0002、第二年地营业利润差额=(40 000 ÷10 000 )×4000 -0=16 000第一年完全成本法地营业利润=100 000+16 000=116 000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位为10 元/ 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 4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 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元,全部系固定性地,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地产销6 000量资料如下表:资料单位:件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量00 2 000 本期生产量 6 000 8 000 4 000 本期销售量 6 000 6 000 6 000 期末存货量0 2 000 0要求:(1)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5)用差额简算法验证完全成本法下地各年利润;解:(1)变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单位产品成本 4 元 4 元 4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4+24000/6000=8元4+24000/8000=7元4+24000/4000=10 元单位产品成本(2)变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0 元4×2000=8000 元0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0 元7×2000=14000 元0 元(3)变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0 元0 元8000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0 元0 元14000 元(4)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营业收入60 000 60 000 60 000变动成本24 000 24 000 24 000贡献边际36 000 36 000 36 000固定成本30 000 30 000 30 000营业利润 6 000 6 000 6 000 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营业收入60 000 60 000 60 000营业成本48 000 42 000 54 000营业毛利12 000 18 000 6 000营业费用 6 000 6 000 6 000营业利润 6 000 12 000 0(5)利用简算法计算得: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 元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 =( 24000/8000 )× 2000 -0=6000 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元经验证,结果为正确地;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五、计算题:(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 、B 、C 、D 四种产品地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利润 (或亏 损) 产品 名称销售 数量销售收 入总额变动成 本总额单位贡 献边际固定成 本总额( 1) ( 2) A 20000 5 4000 6000 ( 3) (4) B 1000 20000 8000 -1000 (5) ( 6) C 4000 40000 20000 9000 ( 7)( 8)D30001500024000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 1)、( 2)、( 3)、( 4)、( 5)、( 6)、( 7)、( 8)表示地项目;(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 成本率为 60%;1998 年销售收入为 1000 万元,税前利润为 100 万元,变动要求:( 1)计算该公司 1998 年地固定成本;( 2)假定 1999 年该公司只追加20 万元地广告费, 其他条件均不变, 试计算该年地固定成本;( 3)计算 1999 年该公司保本额;(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 1997 年销售量为 8000 件,单价为 240 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 150 元,该企业计划 1998 年利润比 1997 年增加 10%;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 如下:19 800 元,三种产品地有关资料品 种 销售单价(元)销售量(件)单位变动成本(元)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100065700要求:( 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地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地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五) 已知: 某公司 1998 年销售收入为 180 000 元,销售成本为 160 000 元,其中固定成本为 88 000 元,若 1999 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 元,产品单价仍为40 元 / 件;要求:(1)预测1999 年该公司地保本点;(2)若1999 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 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六)已知:某公司20%,单位贡献边际为1999 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 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15 元;50%,安全边际率为要求:(1)预测(2)1999 1999 年该公司地保本销售额;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单位售价20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4直接人工7变动制造费用3单位贡献边际6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若直接人工增加25000 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10%,要维持目前地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 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 元/ 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 元,共获税前利润要求:(18000 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 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年地30%;19981)预测1999 年地保本销售量;(2)若1999 年地计划销售量比1998 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习题答案:(一)、(1)(20000-4000-6000 )/5=2000(2)20000-4000-6000=10000(3)20000-8000- (-1000 )=13000(4)(20000-13000 )/1000=7(5)(40000-20000 )/4000=5(6)40000-20000-9000=11000(7)2*3000+15000=21000(8)21000-15000-4000=2000(二)、(1)1000 万×60%=600 万元1000 万-600 万-100 万=300 万元(2)300 万+20 万=320 万元(3)320/ (1-60%)=800 万元( 三) 、(1)240×8000 - 180×8000=480000 元480000×(1+10%)=528000 元180-150=30 元(30×8000+528000)/ (240-150 )=8534 件8534-8000=534 件534 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98 年应增加销售量( 2) 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30*8000-192000=48000 元元98 年应降低固定成本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8000=144 元150-144=6 元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8000 ( 3)( 240*8000-30*8000-528000 98 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 ( 4) 150+( 24000+528000 ) /8000=246 元246-240=6 元98 年应提高单价 6 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 ) 、( 1)甲产品地销售比重 乙产品地销售比重 丙产品地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500×30/200 000=7.5% =1000×65/200 000=32.5%甲产品地贡献边际率 乙产品地贡献边际率 丙产品地贡献边际率=( 2000-1600 ) /2000=20% =( 500-300 ) /500=40% =( 1000-700 ) /1000=30%综合贡献边际率 =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 =19800/24.75%=80 000 元 甲产品保本量 乙产品保本量 丙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 =80000×7.5%/500=12 =80000×32.5%/1000=26元元 元 ( 2)( 2000×60+500×30+1000×65)× 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五)、( 1) 180000/40=4500 件( 160000-88000 ) /4500=16 元/ 件保本量 =(88000+3200 ) / ( 40-16 ) =3800 件 保本额 =3800×40=152 000元( 2)( 88000+7200+52 800 ) / ( 40-16 )× 40=240000 元(六)、( 1)( 50000×15) / ( 1-50%) =1500000 元1500000/50000=30 元/ 件保本量 =50000×(1-20%) =40000 件保本额 =40000×30=1 200 000元 ( 2)固定成本 =15×40000=600000元税前利润 =1500000- 15×50000 -600000=150 000元(七)、( 1)固定成本 =25000/20×6=75007500×12=90000( 2)6/20 ×100%=30%元[4+7 ( 1+10%) +3]/ ( 1-30%) =21 元 ( 21-20 ) /20*100%=5%(八)、( 1) 63000/15=4200 件63000/30%=210000 元 210000/4200=50元 / 件( 210000-63000-18000 ) / ( 50-15 ) =129000/35=3686 件 ( 2)50×4200×( 1+8%) - 15×4200×( 1+8%) -129000=29760 元五、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基期销售收入为100000 元,贡献边际率为30%,实现利润20000 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00 年地经营杠杆系数;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近半年地平均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12000 14212500 13313000 12414000 12514500 10615000 9要求:当7 月份产量为件时,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7 月份产品地总成本与单位成500本;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 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固定成本400000 元,1998160年销售量为10000 件;企业按同行业先进地资金利润率预测1999 年企业目标利润基数;600000 元;已知: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要求:(1)测算企业地目标利润基数;(2)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那些单项措施;4、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 件,固定成本为25000 元,利润为10000 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25000 件;习题答案:1、经营杠杆系数=100000×30%/20000=1.52、总成本=(12000×1+12500×2+13000×3+14000×4+14500×5+15000×6)/ (1+2+3+4+5+6 )+(14×1+13×2+12×3+12×4+10×5+9×6)=19452.38 元/ (1+2+3+4+5+6 )×500单位成本=19452.38/500=38.93、1、600000*20%=120000 元元2 、(1)(400000+160×10000+120000)/ (200-160 )=13000 件(13000-10000 销售量应增加)/10000 ×100%=30% 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2)(200×10000 -400000-120000 )/10000=148 元(160-148 )/160 ×100%=7.5%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7.5%,才能实现目标利润;(3)(200×10000 - 160×10000 -120000=280000 元(400000-280000 )/400000 ×100%=30%固定成本应降低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400000+160×10000+120000)(212-200 )/200=6%/10000=212 元单价应增长6%,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率=(25000+10000 )/10000=3.5=(25000-20000 )/20000 ×100%=25%预测利润额=10000×(1+25%×3.5 )=18750 元第六章习题及答案五、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 A 、B 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 品种地单价为100 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 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 2 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 5 千克/件;B 品种地单价为120 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 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 小时/个,甲材料地单耗定额为 2 千克/个;假定甲材料地供应不成问题;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地决策,并说明理由;2、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 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 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 元),直接出售地价格为20 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 地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地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 5 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地单价为30 元;假定乙产成品地废品率为1%;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地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为否深加工甲半成品地决策,并说明理由;(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 元;(3)同(1),如果追加投入5000 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 ,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3、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零件2000 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元,其中,固A 19000定生产成本为7000 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 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 B 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 元;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 A 零件地决策,并说明理由;4、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 件时地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 元,直接人工11000 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 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 元地目标利润;要求: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地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5、已知:某产品按每件10 元地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 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 ,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7000 件;要求:分别根据以下不相关条件做出为否调价地决策:(1)将价格调低为9 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 件;(2)将价格调高为12 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3000 件;6、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 件;年初已按100 元/件地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 件,该产品地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 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 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 元/件地价格追加订货;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为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地决策,并说明理由;(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 件,不追加专属成本;(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 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 元专属成本;(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 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 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 元专属成本;7、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地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直采购量在5000 件以下时,单价为8 元;达到或超过5000 件时,单价为7 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 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 5 元;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 A 零件地决策,并说明理由;习题答案:一、计算分析题:1、解:开发 A 品种时可获得地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100-60 )/2=20 元/小时开发B 品种时可获得地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20-40 )/8=10 元/小时因为20>10所以开发 A 品种比开发 B 品种更有利;决策结论:应当开发品种;A2、解:(1)差别损益分析表直接出售80%地甲半成品差异将80%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额相关收入30*800*99%=23760 20*800=16000 +776相关成本合计4000 0+400其中:加工成5*800=4000 0本差别损益+376决策结论:应当将80%地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元地利润;3760 (2)差别损益分析表直接出售80% 地甲半成品差异将80% 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额相关收入30*800*99%=23760 20*800=16000 +776相关成本合计8000 0+800其中:加工成5*800=4000 0本机会成本4000 0差别损益-240决策结论:不应当将80% 地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元地利润;240 (3)差别损益分析表直接出售甲半成品差异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额相关收入30*1000=30000 20*1000=20000 +10000相关成本合计10000 0+10000其中:加工成本5*1000=5000 0专属成本5000 0差别损益0决策结论:两方案任选其一;3、解:相关成本分析表自制A 零件外购A 零件变动成本19000-7000=12000 8*2000=16000机会成本2000 0相关成本合计14000 16000 决策结论:应当安排自制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2000 元成本(16000-14000 );A4、解:(1)完全成本法:成本毛利率= (30000+1800) ÷(20000+11000+12000+10000) ×100%=60%目标售价=53000÷500×(1+60%)=169.6元(2)变动成本法:成本贡献率= (30000+10000+1800 )÷(20000+11000+12000 )×100%=97.21%目标售价=43000÷500×(1+97.21%)=169.6元5、解:单位变动成本=10 ×(1-20% )=8 元/件(1)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 ÷(9-8)=8000 件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 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 件与预计销量9000 件所以不应调价;(2)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 ÷(12-8)=2000 件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 件>预计销量3000 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000 件所以应当考虑调价;6、解:(1)绝对剩余生产能力=1200-1000=200 件追加订货不冲击正常任务;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14000 014000相关成本合计11000 0110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 0差别损益3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元+3000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元利润;3000(2)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14000 014000相关成本合计12000 0120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 0专属成本1000 0差别损益200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元+2000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元利润;2000(3)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14000 014000 相关成本合计16000 016000 其中:增量成本11000 05000 0机会成本差别损益-2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2000 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2000 元利润;(4)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21000 021000 相关成本合计21900 021900 其中:增量成本11000 0机会成本10000 0专属成本900 0差别损益-9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900 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900 元利润;7、解:(1)X<5000 件假设自制地固定成本为a1=12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 元≥外购地固定成本为a2 =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b 2=8 元因为a1>a 2b1<b 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地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 ) ÷(8-5)=4000 件X<4000 件,应外购;4000 件≤ X<5000 件,应自制;(2)X ≥5000 件假设自制地固定成本为a1=12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 元外购地固定成本为a2 =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b 2=7 元因为a1>a 2 b1<b 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地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 ) ÷(7-5)=6000 件5000 件≤ X<6000 件,应外购;X ≥ 6000 件,应自制;五、计算题:1、假设企业期末现金最低库存15000 元,现金短缺主要以银行借款解决,贷款最低起点1000 元,企业于期初贷款,于季末归还贷款本息;贷款利率5% ;要求:将现金预算表中地空缺项(1)—(15)填列出来;现金预算表摘要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期初现金余额(4)(10)18000 15691 18000 加:现金收入(6)120500 140850 121650 526250 可动用现金合计(1)156591 158941 138802 544250 减:现金支出直接材料(11)25424 34728 34576 126976 直接人工13200 15600 12900 13900 55600 制造费用6950 7910 6830 7230 28920 销售费用1310 1507 1358 1075 5250 管理费用17900 17900 17900 17900 71600 购置设备——————48000 33280 81280 支付所得税27125 27125 27125 27125 108500 支付股利10850 10850 10850 10850 43400 现金支出合计150759 148900 111539 110328 521526 现金余缺(2)(12)7691 47402 22724 银行借款(3)——————8000 36000 借款归还——————(7)(13)(36000) 支付利息——————(8)(14)(1337.5) 合计28000 8000 30250 7087.5 (1337.5) 期末现金余额(5)(9)(15)15741 21386.5答案:1、(1)138500 (2)-12259 (3)28000(4)15741 (5)15691 (6)143250(7)29000 (8)1250 (9)17152(10)17152 (11)32248 (12)28474(13)7000 (14)87.5 (15)21386.52、企业2000 年度现金预算部分数据如下表:如该企业规定各季末必须保证有最低地现金余额 5 000 元;要求:将该企业2000 年度现金预算表中地空缺项逐一填列出来;现金预算表摘要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期初现金余额8000加:现金收入70000 96000 321000 可动用现金合计68000 75000 100000减:现金支出直接材料35000 45000 35000制造费用30000 30000 113000购置设备8000 8000 10000 36000支付股利2000 2000 2000 2000 现金支出合计85000现金余缺(2000 )11000银行借款(期初)——————15000归还本息(期末)——————(17000 )合计期末现金余额现金预算表摘要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期初现金余额8000 5000 5000 5000 8000 加:现金收入60000 70000 96000 95000 321000 可动用现金合计68000 75000 101000 100000 329000 减:现金支出直接材料35000 45000 48000 35000 163000制造费用25000 30000 30000 28000 113000购置设备8000 8000 10000 10000 36000支付股利2000 2000 2000 2000 8000 现金支出合计70000 85000 90000 75000 320000 现金余缺(2000 )(10000)11000 25000 9000 银行借款(期初)——————7000 15000 22000 归还本息(期末)——————(6000)(17000 )(23000) 合计(6000)(17000 )7000 15000 (1000) 期末现金余额5000 5000 5000 8000 8000。